今日要闻

血性赌徒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血性赌徒】健康综合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血性赌徒】的健康综合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血性赌徒】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血性赌徒】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血性赌徒】健康综合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血性赌徒】的健康综合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血性赌徒】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血性赌徒】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缺血性脑中风新疗法把握黄金6小时

缺血性脑中风新疗法 把握黄金6小时

台湾逐渐进入高龄社会,据卫生福利部2016年统计显示,脑中风是造成国人残障的第一要因;因此,急性脑中风病患的积极治疗刻不容缓。继3小时内施打血栓溶解剂治疗脑中风之后,目前已可经由动脉取栓术治疗脑中风,而且时间可延长到6小时。

以往脑部的大血管梗塞治疗,多以药物及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为主,但此项治疗需在脑中风发生3小时内完成评估并施打血栓溶解剂,而且对于颅内大动脉阻塞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大多数的病人并不适用此一项治疗。

急性脑中风动脉取栓术 黄金治疗期延至6小时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神经内科主任黄威诏指出,近几年医界努力发展动脉内取栓术治疗脑中风,新技术是运用微创脑血管导管,透过导管导引至血栓阻塞处后,利用支架将血栓拉出或直接吸出完成取栓治疗,手术过程不仅出血概率低,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且疏通血管的成功率高,能够有效降低脑中风后遗症,黄金抢救时间也延长至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发作后6到8小时内。

机械取栓术 小血管阻塞、非突然阻塞者皆不适用

黄威诏表示,国际间自2015年初发表了多项跨国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机械取栓术与单纯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相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而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不过,动脉内取栓术虽然效果好,也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一般只能应用在脑部或颈部大血管突然阻塞,发作时间在6到8小时内,而且脑部尚未因脑中风造成永久损伤。如果只是小血管阻塞或者中风时间太久已经造成脑部损伤,又或是血管慢慢阻塞,而非突然阻塞者,都不适用此一治疗。

紧急医疗照会系统  助降低缺血性脑中风死亡率

黄威诏说明,对于适当病人来说,动脉取栓术比单纯使用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的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和预后,脑中风的死亡率也明显下降。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除提供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病患必要的静脉血栓溶解治疗之外,中兴院区和仁爱院区也随时支援市医各院区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病患动脉内取栓术治疗。必要时,也会依照紧急医疗照会系统转送病患到各医学中心接受紧急动脉内取栓治疗,造福大台北地区民众。


动脉取栓术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新趋势

通血路不能等!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新趋势

通血路不能等!71岁的吴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平常生活皆可自理,今年2月被家人发现嘴歪眼斜、说话口齿不清、右侧肢体无力,紧急送至成大医院急诊。神经科医师安排电脑断层血管摄影发现其左侧大脑动脉梗塞,及时于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接受动脉取栓术,40分钟内完成动脉血栓清除。病人术后6天即康复出院,术后追踪检查3个月,并无遗留明显之后遗症。

动脉取栓术治疗效果良好

成大医院放射线诊断部施裕翔医师表示,从2016年起,成大医院中风团队合力完成25例急性动脉取栓术,显著改善病人脑部组织的血液灌流,改善其中风失能症状,不仅让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与预后,也进一步减轻健保及后续长期照护的负担,提升整体医疗品质。

根据2015年初发表的5大跨国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针对适当的病人,动脉取栓比单纯使用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与预后;直接动脉取栓打通颅内大动脉梗塞的概率,较使用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高,可达6090%的成功率,且不会增加额外出血风险,死亡率亦明显下降。

施裕翔医师说,自2016年2月起,健保针对符合适应症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给付取栓器械费用;经影像检查诊断为颅内大动脉阻塞且为中度严重度者,发生在脑血管前循环引起之缺血性脑中风发作8小时内,或后循环引起之缺血性脑中风发作24小时内,且由临床医师评估符合适应症者,即有机会及时接受动脉取栓术,拯救缺血的脑部组织!

