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产后瑜伽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产后瑜伽】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产后瑜伽】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产后瑜伽】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产后瑜伽】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产后瑜伽】健康母婴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产后瑜伽】的健康母婴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产后瑜伽】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产后瑜伽】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需警惕产后不可急抱娃


  怀胎十月,终于等到宝宝呱呱坠地,想必妈妈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想立刻知道宝宝到底长什么样,这种急切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但是,刚出生的宝宝生理机能都还较弱,还是要请专业人士来抱,不然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有可能导致的伤害之一
  新生儿在出生时,脑部的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两个重要关节都外在半脱位状态,据说高达8成以上新生儿都是这样。因此,在抱孩子时就要更加的小心翼翼了。最后是让孩子多在自己的小床上休息,不要一直抱在手上摇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头部不适,对孩子的关节发育产生影响。

  有可能导致的伤害之二

  新生儿出生后六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因颈部肌肉韧带尚未发育好,而导致难以支撑人体头部重量。在抱起的过程中要一手轻轻托起孩子的头部,一手抱紧孩子的臀部以上至腰的位置,以避免姿式不恰当所导致的婴儿头颈过伸过屈,给孩子带来无形的伤害。许多年轻的妈咪,因为是第一次做母亲,没有丰富的抱新生儿的经验,稍不小心就会让孩子的头往后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常见的婴儿颈部受损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父母,帮着小夫妻照顾孩子,他们把孩子背在背后,孩子睡着了老人家也没发现。结果孩子的头一直向后仰着或是一直朝着埋头,这样子的睡姿大人自己试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感觉了,非常的辛苦和累,睡醒了颈椎痛得要死。孩子还年幼,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疲劳和难受,但这样的睡姿,对他们的颈椎发育非常不利,家人要尽量避免类似现象。

  婴幼儿正确的抱姿和睡姿

  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对于六个月前的孩子来说,不能一手离开孩子的头部,要轻轻托住孩子的头部。不论你是横抱在怀里,还是竖立着抱在胸前,一只手都要紧紧地抱着孩子的头颈位置,以免孩子的头突然垂下来,使得孩子颈椎受损。平时孩子睡时要让他平躺着舒适地睡,在特殊环境和情况下,尽量把孩子抱在怀里睡,而不是让他歪着头或是垂着头仰着头睡,这样子的睡姿都容易导致孩子颈椎疲劳,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宝宝不是你想抱,想抱就能抱,还是要有手法和技巧的!


爸爸产后抑郁也影响宝宝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如果父亲患有产后抑郁症,其孩子更易在早期出现心理障碍。

父亲产后抑郁也影响宝宝发育

  众所周知,研究已经证实,母亲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关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却没有。对此,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31名父亲、11833名母亲以及10024名孩子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对父母产后8周及21个月时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还对三岁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与父亲没有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相比,那些父亲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出现多动症、情绪和社会问题的可能性要多一倍。而这一现象在年龄较小的男孩中更明显,其问题大多表现在行为上。

  研究人员说,孩子出生以后,应该像对待母亲患产后抑郁症那样,去重视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如果父亲感到抑郁,他们“很负责任地”关心孩子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发育和生活中,父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患上产后抑郁症,其影响似乎在男孩身上表现更明显。

促进产后宫缩的方法

拍摄/宾果邦尼BingoBunny.陈炫丞 演出/锺岱均

文/周滋静 采访咨询/振兴医院妇产科主任石光兴 按摩指导/振兴医院专科护理师暨助产师郑修芳 拍摄/宾果邦尼BingoBunny.陈炫丞 演出/锺岱均
 
振兴医院妇产科主任石光兴指出,子宫是以“肌肉”为主而组成的器官,子宫收缩就是肌肉收缩。随着怀孕周数增加、子宫变大、胎儿重量增加、羊水增多,子宫肌肉受到的张力渐增,便会产生收缩。
 
促进产后宫缩.药物使用
什么时候需要促进宫缩呢?石光兴主任指出,产前促进宫缩目的是帮助胎儿分娩,产后则是帮助子宫内伤口复原与恶露排出,虽然都是促进宫缩,但目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作用,说明如下:
 
1.产前.间断性给药
间断性意指收缩与不收缩的交互作用,通常生产前会使用促进宫缩的药物,称之为“催生”。催生之所以使用间断性药物,最主要原因是收缩会减少胎盘的血流,若持续收缩便会导致血流不足,造成胎儿缺氧。
 
2.产后.持续性给药
持续性意指收缩不中断,当胎儿娩出后,只需考量母体的状况,为预防产后大出血,通常会在生产后直接给予持续性、强力收缩的药物,但强力收缩会导致血压上升,假使妈咪有高血压的问题,就不适合使用。须改用间断性药物,再搭配其他物理方法以促进宫缩。
 
促进产后宫缩.按摩
一般而言,产后除了会给予药物促进宫缩之外,最常见的方式是透过子宫按摩诱发子宫收缩,石光兴主任指出,胎儿娩出后,护理人员会立即帮妈咪按摩子宫,以预防产后大出血。振兴医院专科护理师暨助产师郑修芳指出,通常产后妈咪非常疲累,在产后2个小时~1天之内,护理人员会指导产妇的照顾者,透过正确的子宫按摩,刺激子宫、保持收缩。
 
6方法.有助子宫恢复
除了透过药物和按摩促进子宫收缩,让子宫能顺利复原之外,注重产后充足休息、下床活动、饮食、子宫保暖,甚至是哺乳等,都有助子宫收缩。石光兴主任表示,产后妈咪可透过以下方式强化子宫收缩:
 
1.休息
若身体过于疲累,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会较疲乏,石光兴主任提醒,产后虽然要立即面临哺乳、安抚宝宝、帮宝宝换尿布等婴儿照护问题,但充足的睡眠与适当的休息,才能让生理机能正常运作。
 
2.下床活动
生产后子宫内的残留物也会影响子宫收缩,除了透过强力收缩帮助子宫伤口止血、排出恶露之外,下床走动有助恶露较快排出,相对也能帮助宫缩更顺利。
 
3.营养补充
不同食物内会有不同的营养素,均衡饮食是最佳的饮食原则。为了产后子宫伤口复原较好,补充维生素C可帮助血液凝固及伤口表皮恢复。
另外,如果生产出血量较多,比较容易出现贫血问题,进而造成血氧不足,导致肌肉收缩疲弱,因此也应适量补充铁质。石光兴主任建议,孕期与产后可咨询医师,适时补充孕妇专用维生素。
 
4.避免摄取人参与高浓度酒精
石光兴主任指出,人参和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子宫收缩。他提醒,许多进补食物会使用酒精料理,因此,产后应避免全酒料理的食物,改用其他食物替代。
另外,人参也是进补料理常见的药材,接近预产期和产后应尽量避免。
 
5.重子宫保暖.忌冰冷
保暖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因此,产后可借由热敷改善子宫收缩不佳的问题,也能舒缓宫缩造成的疼痛。相反地,冰冷的东西会减缓宫缩,所以产后应尽量避免吃冰冷食物。
 
6.哺喂母乳
哺喂母乳时,透过宝宝吸吮的刺激,身体会分泌催产素。催产素不但会使大脑分泌脑内啡使心情愉悦,也能促进子宫收缩,因此,有些妈咪表示,喂母乳的时候较能感受到宫缩的疼痛。

※原文刊载于2017年04月号《妈妈宝宝杂志》362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产后调理月经最有效的四招

        一般来说,刚刚分娩后,女性的月经期要有一段时间恢复,产后的新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不论是否哺喂母乳,通常产后的生理周期都不是很规律,都可能和怀孕前不太一样,出现月经不调,不过几次过后就会趋于稳定。妈妈们产后月经不调怎么调理呢?下面教各位妈妈几个方法自我调理月经吧。


        许多女性产后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不少新妈妈由此产生惶惑:“产后月经不调怎么调理”­一般来说,刚刚分娩后,女性的月经期要有一段时间恢复,产后的新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下面,为产后妈妈提供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解决“产后月经不调”的问题。


运动对调理月经最有效


       首先,妈妈们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


        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会致使其腰酸背痛。许多女性一直误解月经不调,或经期有不适情况是不可以进行运动的。其实,刚好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调整经期节律。


那么,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1、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


        2、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生殖器的应,增强人的抵抗力血液供,缓解精神压力。


        3、运动对腹肌、盆腔肌交替收缩和舒张有作用,可对子宫起到轻柔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产后妈妈不幸在产后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妈妈们也不必太过苦恼,妈妈们可以用调经贴来调理月经。


        调经贴可以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等等,还有一些智力经期紊乱的药物也可以进行调理,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药物,最好是根据医生的药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因此,产后妈妈们千万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妈妈们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另外,有些妈妈们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所以,产后的妈妈们要在月经期间做好以下工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只要在日常生活多留心多注意,按时定期做妇科检查,月经不调等疾病就不会侵袭。关注自己的健康让生活更有质量。


情绪也能影响你的月经


        情绪保持平和,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妈妈们的月经来潮,月经的紊乱,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又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接受外来的刺激,经过整合,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卵巢功能而发生月经紊乱。


        精神因素如情绪过度波动、紧张,环境或外周温度的较大变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间的功能失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月经紊乱,直至发生闭经。


        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要保持好心情,心情抑郁和紧张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多参加活动,但也不能过度劳累。总之呢,月经要顺利就要在药物治理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学会自我按摩缓解


        月经方面的病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补益冲任为主,这样月经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平时多自己按摩,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来帮助调理月经。血海穴是脾经上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要穴。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 寸。进行按摩时,可以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1 分钟左右,双下肢可交替进行按摩。最 好在月经前后几天睡觉前和起床时各做1 次,但在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注意,自我按摩如在经期前后进行,效果尤佳。

哺乳是产后最佳的瘦身秘方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抱怨,生完孩子后身材就像气儿吹的一样,很难再回到怀孕前的苗条。其实,专家提醒,产后最佳的瘦身秘方就是哺乳了,因为喂母乳有助于消耗母体的热量,,其效果比起节食、运动,毫不逊色。


        据营养科专家介绍,孕妇在生产前体内会积存约151千焦(36千卡)热量,以供哺乳时期使用,这些热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身材女性20天的热量所需。所以孕妇产后若不哺乳,就得靠外援运动来消耗掉热量,自然十分吃力。产后1个月,哺乳的妈妈比不哺乳者,多消耗75—82千焦(18—19.5千卡)热量。由于哺乳的妈妈所消耗的热量较多,自然较容易恢复到产前的身材而未哺乳的妈妈就只能靠额外的运动来消耗体内过剩的脂肪,并且有效的运动必须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后心跳达130次/分以上,才有减重效果。


        此外,产后恢复身材除了靠哺乳、运动外,饮食控制也是重要关键。因为许多女性生产完即一发不可收,常常是怀孕期间和坐月子时进补过头。因此,对于大补的菜肴,因其本身和烹调方式都伴随大量脂肪和热量,所以还是浅尝辄止,以免摄取过多热量,积存到身上变成肥肉。
 

新妈妈产后奶胀怎么办


         产后2~3天乳汁分泌大量增加,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使乳腺淤塞不通,而此时新生儿吃奶量较少,容易造成乳汁在乳房内淤积出现奶胀。产妇感到乳房胀痛明显,体温可轻度升高,如果不采取措施,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乳腺炎。防治措施为:


         1.早开奶、勤哺乳。通过孩子的吸吮使乳腺管疏通,利于乳汁的排出。


         2.积极排空乳房。通过给孩子勤喂奶,让孩子把乳房内的奶汁吸干净。如果孩子吃奶量太少.可由丈夫帮助吸吮,或用手挤奶,使乳房变软。同时暂时减少食用鱼汤、肉汤等。


         3.按摩乳房。用手由四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或用干净的木梳蘸些润滑油、滑石粉等,从乳房的四周向乳头方向梳理,以帮助疏通乳腺管。也可用热毛巾热敷乳房。


        4.配备合适的乳罩。将乳房托起,有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轻疼痛。


        5.如果乳房胀痛严重或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急性乳腺炎的表现,则需由外科医生来帮助指导治疗。
 

产后乳汁少的治疗办法


        中医将复杂的缺乳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气血虚弱型,二是肝郁气滞型。


        1.气血虚弱型。乳房柔软而无胀感,乳汁不下或甚少,面色苍黄,精神疲倦。可用参芪四物汤:熟地1 5克,白芍1 2克,当归9克,川芎6克,党参、黄芪、王不留行、通草各9克。或服用生乳灵、催乳丸等。此外可用食疗法:猪蹄2只加当归30克,煮烂吃肉喝汤;鲤鱼汤煮糯米粥食用:猪蹄2只加花生仁、黄豆各60克,熟烂后调味食用。


        2.肝郁气滞型。乳房胀硬、疼痛,乳汁不行或乳少不畅。可用下乳涌泉散加减:当归9克,通草3克,川芎6克,栝楼15克,柴胡、穿山甲、王不留行各9克,桔梗3克。或服用丹桅逍遥丸、舒肝丸等。此外可用食疗:猪蹄1只加木通5克,漏芦15克,佛手10克,葱白2根,将药物用纱布包好,煮烂后吃肉喝汤:豆腐90克加王不留行10克,煮后吃豆腐喝汤。
 

孕期产后更要注意乳癌&子宫颈癌的威胁!(下)

孕期产后更要注意乳癌&子宫颈癌的威胁!(下)

乳癌筛检:乳房X光摄影检查
妈咪都知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第0期乳癌的5年活存率可达100%,第一期也有95%左右。针对乳癌,希望能够找到手无法触摸而发现的小肿块,因此需要定期进行乳癌筛检,也就是乳房X光摄影检查。
 
张金坚教授提及,现在国健署提供在45~69岁女性每2年一次免费检查,台湾女性乳癌筛检率从10年前的20%,上升至现今的60%,但如美国等先进国家则可达80%,因此可知还有努力的空间。
 
张金坚教授提醒罹患乳癌的高危险族群应特别注意,包含有:
1.乳癌家族史者,意指家族之中若有女性罹患乳癌,尤其是两侧;或是家族中有2个人罹患乳癌或卵巢癌,那么此家族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概率就是一般人的3~5倍之高。
 
2.未曾生育或30岁以后才生第一胎,与初经早(12岁前)或停经晚(52岁后)的危险率较高,换言之就是一生月经总次数比一般人多,周而复始受到雌激素与黄体素的刺激,就可能有癌症变化,约一般妇女的2倍。
 
3.中年肥胖者或偏爱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习惯者,其体内脂肪较多,而雌激素与黄体素容易溶于脂肪之中,这些荷尔蒙与脂肪之间互为影响,造成罹患乳癌的概率较高。
 
4.一侧曾得过乳癌,另一侧乳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5.乳房部位因其他疾病曾接受放射线治疗。
 
6.停经后长期使用荷尔蒙补充剂者。
 
目前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补助45~69岁女性以及40~44岁有乳癌家族史的高危险群,每2年一次进行乳房X光摄影检查,但若为更年轻的女性,家族中有2人罹患乳癌或卵巢癌,张金坚教授就会建议自费进行乳房超音波,甚至是磁振造影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乳房X光摄影检查是适合非孕期的女性,至于怀孕期间适合的乳房检查方式,请与乳房外科专业医师就自身状况讨论及建议。
 
子宫颈癌筛检:子宫颈抹片检查
只要是有性行为或外生殖器肌肤的接触,就可能感染人类乳突病毒,因此拥有多重的性伴侣者、第一次的性行为时间较早、有性传染病例者,有较高机会感染;此外,具有免疫方面缺陷,像是罹患艾滋病,及有抽烟习惯的女性,或是有高危险带原人类乳突病毒的传染者…等,都较容易罹患子宫颈癌,属于高危险群的一分子。
 
多数感染人类乳突病毒者,不会有特殊征兆,因此郑文芳医师建议有性行为的女性应接受抹片筛检,目前全民健康保险提供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一次的免费子宫颈抹片检查给付,只要携带健保卡及身份证至健保特约妇产科、医院就诊即可。勿以忙碌当借口,每年选择固定一天,如:生日或特殊节日做为筛检日,提醒自己定期筛检,6分钟就能护一生!
 