脑中风为国人十大死因第四名

脑中风为国人十大死因第四名,也是造成残疾失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卫生福利部2016年统计指出,有将近1.2万人因脑血管疾病死亡,其中绝大部分为动脉血栓阻塞血管导致的缺血性脑中风,以往大血管梗塞治疗多以药物及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为主,现更增加动脉取栓术的积极治疗方向。

把握治疗期 牢记F.A.S.T.口诀

把握脑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施裕翔医师提醒要牢记“F.A.S.T.(快速)”的口诀,除了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现“Face:脸部嘴歪眼斜”、“Arm:单侧肢体无力”与“Speech:说话口齿不清”的症状外,并要掌握“Time:尽速就医,确保治疗黄金时期”。

【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有口难言”恐急性缺血性脑中风

颅内动脉支架治疗术降风险

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56岁男子,某天清晨醒来发现“有口难言”,经送医检查后发现罹患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并失语症,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半年后,其左侧中大动脉狭窄情形仍恶化,在嘉义医院评估后,以脑血管微创团队进行颅内动脉支架治疗技术,目前术后追踪情况良好。
 
台湾每年上万名脑血管狭窄
脑中风占国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并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而一位中风的住院病人平均每日会增加该家庭约4,358元的成本,约占家庭总收入的12%,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是沉重负担。嘉义医院陈启仁院长表示,脑中风约80%属于缺血性,在这80%的缺血性中风中是因颅内动脉狭窄所造成的,在东方人的比例高达三成,而西方人只占一成;依此比例推估,台湾每年约有上万名中风是因颅内动脉狭窄而产生。
 
短暂视觉缺损应尽速影像检查
颅内动脉狭窄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族群,特别是有抽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陈启仁院长表示,若民众发现有视力、视野的短暂缺损或暂时肢体无力、语言困难,即使一阵子就恢复,仍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做影像检查,评估是否有脑血管狭窄的情况。若脑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服药三个月后仍有脑缺血症状或曾轻微中风者,则需进行支架置放手术,不过,目前这种颅内专用支架仍需自费。
 
颅内动脉支架治疗术降风险
长久以来,这些患者大多服用压抑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控制病情,然而并非所有人药物治疗均可奏效,每年中风再发生率仍高达18%。为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狭窄的中风危险,嘉义医院脑血管微创团队引进颅内动脉专用支架治疗技术,国外临床经验也证实,此一技术可将颅内动脉支架的手术风险降至5%。而平均每年中风再发生率也可降至6.1%,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比药物治疗更佳。

车祸导致出血性脑中风中医针灸治疗明显改善

任东辉医师:出血性脑中风住院病人会诊中医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意识状态、肢体力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36岁王小姐,车祸脑部严重出血,手术住院,第一次会诊时昏迷指数10分,中度昏迷,不认识家人,无法说话,只会发出声音,右侧肢体无力,卧床无法行走,须靠鼻胃管进食。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主治医师任东辉为其针灸治疗,每周3次,5周后出院,意识进步,已经可辨识家人,手脚依指令做动作,由口进食,后续到门诊就诊开立中药,配合每周3次的针灸治疗调养半年,生活已可自理,并尝试返回职场工作。
 
脑中风长居于国人死亡十大原因第三位
脑中风一直是国内外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们生命及健康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550万人死于脑中风,占全球死因的第二位。在台湾,脑中风长期居于国人死亡十大原因之第三位,发生率每1,000人口有6.89人。
 
针灸治疗改善中风后遗症
任东辉医师表示,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灸治疗主要是透过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流循环、降低局部的血液浓稠度,使得局部区域的血流量及血氧饱和度增加,有利于局部组织的血氧和营养的供应,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生长、合成功能、能量代谢以及代谢废物的清除、调节损伤部位的脑皮质电活动,提高其兴奋性、促进健侧神经纤维的代偿机制启动、影响或调节神经传导物质的释放等方式来改善中风后遗症。
 
研究:一周3天针灸可明显改善出血性脑中风
研究发现,在西医住院常规治疗脑中风结合会诊中医针灸治疗下,一周3天,每天针刺一次的针刺治疗,对于脑出血病人确实具有疗效,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意识状态及肢体力量。
 
早期介入治疗 预防次发性并发症
国内外亦有医学文献支持针灸有助于脑中风病人的恢复,任东辉医师指出,包括减少住院天数降低院内感染机会、改善运动功能与提升生活品质,过去必须等到脑中风病情完全稳定才能进行中医治疗,这可能已是发病2、3个星期后了,现在强调早期介入、早期治疗,以提高预后的效果,所以阻塞型中风约3~5天,出血型中风约5~7天,即可由中医师介入,以床边针灸治疗的方法,预防脑中风的次发性并发症。
 
中西医跨领域治疗 协助早日恢复生活功能
任东辉医师进一步指出,借由中西医跨领域团队治疗,协助脑中风病人早日恢复独立生活功能,进而节省急性医疗资源及降低因脑中风所造成的失能,是中医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新生儿黄疸要小心恐因溶血性贫血引起