进行子宫颈抹片检查之前有些注意事项要提醒妈咪:避免在经期内做检查,最适合做子宫颈抹片检查的时间是月经周期开始后的第10~20天内;检查前2天必须避免阴道冲洗、使用阴道塞剂、杀精虫剂或润滑剂,因为这些可能会冲掉或隐藏异常细胞;前一晚不能有性行为,避免影响抹片的判读。
 
病毒感染检测更安心
除了子宫颈抹片检查之外,郑文芳医师建议自费进行人类乳突病毒(HPV)感染检查。从去年开始,针对子宫颈癌的防治,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人类乳突病毒检查视为第一步,若检查结果为阴性,就建议3年再做一次;倘若是阳性,才再以抹片作进一步的筛检。
 
这是因为得要人类乳突病毒感染了子宫颈,可能引起发生癌化,子宫颈细胞的恶性转变,经由几年病变后,由癌前病变转化成子宫颈癌症。可以先施打疫苗,预防病毒感染,有了性行为之后,进行病毒感染检测,若皆为阴性反应,几乎没有罹患子宫颈癌的可能性,也就不需要每年抹片检查了。
 
子宫颈癌是目前少数能够借由疫苗防护的癌症。关于子宫颈癌预防部分,许多妈咪都有疑问──施打疫苗对我而言还有效果吗?郑文芳医师表示,未曾性行为者施打疫苗,其保护效果是最好的,一旦有过性行为,就有可能被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所以,通常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想要施打疫苗之前会先进行病毒检测,若没有被病毒感染,其效果与无性行为者是一样;倘若已被病毒感染,就需要与医师讨论是否有施打疫苗的必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妇癌的基本功!
想要远离妇癌的威胁,除了定期接受筛检之外,若能从日常生活习惯及环境开始预防,就不会罹患这些疾病。张金坚教授提醒妈咪,控制体重,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体重管理是最基本的工夫,其中均衡饮食与适量运动就是很重要的关键。
 
饮食+运动=控制体重
多摄取当季的各色蔬果,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及纤维质。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像是牛排、比萨、薯条或甜食,以免增加罹癌风险;而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之外,还可增强免疫力,需要有规律且持续运动,但要避免突然高强度或长时间而不规律的运动。建议每星期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心跳每分钟130下,若是年纪稍长者,心跳达120或110即可。
 
还有,压力虽然不是直接因素,但是也会间接影响。国民健康署建议,每天健走15分钟,除了能够改善各项身体机能,运动时脑部产生的脑内啡,还能够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压力。长期维持每天运动15分钟的习惯,更可控制体重!

金坚
现职:乳癌防治基金会董事长、台中澄清医院院长
学历: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
经历:台湾大学医学院外科教授、美国史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研究员
 
郑文芳
现职:台湾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
学历:台湾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
经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妇癌观察员

采访撰文/陈萱蘋
咨询/乳癌防治基金会董事长张金坚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及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郑文芳
照片/本刊资料照(照片与内文无关)
 
*更多内容请参考:【BabyLife育儿生活】2015年4月号。http://www.mababy.com/

孕期产后更要注意乳癌&子宫颈癌的威胁!(上)

孕期产后更要注意乳癌&子宫颈癌的威胁!(上)

台湾每天有32人罹患妇癌、7人死于妇癌,妇癌俨然是女性的头号公敌!辛苦的妈咪在工作及家庭两头忙碌之余,一定要记得珍爱自己,定期做乳房及子宫颈筛检,顾上护下,3点不漏,6分钟护一生!
 
台湾妇癌现况剖析
根据民国100年癌症登记报告与102年死因统计显示,台湾每天有32人罹患妇癌,7人死于妇癌!其中乳癌(Breast Cancer),不含原位癌,发生人数为10,056人,死亡人数为1,962人,发生率第一、死亡率第四;而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不含原位癌,发生人数1,673人,死亡人数为702人,发生率第五、死亡率第十,由此可知妇癌对于女性的威胁。
 
从时间轴来看,乳癌防治基金会董事长张金坚教授指出,过去每10万人口之中,可能有40、50名病例,这10年以来增了加2、3倍之多,罹患乳癌的人数是以每年7、8%的速度增加,从去年开始每年已新增一万名病例了。
 
而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郑文芳表示,台湾从1995年以来推广子宫颈抹片检查后,其发生率已下降将近四成,以前一年每十万名女性就有27个人罹患子宫颈癌,现在一年每十万名女性只剩下16人,显示其有效预防力。
 
孕妈咪及产后妈咪更要注意妇癌威胁!
妇癌不仅是台湾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乳癌更是女性怀孕及产后常见的癌症之一,尤其近年临床发现怀孕期罹患乳癌的病例越来越多,但不易察觉且恶化速度快;而分娩时因子宫颈口外翻,提高了人类乳突病毒(HPV)的感染风险,导致将来罹患子宫颈癌的风险提高。
 
孕期易忽略乳癌风险
孕妈咪满心欢喜要迎接宝宝的来到,却在怀孕期间意外发现乳房硬块,原本以为是孕期胀奶,直到产检,经医师建议进一步做切片,才发现已罹患乳癌,全家人从欢乐转而陷在愁云惨雾中,这是许多孕期乳癌病人的写照。
 
许多报告显示在怀孕期间罹患乳癌的病人,在诊断上往往有延迟倾向,约有一半病例在发现硬块到确诊的期间超过6个月,仅有10%以下的病人在1个月内被正确诊断。造成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怀孕期间乳房的生理变化干扰了触诊的正确性,也由于发现的晚,导致大多数的报告显示怀孕期乳癌有较多晚期病例,令人遗憾。
 
一般所谓怀孕期间的乳癌,包括在怀孕期间及产后1年内证实为乳癌均包括在此范围内。
 
孕期易感染子宫颈癌
女性终其一生有50~80%的概率会感染人类乳突病毒(HPV),一般是经由性接触传染,90%感染者有能力自行将病毒消除,但10%感染者因个人体质因素或是免疫功能较差,子宫颈细胞呈现持续感染病毒的状态,之后就会使子宫颈细胞进一步发生癌前病变,再进一步发展至子宫颈癌。
 
子宫颈在尚未生产前是小小、圆圆、平滑的状态,生产后子宫颈会外翻,因此增加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的机会。根据研究,生育多胎的妇女感染人类乳突病毒的风险高,此外,怀孕期间因为荷尔蒙的变化以及免疫力降低,都较容易被病毒感染或是被感染后较不易自行清除。
 
打破妇癌的错误迷思!
面对可怕的妇癌威胁,孕妈咪或妈咪却有许多错误迷思,然而这些不当的误解,可能延迟就诊时机,请跟着专业的乳房外科及妇产科医生彻底了解乳癌及子宫颈癌吧!
 
乳癌:不易发现病征或误解病征
乳癌很容易延迟诊断,是因为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张金坚教授指出,倘若能够以手触摸得到,通常已经是2公分以上的肿块了,属于乳癌的第二期阶段。除了无痛肿块之外,可能的病征包括红斑(或类似湿疹等发炎症状)、乳房胀痛,以及乳头凹陷、乳房变形及乳头不正常分泌物…等现象。
 
有些孕妈咪虽然自觉有胀痛感,但常会臆测“痛”的感觉只是因为胀而引起,不疑有他,未进一步检查,或是产后哺乳发现乳头附近出现红斑,却误以为是哺乳造成的发炎,掉以轻心。
 
子宫颈癌:找各种借口不做筛检
子宫颈抹片是找出子宫颈癌前病变或早期子宫颈癌最常使用的方式,尽管筛检率已逐年上升,然而,台湾却还有数百万名女性因为忙碌、保守、害怕检查等原因,长期未做抹片,身处罹癌风险。
 
台湾目前罹患子宫颈癌的病人超过一半以上是从未做过抹片,另外三成则是3年内没有做抹片;而台湾30岁以上的女性只有30%每年会进行抹片检查,而每3年则是60%的30岁以上女性会进行检查,由此可知愿意接受检查的女性就是会定期检查,若不愿意进行检查者,就是不会检查。
 
国健署曾调查 30~40岁女性的抹片率是所有年龄层最低,这是因为许多女性误以为自己还年轻,不可能罹患子宫颈癌,于是不愿意进行抹片检查。根据郑文芳医师的临床经验,有20岁就罹患子宫颈癌,其初次性行为是13岁,其实只要有过性行为,哪怕只有一次,都应该进行子宫颈癌筛检。
 
不同世代女性,逃避心态大不同,30~60岁职业妇女觉得“不好意思”、“太忙没有时间”,60岁以上妇女则认为“已经停经”、“年纪大了”就可不用作筛检;而绝大多数妇女都有“身体健康”就不需要做筛检的迷思,其实筛检就是提供给无症状的民众,若等到有症状才做筛检,多半为时已晚,易错失黄金治疗时机。
 
此外,抹片检查与施打疫苗是两码子的事,就算已经打过疫苗依然要做抹片检查,即便疫苗对子宫颈癌有一定的防护力,但毕竟不可能百分之百,定期抹片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子宫颈的病变。至于已没有性生活或停经的女性,因为人类乳突病毒感染后,需要10~20年,甚至更久才会进展为子宫颈癌,所以仍须定期做抹片检查。

妇癌筛检有助降低罹癌风险!
无论是乳房X光摄影检查(怀孕期间最好不要进行,改以乳房超音波,如确有需要,则要用特殊铅衣保护胎儿)或子宫颈抹片检查,都能揪出逾八成的早期个案。以103年为例,每筛检175名女性可找到1名乳癌个案、每76名女性可找到1名子宫颈癌前病变或子宫颈癌个案,成功拯救近2万名女性把握黄金时机进行治疗!

产后掉发原因解析10大减缓掉发妙招

产后掉发原因解析 10大减缓掉发妙招

正常头发的成长周期
蔡逸姗医师表示,头发不会无止尽一直长下去,在自然状态下都会经历三个时期,分别是生长期、退化期、休止期,周而复始的不断生长和掉落,直到毛囊的生命结束为止。
怀孕前后发量会有何变化?通常会在产后3个月开始掉发,每个妈妈掉发速度不同,产后掉发是整个头部的头发均匀掉落,不会像俗称“鬼剃头”的圆形秃一样,圆圆的秃掉一块,顶多前额的地方掉落较多,过6至12个月后会陆陆续续长回来,再次进入生长期,长出新的头发,除非产后掉发合并其他病症或是过度掉发超过1年以上,就建议到皮肤科接受检查。
 
10大减缓产后掉发妙招
1.心情愉悦轻松
由于产后头发属于正常休止期掉发,所以大部分无法阻止掉发,但是若清楚知道产后掉发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就不必过于担忧,因为这个阶段肯定会过去,若是担忧不已,反而会因为忧心过度掉更多,不妨保持良好情绪和乐观心情来轻松看待。
 
2.饮食均衡补充
产后均衡摄取五谷根茎类、蔬菜类、蛋豆鱼肉类、奶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另外,头发最重要营养来源就是蛋白质及维他命H生物素,所以,若加强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维他命H,也能帮助头发长长。
 
3.忌重口味饮食
饮食上避免重咸、重辣、重油、重甜的饮食习惯,控制盐、酱油、味噌、酱料等等含有较多盐分的饮食,因为这将会造成头皮更重的负担。
 
4.正常生活作息
宝宝出生后,妈妈们为了照顾宝宝,适应全新的生活型态,还得应付突如其来的大小状况,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在劳心费神又伤身的情况下,掉发情况可能够严重,因此建议妈妈们应该尽量多利用时间休息,充足的睡眠才能够增进新陈代谢,使头皮血液供应顺畅,毛囊获得足够养分。
 
5.撇除网络偏方
不要为了治疗产后掉发而听信偏方,将生姜、大蒜或米酒等刺激性物品往头上猛擦,误以为会促进头发生长,却反而可能造成头皮过敏溃烂。蔡逸姗医师更强调,网络上来路不明的偏方药品千万不要尝试,在购买前建议消费者停看听,先确认是否有经过卫生署许可及实验证实。
 
6.洗头轻柔按摩
洗头时不要太大力,可以用轻柔的力量按摩头皮,避免用力的按摩头皮及拉扯,这种方式并不会促进血液循环及生长,保持头发和头皮清洁,有利于头发生长。
 
7.选用适合洗发精
产妇千万不要因为担心产后掉发,就连续很多天不洗头,这样反而可能造成毛囊堵塞发炎而掉发,应定期清洗头发,清洗时要挑选适合自己的洗发用品,在淋浴时顺着头发生长方向轻洗,若是挑选含有能强健发根及改善发质的功效更好。
 
8.正确梳理头发
原本产后头发就处于“休止期”,经由绑头发时的拉扯或绑马尾拉得很紧时,反而会掉得更快,建议每天换不同发型,不要用力去拉扯头发;梳理头发时则先处理远端发梢,最后再慢慢梳理近端的头发,而梳理头发时挑选齿距宽的木梳或除静电发梳,可减缓静电产生后拉扯头发的情况。
 
9.避免同时染烫
蔡逸姗医师表示,不建议染烫同时做或是烫玉米须,因为烫玉米须会使头发看起来变得蓬松,发量看起来比较多,但会伤害发质,且烫发及染发的化学药剂若频繁使用,会使头发纠缠打结,也很容易就会脆弱断裂;平时则尽量避免使用高温的电棒卷等造型器材,以免发根毛囊萎缩受损。
 
10.适量涂生发水
蔡逸姗医师指出,若觉得掉发严重,希望让头发尽快长出来,建议可以使用含有2%以上Minoxidil成分的生发水,经实验证实可治疗雄激素性秃发者,特别是女性使用的效果更为明显,现在则被广泛运用于生发水中,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及刺激毛囊生长,使头发变得较为粗及坚固,但通常要持续使用4至6个月以上才会有效果。

文/彭晓薇 采访咨询/京砚联合诊所皮肤专科院长蔡逸姗医师 化妆、发型、摄影/班尼顿广告风格写真 演出/漂亮妈咪林玮芸帅气爸爸林有志可爱宝宝林尚彦 产品图文提供/友华生技医药利百美兴业肯梦国际统一药品(依首字中英文笔划顺序排列)
 
※原文刊载于2014年11月号《妈妈宝宝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12招产后妈妈自信回职场(下)

12招 产后妈妈自信回职场(下)

3.安排托婴
原则上,建议父母找的保母或托婴机构以方便接送宝宝为主。谢秀月督导表示:“若住家附近没有合适的保母或托婴机构,也可考虑工作职场附近,否则上下班得刻意绕到其它地方接送宝宝,既耗时也不方便。”
 
4.提前让宝宝适应新环境、新作息
若决定请保母或公婆照顾宝宝,最好提早半个月执行,让宝宝熟悉环境与作息,同时与照顾者培养默契,再者,妈咪也会比较有时间跟保母沟通、交流育儿观念或方式。另外,也可准备几件妈妈的衣物给公婆或保母,以免宝宝认气味而哭闹。
 
5.拟好临时托婴方式
可先设想临时托婴的方式,因应保母突然请假或公婆不方便而无法照顾孩子。例如:向公司请假、或请其他亲友短期照顾等,另外,也可提前了解附近的托婴机构,如果真的需要临托,才有人可以协助。
 
6.寻求支援
提醒妈咪别将所有育儿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谢秀月督导提醒:“可适时寻求身边资源协助,例如:请先生分担家务工作,或偶尔请公婆或娘家等看顾宝宝。”
 
7.提前适应工作时间表
两个月的产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过,妈咪最好提早2周依照工作时间表来作息,借此做好回职场的心理准备,助于自己回到职场能迅速进入状况。
 