新生儿黄疸在台湾地区是极为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无症状,单纯皮肤偏黄。

小宝是足月宝宝,母奶吸食很顺利,但皮肤越来越黄,活力也较刚出生时差。出生第2天,医生诊断小宝为高黄疸,黄疸值直逼换血标准。医师问诊时发现小宝父亲是蚕豆症患者,母亲则是不确定自身状况,宝宝抽血检测亦发现有贫血的状况,经进一步分析,确诊为溶血性贫血合并高黄疸,经照光处置及补充输液后,小宝恢复健康。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台大新竹分院小儿部李孟如医师表示,新生儿黄疸在台湾地区是极为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无症状,单纯皮肤偏黄。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所谓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第三天后,第五~七天大时达到高峰,且最高黄疸值未达照光标准。而病理性黄疸则大多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且黄疸指标大于15。典型的黄疸症状会从头开始,一路黄到脚底。若发现宝宝躯干及下肢都很黄,需尽快就医接受处置。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红血球破坏增加导致溶血性贫血及胆红素制造过多。

红血球被破坏原因有三
李孟如医师指出,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红血球被破坏引起,新生儿的红血球寿命平均是70~90天,较成人的120天短。红血球被破坏的原因主要,分成(1)与免疫相关:源自于与妈妈的ABO血型不合导致宝宝的血球被破坏、或是母亲有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性狼疮),妈妈的抗体通过胎盘攻击宝宝所引起;(2)宝宝先天的红血球缺损:包括较常见的酵素异常状况(如蚕豆症)、海洋性贫血及较少见的红血球细胞膜异常;(3)感染时引发红血球破坏增加。

结果未明前避免接触禁忌物
李孟如医师提醒,爸妈蚕豆症引发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伴随的黄疸通常较严重。新生儿于出生后48~72小时皆会进行新生儿筛检,一般约2~4周后会有报告,在报告未明前,不确定宝宝是否有蚕豆症时,应先避免接触相关禁忌物品,如紫药水及樟脑丸(奈丸)。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呈现高黄疸期间进行蚕豆症数值的相关检验,可能会有伪阴性的情况。此时医师通常会建议在高黄疸状况缓解后,再追踪蚕豆症数值会较准确。

有任何异状应尽快就医
新生儿无法明确表达不适,且临床症状变化快速,李孟如医师呼吁爸妈若有发现任何异状,宜尽快就诊。

9岁男童体育课后倒地竟是缺血性脑中风

儿童缺血性脑中风,65%留下永久的动作障碍(图:余文豪医师)。

9岁小家有次体育课后被发现意识不清地躺在操场上,在同学搀扶下才勉强用右脚支撑走回教室,送医被诊断为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在治疗及复健后,已可在辅具使用下自行行走。
 
65%留下永久动作障碍
成大医院小儿部余文豪医师指出,每年每10万儿童约有2~13例的儿童罹缺血性脑中风,发生率不到成人的1/30,但65%患者却会留下永久的动作障碍,所以必须及早给予治疗来改善预后,并避免后续的后遗症。
 
以动脉血管病变为最大宗
儿童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原因,可以分成3大类:动脉血管病变、心因性疾病及血液方面相关疾病,其中以动脉血管病变为最大宗,约占50%。这些动脉血管病变,一部分是先天性的血管异常,因此不容易特别作预防,而另一部分则是由自体免疫疾病或感染所引起,有相关病史的家长则更需要注意神经学症状,并针对根本疾病作良好控制来预防脑部受到影响。
 
临床症状常以不特定症状表现
根据国外统计,儿童缺血性脑中风从症状发生到确诊,平均要花费24小时,容易因诊断不易而无法及早治疗,导致留下后遗症。余文豪医师指出,主要是因为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除典型的单侧偏瘫外,常以不特定症状表现,如:躁动不安、行为改变、感觉异常、头痛、视力模糊、抽筋、运动失调等,且年纪越小病人的表现越不典型,必须倚靠家长的良好观察及医师的警觉性才有机会及早诊断。
 
以静脉注射组织胞浆素原活化剂(t-PA)治疗
余文豪医师说,目前儿童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多从成人的治疗准则延伸来,年纪大于2岁且发病到确诊时间小于4.5小时的儿童,在无相关禁忌症情况下,考虑以静脉注射组织胞浆素原活化剂(t-PA),加速血栓溶解,以减少神经伤害。
 