8.整理仪容
通常产假这段时间,妈咪多半待在家里全心全意照顾宝宝,准备回到职场时,应准备合宜的服装或套装,并找时间打理仪容。
 
9.培养运动习惯,助于体力恢复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像是瑜伽、跑步、散步等,除了助于体力与身材的恢复,育儿时也会更有活力与元气。
 
10.寻求支持团体
当新手妈咪独力育儿时,遇到困难或挫折常不知道怎么处理,建议妈咪多认识同龄孩子的父母,互相交流意见,如果培养出良好默契,还能互相支援、协助托婴,育儿也就不会觉得如此棘手。再者,借由经验分享可避免让自己觉得孤单,心情会较开朗乐观。
 
11.补充营养、呵护伤口
产后妈妈,尤其是正在哺喂母乳,建议持续补充钙质与铁质。至于剖腹生产的妈咪则应持续半年使用美容胶或贴片护理伤口,以免留下疤痕。
 
12.维持好心情
准备回到职场时,除了做好心理准备,最重要是带着愉悦的心情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及育儿生活。另外,虽然母奶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能助于增加免疫力等多种好处,但如果因工作原因而不便挤奶,谢秀月督导提醒,妈妈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觉得自己没有尽责。
 
职场妈咪的挤乳时间建议
1.早晨出门前:早上出门前先亲喂或挤奶,疏通乳腺避免堵塞。

2.午休时间:中午休息时间,用完餐后可以挤奶一次。建议挤奶前多吃汤汤水水的食物,助于乳汁分泌。

3.下班前:下班前再挤一次。

4.回家亲喂:回家后尽量采取亲喂方式,助于泌乳。
 
夫妻合作,工作&育儿得心应手
别忘记多照顾自己。
身兼母职与工作,刚开始职场妈咪也许会觉得分身乏术,尤其宝宝特别爱哭或黏人,更是苦不堪言。不过,随著作息调整,当孩子逐渐适应每天的生活惯例,相信一切会渐入佳境。
 
另外,在育儿或教养时,另一半的参与很重要。如果先生可以适时伸出援手,例如:协助清洗、消毒奶瓶;或当太太亲喂完毕,先生帮宝宝拍嗝等,都能减轻妈妈的负担,同时让妈妈得到休息。谢秀月督导指出:“两人同心齐力才是照顾宝宝、教养孩子的最佳方式。”
 
至于在职场上,可让同事了解自己因为哺喂母乳而需要时间挤奶的状况,或许有些同事也是妈妈,还能互相分享经验。不过,除了别因为挤奶而延误工作,平时多与同事交流、相互帮助,较能相互谅解。
 
最后,谢秀月督导提醒辛苦的妈咪,在工作与育儿两头烧的情况下,别忘记多照顾自己,像是适度补充营养;疲累时则请帮手协助,让自己得以休息。身心健康才能让工作及育儿得心应手。
 
谢秀月
学历:国立台北护理学院毕业
经历:振兴医院产儿科护理长、振兴医院外科护理长、国际婴幼儿按摩协会讲师
现职:华悦产后护理之家负责人暨督导
 

采访撰文/魏婕綝
咨询/华悦产后护理之家负责人暨督导谢秀月
模特儿/帅气爸爸臣铭、美丽妈咪轩轩
妆发/蔡琇惠
摄影/柠檬巷馆


*更多内容请参考:【妈咪宝贝】2014年9月号。http://www.mababy.com/

12招产后妈妈自信回职场(上)

12招 产后妈妈自信回职场(上)

现在社会多为双薪家庭,很多妈咪在生完小孩、坐完月子,即准备回职场打拼。妈咪们在返回职场前有哪些准备工作呢?如何调适上班生活与妥善安排育儿时间?
 
避免6种NG状况
欣芸休完56天产假立即回到职场工作,身为一般上班族难免需要加班,有时案子一个接一个来时,百忙之中还得挪出时间去哺乳室挤奶,令她大叹时间真的不够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还好由公婆照顾小宝贝,不用赶着下班去保母家接小孩,否则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对于产后妈妈回到职场,常见状况首先是哺乳、集乳等问题,华悦产后护理之家负责人暨督导谢秀月说明:“例如工作忙碌或手边工作是连续性,因而挪不出时间挤奶。
 
另外,公司没有设置哺乳室,使得妈咪必须躲在小仓库或会议室挤奶,也会降低妈咪继续哺喂母乳的意愿。”除此,谢督导也观察到从事服务业或业务性质的妈咪,担心自己的挤奶时间会增加其他同仁的工作量,因而降低挤奶次数,若加上工作一整天回到家,因为疲惫而减少亲喂时间,奶量很快会大幅减少,甚至退奶。
 
此时,若家人或长辈发现妈妈的奶量越来越少,担心宝宝的营养不足而质疑妈咪,谢督导指出:“加上工作与同事的压力,很容易影响妈妈心情,甚至放弃哺喂母乳。”
 
除了哺乳问题令产后妈妈觉得困扰,宝宝的照顾上也经常令新手父母感到棘手。谢秀月督导指出,最令准备回职场的妈咪焦虑的是宝宝能否睡过夜、以及宝宝不明原因哭闹,特别是婴儿在半夜出现肠绞痛而哭闹不止时,易让新手爸妈不知所措,若隔天还要上班,更是身心加倍煎熬。
 
妈咪回职场,常见的NG状况
由于双薪家庭居多,许多妈咪在56天产假结束后就赶着回职场工作,而职业妈咪边工作边育儿时,经常出现哪些状况?
 
NG →1.哺乳不便
首先面临的是挤奶或哺乳不便,另外,也可能好不容易在工作之余挪出时间挤奶,却发现母乳无法冰存,谢督导进一步解释:“有些公司没有冰箱、或冰箱里存放同事们的各种食物,甚至同事经常开关冰箱而影响冰存的温度等,使得妈妈担心会影响母乳的品质。”
 
不过谢督导还是会建议妈妈不要担心太多,鼓励妈妈找时间挤奶,别因此而放弃哺喂母奶。
 
NG →2.宝宝乳头混淆
如果妈妈经常采取瓶喂方式喂奶,较少亲喂,易让宝宝产生乳头混淆的情况,谢秀月督导指出:“瓶喂时宝宝觉得喝奶很容易,但亲喂则必须用力吸吮。当宝宝习惯瓶喂,妈妈想亲喂时,宝宝容易因为喝奶方式不同而生气哭闹,有些妈妈可能因而放弃亲喂。”
 
因此,谢督导鼓励妈妈下班回家尽量多亲喂,她说明,其实亲喂比瓶喂轻松,不用挤奶、温奶、洗奶瓶、消毒等,还有助于刺激奶量分泌,一举数得。
 
NG →3.加班或轮班
对于刚返回职场的产后妈妈而言,加班是常见困扰。尤其是才回到工作岗位,许多工作必须重新了解与熟悉,额外增加工作量,因而延迟去保母家接宝宝的时间。甚至有些妈咪加班频繁,直接请公婆或保母24小时全天候照顾宝宝,成为“假日父母”。另外,有些妈妈的工作需要轮班或上夜班,得时常调配宝宝的照顾人员或方式,也令妈咪烦恼不已。
 
NG →4.托婴方式
孕期7、8个月开始着手计划托婴方式。
宝宝的托婴方式也经常困扰著新手妈咪,要请公婆帮忙带吗?找保母?还是托婴中心?谢督导建议妈妈在孕期7、8个月就开始着手计划托婴方式,并于生产前做好安排,否则产假56天,扣除坐月子30天,在仅剩的20几天要找到理想的保母或托婴中心,都会令爸妈倍感压力、觉得措手不及。
 
至于找保母或托婴中心的管道,谢督导指出:“可至各县市政府的社会局网站查询合法立案的托婴机构,或至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的‘保母人员登记管理资讯系统’(http://cwisweb.sfaa.gov.tw/)的网站查询保母收托概况及联络方式;亦可加入网站会员,线上申请媒合服务。”
 