急性期重症照护避免二次伤害
不过,因为早期诊断的困难,统计上只有不到2%的儿童患者符合接受t-PA的条件。无法接受t-PA治疗的孩童,急性期则可透过良好的重症照护,如:适当的血压、血糖、体温、脑压的控制,达到神经保护的效果,避免二次伤害。
 
20~60%儿童有复发的可能
余文豪医师提醒指出,第一次缺血性脑中风发作后,可能会造成后续肢体无力、癫痫、动作异常及头痛等的后遗症,且根据不同的成因,有20~60%儿童有复发的可能,因此需要长期门诊追踪,并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药物以避免复发。

出血性脑中风伤及脑干危险性高易致命

出血性脑中风伤及脑干 危险性高易致命

入冬后,冷气团陆续来袭,对于有三高疾病的患者而言,一定要注意控制三高,以及要好好保暖,以免发生脑中风的遗憾。而脑中风可分为梗塞性与出血性,出血性脑中风的复原会比梗塞性差,而且出血的位置也会影响复原情况;神经外科医师指出,出血性脑中风尤其是出血位置在小脑,又离脑干很近,最会危及生命!
 
老年人+昏迷指数3+出血超过30cc较难复原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许劭远表示,出血性脑中风的恢复有几项因素,其一是看年纪,老年人恢复差,年轻人恢复较快,其二是昏迷指数,昏迷指数若是只有3、4分,就较严重,也很难复原,其三是要看出血量,若是超过30cc也难以恢复。
 
脑出血位置攸关复原情况
此外,也要看脑出血位置;许劭远医师指出,出血性脑中风的出血位置若是在大脑的左脑,会伤及语言区,会有语言障碍,甚至连马路上号志都无法辨认,因为日生活靠讲话,丧失了语言功能,会使得生活无法自理;至于出血位置若伤及大脑的右脑,则会影响左侧行动力,但是较易复原;若是出血位置在小脑,离脑干很近,就有生命危险。
 
最主要是控制血压及积极做复健
至于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也较棘手,许劭远医师进一步指出,对于出血性中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有很多病人被送到急诊时,血压往往高达200多,必须要送到加护病房打降血压针剂,使血压控制在140以内,至于血块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应积极做复健;反而手术并没有太大帮忙,而若是出血量很大,且造成脑干压迫,会造成生命危险,为了保命才会手术取出血块。
 
牢记脑中风口诀“FAST”
辨识脑中风的口诀“FAST”要观察Face(脸是否歪)、Arm(手臂是否无力)、Speech(说话是否正常)、Time(抢时间尽速送医)。许劭远医师提醒,大多人是有嘴巴流口水、半边脸会歪,若是脑出血量大会昏迷,或是因为脑动脉瘤破裂使脑压快速上升,会出现剧烈头痛,都要特别注意!

外伤应多科治疗以免脱臼延误致缺血性坏死

容志雄医师提醒外伤应多科治疗,以免脱臼延误治疗导致缺血性坏死。

关节脱臼不仅会让患者疼痛难耐,若未及时处理,甚至会引发缺血性坏死,导致后续的治疗难度提高,因此若身体有不同部位的伤害,应多科合并治疗,才能让病患获得最完善的照顾。
 
未处理脱臼致疼痛
一位81岁谢先生车祸受伤住院治疗,因脑部有轻微出血,住院期间医师专注其脑部状况,没有另外会诊骨科医师处理足踝脱臼骨折之伤势,导致谢先生脚踝疼痛不已,出院后才紧急到大千综合医院骨科治疗,经手术处理后,目前可借由拐杖行走,并持续追踪观察。
 
延误治疗 恐缺血性坏死
大千综合医院骨科容志雄医师表示,当关节发生脱臼时,伤者会有立即且重度疼痛、肿胀、瘀伤等症状,应紧急处理将其复位,若时间拖太久,不仅复位困难,甚至会因骨头离开血液太久造成缺血性坏死。
 
无紧急处理 耗费更多时间复位骨头
容志雄医师指出,此次个案为足踝关节骨折合并脱臼,不仅因患者年纪大、复原较慢,加上车祸住院五天皆未做紧急处理,导致在手术治疗时需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力气,才能将骨头复位,同时术后仍需观察三个月,确认骨头是否有坏死;如有坏死,则需另外进行人工骨与其本身骨头之关节融合手术,让坏死的部分可以重新建立起来。
 
外伤应多科合作治疗
容志雄医师强调,外伤常会对身体造成不同部位的伤害,因此应以多科合作的概念为病患治疗,尤其像脱臼的状况,更应把握时间紧急处理,才不会延误治疗时机。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