NG →5.育儿问题
宝宝在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与变化,例如:新生儿每天解便的次数可能达6、7次,容易溢吐奶;到了第2个月则好发肠绞痛等。因此,无论妈妈产后由娘家帮忙坐月子、或选择在月子中心坐月子,谢督导建议在月子期间,若妈妈的身体状况及体力许可,尽量多跟宝宝接触助于了解孩子的作息与习惯,才不会回到家、甚至上班以后得重新适应宝宝的生活作息。
 
NG →6.身材
产后身材的回复状况常让爱漂亮的妈咪感到伤脑筋,特别是下巴、腹部和腰部肥胖,易令准备返回职场的妈咪担心自己的外观而感到没自信。
 
12招,自信从容去上班!
妈咪们返回职场前有哪些准备的工作?谢秀月督导列出以下重点给妈咪们参考,希望能让辛苦的妈咪职场育儿一把罩。
 
1.让宝宝适应瓶喂
准备几件妈妈的贴身衣物或手帕给照顾者。
过去曾发生新手妈咪将习惯亲喂的宝宝托给保母照顾时,由于宝宝不适应瓶喂而哭闹整天不吃奶,因此当妈咪准备回到工作岗位前,特别是亲喂的妈咪,建议让宝宝开始学习、适应瓶喂。
 
除此,谢秀月督导指出:“有些宝宝会辨别气味,将他托给保母或长辈照顾时,也可准备几件妈妈的贴身衣物或手帕给照顾者,让照顾者抱宝宝时可以将手帕放宝宝旁边,让他闻到妈妈的气味而感到有安全感,仿佛是妈妈在抱他或喂他喝奶。毕竟宝宝出生后,多是由妈妈在照顾他,之间的关系很紧密。”

 2.备妥哺乳用品
正在喂母奶的妈咪若要利用上班的空档挤奶,谢秀月督导指出:“备妥挤奶器、集乳袋、甚至保冷袋、保冷剂等哺乳用品。”甚至衡量应准备几组挤奶器,若担心只有一组不够用,可能还得多准备一套放在公司。另外,若通勤时间较久,也应准备相关配备保存母奶,除了使用保冷袋,可能还需要多放一包保冷剂。

新手爸爸产后忧郁当宝宝呱呱坠地时

新手爸爸产后忧郁 当宝宝呱呱坠地时

产后忧郁原来不只是新手妈妈的专利,当宝宝呱呱坠地的瞬间,家庭结构已经改变。新手爸爸面对新生儿的出生,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刚上任的爸爸若是尚未做足准备,在心理上就会感到措手不及或是无助感。该如何陪伴新手爸爸走出产后忧郁的过渡期呢?医师建议,稳固的家庭系统支持是关键。
 
新手爸爸可能的忧郁原因
花莲慈济医院身心科蔡欣记医师指出以下四点:1、非预期怀孕:多半发生在年轻爸爸身上,因为非预期怀孕,面对宝宝突然到来,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升格为父亲,心态尚未准备好,同年纪的人可能还在游玩,但是自己被迫照顾宝宝,因此很可能就会将宝宝托给爷爷奶奶扶养,形成隔代教养。2、婚姻认同度:端看对于这个新家庭的诞生之认同程度,是否愿意花时间与精神去经营。3、经济稳定程度:身为男性,总会希望给太太与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若本身不是太富裕,金钱就会成为新手爸爸的巨大压力,担心无法给予他们完善的环境。4、本身的人格特质:平时抗压性较低、做事情较易退缩者。
 
该如何陪伴新手爸爸走出产后忧郁
蔡欣记医师提供下列三点:1、太太或是亲戚可以协助搜集资讯,例如是否有新生儿的补助、该如何照顾新生儿或是听听亲戚朋友的经验分享。2、家人是否能给予足够的支持,若是家人都不予理会,新手爸爸就得自己面临婴儿与太太的照顾,忧郁的症状恐会逐渐加重。3、假使发现丈夫已应有明显的忧郁症状,可一同与丈夫前往医院,向医师求助,医师可提供更客观的立场,给予夫妻完善的建议。
 
蔡医师呼吁,通常男性若有产后忧郁,太太也会受到影响,整个家庭的动力是相互影响的。而最好避免男性产后忧郁的方式是有计划性的怀孕,在怀孕前应该先评估双方的经济状况、心理调适、做足育儿的功课、丈夫与太太会面临到的情况,以及家庭支持是否足够。

从肌肤接触开始掌握产后哺乳的关键

从肌肤接触开始 掌握产后哺乳的关键

产后哺喂母乳,俨然成为当前新手妈咪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但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更是需要母亲和其家人的了解与协助。然而,许多新手妈妈难免会遭逢初次哺乳的一连串状况,而疲累不堪、挫败不已。专业且兼具国际泌乳顾问资格的护理师要来为妈妈们说明,如何掌握关键(时间、姿势、诀窍等),帮助自己在产后哺乳的路上,能够渐入佳境!

近年来,“哺喂母乳”俨然成为全民运动,但每个妈妈的生理与心理、家庭和外在环境等都不同,因此可能面临到任何问题。
本身具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资格的马偕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美玉,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表示,愈来愈多的孕妈咪在怀孕初期就会开始主动找资料,例如网络、与医护人员讨论或开始与有经验的朋友分享心得,虽然产前做足功课,但难免在自己刚开始实际哺乳时,仍会遭遇挫折。
因此,她认为,唯有“掌握产后关键要素”,从时间、空间到方法,让妈妈和宝宝有个好的开始,相信往后数个月到数年的哺乳岁月里,都会是亲子间最难忘、美好的回忆。
 
住院时母婴共同学习是关键
李美玉副主任表示,整体来说,妈妈和宝宝的哺乳第一关键时刻,集中在“产后住院期间”,只要能在这段时间,让宝宝习惯且正确吸吮、妈妈学会喂奶,往后的过程通常比较顺利,所以住院期间不断地练习掌握技巧,并与医护人员讨论,显得极其重要。

宝宝关键期:肌肤接触时
新生儿一离开子宫,如果立即被放到产妇肚子上,会自然探索妈妈的身体,往乳房方向爬行;这就是所谓“肌肤接触”。李美玉副主任认为,人类本来就有寻找食物的本能,母乳是婴儿时期的主食;因此,如果能好好运用这段“黄金时间”,引导婴儿在一开始就认识和熟悉妈妈,产生依附感,通常往后的哺乳也较不会有困难。

妈妈关键期:产后住院时
除了借由产台接触,引导出婴儿的寻乳本能外,她表示,妈妈们也应该把握产后住院的短时间内,尽快了解和学会哺乳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从妈妈抱婴儿的姿势、挤乳手法(如需要排空时),到宝宝想喝奶的迹象、含乳位置、吸吮后反应等,都需要经由学习才能熟悉,如果能趁住院时学会或遭遇问题便即刻寻求协助,以后遭逢的困难会比较少。
 
亲子同室不应只有母婴
刚出生的宝宝,经由产台上的肌肤接触,建立亲子之间对妈妈更强烈的依赖感;因此,在母婴亲善医院里,会鼓励“亲子同室”。但李美玉副主任认为,顾名思义,亲子同室不应该只有母亲和婴儿,而是“全家人、尤其是主要照顾者”一起参与、共处在同一个空间。

以小家庭为例,当妈妈哺喂母乳时,爸爸在一旁可帮忙照顾辛苦的妈妈(如按摩放松)、给予精神支持;双方也能提早熟悉宝宝状况、学会如何照顾,一旦有任何哺乳问题,也能即刻获得医护人员解答;更重要的是,还能建立依附感、信任感与亲密关系。因此,她建议周遭亲朋好友,为这个“新家庭”保留自我空间,等满月后再考虑探访较佳。
 
第一手掌握资讯喂奶不烦恼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生产后到出院前的这段“亲子同室时间”,就是学习哺喂母乳的最佳时间。李美玉副主任表示,刚生产完正值坐月子期间,建议采取“亲喂”方式,而最佳喂奶姿势是躺喂,让妈妈不但能逐渐习惯宝宝喝奶的节奏,当宝宝休息时跟着小憩,不但较省力,对母体恢复也有帮助。

“唯有直接去哺喂,然后观察,才能立即发现问题,尽速解决”,她认为,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就是妈妈们最好的取经来源,且学到的都是最新、最正确的资讯。等到出院回家后,除了可随时利用母乳哺育咨询专线外,也可寻求母乳支持团体,或搜寻国民健康署孕产妇关怀网站的“母乳哺育”专区、下载“母乳一指通”APP,相信都能在哺乳方面获得莫大帮助。
 

文/郭盈秀 采访咨询/马偕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美玉
 
※原文刊载于2014年7月号《妈妈宝宝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产后住院一定要学会的哺乳重点

产后住院 一定要学会的哺乳重点

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用在母乳哺育很是贴切,因为想要顺利哺乳,在“关键时刻”做了对的事情,那么,不成功也难;反之,疏忽其重要性而省略应该做的事,想要顺利,就必须要多付出一些努力!
 
当宝宝娩出的那一刹那,“妈妈”这个身份的担子就真实的落在身上,首先要面临的挑战就是喂母乳,三军总医院产房暨产后病房护理长孙良雯表示,“虽然奶水还没那么快来,但有些事情必须先做,因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事半功倍,尤其是哺乳,一定要把握产后住院的关键时刻,进行产后立即亲子肌肤接触与24小时亲子同室,并利用住院的时间学会相关育儿技巧”。

孙良雯护理长指出,大家都知道喂母乳对宝宝有很多好处,可是真正哺乳时却因状况百出,而让过程充满阻碍,不只伤了信心,也失去哺育母乳的决心,究其本源,“因为一开始忽略了一定要做的事,导致后续连番出现状况,一时又苦无专人咨询协助,容易使哺乳的计划就此结束”。
究竟在产后住院的关键时刻,一定要学会哪些哺乳重点呢?
 
重点1产后立即亲子肌肤接触
只要宝宝的状况允许(没有早产或异常),医护人员将其皮肤擦干,会让宝宝直接躺在妈妈的胸前,外面覆盖着温被单,持续且不受干扰的让母婴双方熟悉彼此。如果宝宝有想吃奶的表现时,医护人员会协助妈妈哺乳,这就是“产后立即亲子肌肤接触”。

孙良雯护理长指出,“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是最清醒的时候,为了把握时间,有时医师还在帮产妇缝伤口,护理人员就把宝宝放在妈妈的身上”。进行亲子肌肤接触时,他会尝试睁开眼睛、抬头寻找妈妈的声音,同时会出现一些吸吮、伸舌头与寻乳动作,“借由产后立即亲子肌肤接触,让宝宝开始熟悉妈妈的乳房,或进一步练习吸吮与含乳技巧,等到真正有母乳可吸时,他就知道怎么做就能吸到ㄋㄟㄋㄟ”。妈妈的声音是启动宝宝出生后吸吮反应的重要关键,因此,千万不要错过产后立即亲子肌肤接触的关键步骤。
如果无法立即在产台上进行亲子肌肤接触,她说,“最好也要在产后4小时内开始进行第一次的接触”,若是因为宝宝的问题而必须先隔离,也应该在隔离后,尽快让宝宝开始学习吸吮,“但上手的难度较高”。在母婴亲善医院,多会安排人力全程陪伴产妇与宝宝,以随时提供必要的协助。她补充,“虽然这时大多数人还没有奶水(或许宝宝可吸到重要的初乳)把宝宝喂饱,但透过亲子肌肤接触,有助于母子情感关系的连结,增强妈妈对婴儿爱的认同感,有助提升持续哺乳的意愿”。
 
重点2选择24小时亲子同室
相信不少产妇认为“生产后好疲累,需要好好休息”,而对24小时亲子同室产生排斥,孙良雯护理长表示,有些产妇在部落格或fb写文分享自身经历24小时亲子同室的经验,“有多么疲倦”或“累坏了”,让不少还未经历的产妇望之却步,“但实际状况往往是成功的不会po文,不成功的才会多所埋怨”,她建议,产妇不要一开始就排斥,先听医护人员的建议,了解24小时亲子同室对于顺利哺乳的帮助,再决定是否一试。“当了妈妈后,心态需要调整,为了孩子的确要有所牺牲”。
孙良雯护理长指出,“宝宝跟妈妈不能分开”,理由如下:
给宝宝安全感以适应新环境
新生儿给人爱哭的印象,她解释,“宝宝哭是常态,婴儿房经常充满此起彼落的哭声,只是妈妈听不到而已”,哭是宝宝的语言,不只是肚子饿,光线太强、声音尖锐,也可能会让宝宝不舒服而哭泣,对刚出生的宝宝而言,需要花时间适应与子宫环境截然不同的新环境,因此,让宝宝24小时待在妈妈的身边,窝在妈妈的胸前喝奶,可让他获得莫大的安全感,当宝宝习惯妈妈的味道、声音后,情绪日益稳定,宝宝哭泣的次数就会慢慢减少。

孙良雯护理长补充,有父母担心宝宝跟着大人在一起容易被感染,“让宝宝待在婴儿房,被感染的风险更高,因为初乳提供给宝宝的保护,来自于妈妈自身对环境(如:亲子同室病房、其他家人)产生的抗体,如果妈妈和宝宝分开,妈妈无法提供给宝宝不同环境(婴儿室)的抗体,跟妈妈在一起的宝宝,反而能受到妈妈的抗体保护,降低感染的机会”。

随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新生儿的睡眠模式是睡睡醒醒,饿了就醒,醒了就要喝奶,若在妈妈身边,宝宝就能随时喝到ㄋㄟㄋㄟ,即使妈妈一开始还没分泌足够的奶水,但新生儿的胃纳量也小,喝个几口就又进入睡眠状态,妈妈即能休息;否则等家人把宝宝从婴儿房接回,宝宝已饿到睡着,再把宝宝送回婴儿房,不久,宝宝醒了要喝奶,又要等家人去接宝宝……就这样一再重复相同过程,耗了不少时间,但宝宝依旧没能喝到奶,大人也因不断往返病房与婴儿房而感到疲惫,总是处于“备战状态”的产妇更无法好好休息。两相比较,亲子同室看似妈妈会很辛苦,可是当宝宝需要喝奶时,不必在婴儿室与病房来回奔波,反而更能增加休息时间。

孙良雯护理长指出,“不要等到宝宝大哭才喂奶,因等到宝宝大哭时,已经是晚期饥饿的信号,这时,抓狂的宝宝很难顺利进入哺乳过程”,她进一步说明,“宝宝饿到大哭,但妈妈在初期的乳汁就像涓涓细流,他要费力才能喝到,干脆不喝了”。

※原文刊载于2014年4月号《妈妈宝宝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你该知道的子宫复原期挥别产后肚!

你该知道的子宫复原期 挥别产后肚!

去年夏天,《每日邮报》报导,英国凯特王妃产后,首次与儿子亮相,妆发完美、脸色红润,身着高腰剪裁洋装突显了微微凸起的肚子,让外界看不出体重约3800公克的小王子已经“卸货”了!对于凯特丝并无刻意遮掩“妈妈肚”这个举动,让全球妈妈组织大声喊赞。英国的育儿网站妈妈网创办人弗里加德则表示,凯特破除“妈妈们产后应该都会恢复完美身材的迷思”。
 
2指标+4原则,挥别产后肚!
抱着刚出生的宝宝出院,却还被其他人怀疑肚子里的宝宝还没生!或是明明刚生完老二,老大却指着妳的肚子问:“妈咪,里面还有妹妹吗?”产后虽然肚子消了一点,但还是鼓鼓的!为何产后还会有明显的妈妈肚?从产前到产后,妈咪的子宫有何变化呢?产后的日常子宫照护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请跟着专业的妇产科医生一起来呵护你的子宫!
 
卸货了!却被误以为还没生
在足月生产的情况下,一般妈咪体重会增加10~15公斤。而刚生产后,扣除宝宝以及胎盘、羊水等重量的排除及生产过程中的失血及体力消耗,应有将近5公斤的减少,所以,剩下的部分就会变成是所谓的“产后肚”或是“妈妈肚”。

造成明显产后肚的原因,除了残留于身体上的体重之外,还包含被宝宝撑大的子宫。高雄长庚妇产部产科主任蔡庆璋表示,通常子宫需要大约4~6周的复原时间,才能恢复到产前状态。
 
正是因为子宫还没有回到原本骨盘腔位置,此时,妈咪摸摸自己的肚子,就会摸到一大块有点硬硬圆圆的东西,在肚子里晃来晃去的。蔡庆璋主任指出,排除腹部肿瘤问题,这应该就是子宫了。
 
产后肚自然消退还是成赘肉?
基本上,产后的妈妈肚有其恢复机转,会随着时间,自然慢慢消退,但蔡庆璋主任提醒,倘若罹患胎盘或子宫的疾病,其恢复状况就不会那么好;或是若无搭配适当饮食或适量运动,还是可能会变成赘肉。
 
产前到产后,子宫3变化
子宫是女性独有的身体器官,处于骨盆腔中央,位于膀胱后方与直肠前方。由平滑肌构成的子宫,包含子宫腔和子宫颈两部分。子宫的形状由如电灯泡,子宫腔就是电灯泡的玻璃部分,子宫颈则为电灯泡金属螺纹处。
 
子宫是孕育下一代的所在,宝宝就是在这里开始成长与发育。而从怀孕后,妈咪的身体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以子宫变化最显著。接下来,就从重量、容量以及位置等三方面来详细介绍从产前到产后的子宫变化。
 
1重量
在未怀孕时,一般正常的子宫重量为50~70公克。随着孕期发展,子宫的重量也跟着变重。当胎儿长大到足月时,子宫甚至会重达约1000公克。直到产后一星期左右,子宫重量还有500公克;两星期后,子宫约为300公克;大约4~6星期后,子宫重量就会恢复到未怀孕前的50~70公克。
 
2容量
为了让胎儿有空间足以生长,子宫将随之增大,子宫的肌肉细胞会变得肥大,其容量会比怀孕前增大许多。在未怀孕前,其实子宫是很小的,约只有10 c.c.左右的容量。到了足月时,每个人的状态不太相同,可能会增加到5升,甚至到20升,也就是可以增加500~1000倍。
 
3位置
在外观上,整个子宫的高度也会随孕期改变。怀孕的前3个月,因子宫仍位于骨盘腔里,妈咪较不易察觉子宫位置的变化。约于怀孕3个月时,子宫底部位在耻骨联合处。孕期5个月,子宫底高度约在肚脐位置,这时候妈咪的子宫增大,将腹部向外挤,因此从外观也会有较明显隆起的肚子。到了即将临盆前,足月9个月时,子宫大概接近在剑突下两指的位置

 
产后子宫借由收缩恢复原状
从生产开始,子宫就会不断收缩而使得胎儿产出。当宝宝出生后,子宫仍会持续自行收缩,正因压缩,使得子宫肌肉层的血管产生缺血性的变化,而让子宫肌肉层的平滑肌细胞与结缔组织缩小,子宫体积也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逐渐恢复到原本大小。
 
绑上束腹带,瘦得比较快?
有些妈咪为了早点恢复产前窈窕身材,产后就急着使用束腹带,不料绑得太紧,易使血液循环不佳,可能造成子宫、膀胱下垂,增加未来尿失禁、子宫脱垂风险。蔡庆璋主任表示,束腹带主要的功能为固定子宫位置以及减少伤口牵扯;而且束得比较紧,赘肉也不会消比较快!
 
2指标,观察子宫的恢复状况
产后子宫恢复状况是否良好呢?可以从以下两项指标来观察。
 
(1)子宫位置:基本上,产后4~6周,子宫应该可恢复到产前状态,因此,妈咪应该就摸不到子宫了。
 
(2)恶露状况:一般来说,当胎盘娩出后,约3~4周恶露就会慢慢结束。若是子宫收缩不良,甚至若有残存胎盘,可能就会造成持续性的出血,这时候,蔡庆璋主任就会建议妈咪进行就诊,借由超音波检查进一步检查子宫状况。
 
什么是恶露?
子宫在产后经由阴道流出类似经期的血液,与经血量差不多,有时量会稍微多些,这是子宫内膜的碎片、上皮细胞、红血球、白血球、部分的胎盘组织…等,于产后数天内慢慢脱落,即为恶露。

4原则,促进子宫调理修复
历经漫长的40周孕期,妈咪的子宫不仅在重量、容量以及位置都有巨大的变化。当宝宝出生后,子宫又会逐渐恢复原状,在此时,妈咪应该如何妥善照顾子宫呢?
 
To Do
诚如上述所言,子宫复原与子宫收缩有着极大的关连。除了产后医师会开立口服子宫收缩药物,增加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大出血的机会之外,日常生活之中,还可怎么帮助子宫的收缩呢?
 
1哺喂母乳
最自然又有效帮助子宫更快收缩的方式就是哺喂母乳,蔡庆璋主任指出,尤其是亲喂或挤乳汁时,因为吮吸刺激脑脑下垂体后叶分催产素,帮助妈咪的子宫进行收缩,从而促进子宫复原。
 
另外,哺喂母乳也可消耗一定的热量,对于产后身材恢复也很有帮助。这是由于哺喂这个动作本身就会消耗一些体脂肪,再加上哺喂母乳需要消耗的能量较大,因此,哺喂母乳的妈妈们比较容易恢复好身材,达成瘦身的效果。

2均衡饮食
历经怀孕、生产过程的失血及体力消耗,产后的饮食摄取就相当重要,尤其子宫组织需要富含鱼、肉、奶、蛋及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成分,以利组织顺利修复以及辅助蛋白质有利吸收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
 
虽然补充营养很重要,但倘若摄取过多热量,就容易恶化产后肥胖的问题,不利于产后肚的消除。因此,蔡庆璋主任提醒,避免摄取过于刺激或不好消化的食物,像是酸、辣、咖啡和浓茶。
 
3适量运动
产后进行适量且轻松的运动可以将消除怀孕累积的多余体重。蔡庆璋主任指出,若是妈咪的体力允许,建议可提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膀胱和胃肠的排泄功能,也能帮助身体机能与体力的恢复以及身体肌肉恢复张力。
 
不过,因为产后妈咪的子宫或骨盘腔肌肉的复原状态未佳,倘若此时便进行剧烈运动,子宫就可能会出现漏尿问题,因此,蔡庆璋主任建议以走路或是简单伸展运动即可。

4按摩子宫
为了帮助子宫收缩,让子宫复原及恶露排出,也可预防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妈咪可以自行按摩子宫。在排空膀胱后,平躺、用手触摸腹部,找出子宫底的位置。再以手掌施力于子宫底,以环形方式按摩至子宫变硬。当子宫变硬时,表示子宫收缩良好,即可休息。
 
自然产的妈咪于产后即可开始,每天按摩子宫数次,直到产后约2~3周后,摸不到子宫为止。而剖腹产妈咪,则不需自行按摩子宫;但若因子宫收缩差,需由医师执行。
 
Don’t Do
除了可以哺喂母乳、均衡营养、适量运动以及子宫按摩…等方式来照护子宫之外,产后有哪些禁忌,以免影响子宫的复原呢?
 
产后未满一周,勿服酒、人参以及生化汤
产后一周内,妈咪的食物尽量不要掺入酒或人参,以免所含的刺激物,加速血液循环,可能影响血管伤口愈合,抑制子宫收缩及复原,使恶露无法顺利排干净。
 
另外,倘若想要服用生化汤,建议由中医师指导下,于生产一周后再服用,但需避免与产科医师开立的口服子宫收缩药同时服用,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而延后子宫复原时间及恶露量增加。蔡庆璋主任提醒,服用生化汤后,仍需注意恶露量是否正常。倘若过多出血量,建议减少服用次数或避免服用。
 
蔡庆璋
学历:高雄医学大学
经历:高雄长庚妇产部产科研究员、高雄长庚住院医师、总医师
现任:高雄长庚妇产部产科主任
 
*更多内容请参考:【婴儿与母亲】2014年3月号。http://www.mababy.com/

产后小心妈妈手预防重于治疗!

产后小心妈妈手 预防重于治疗!

手腕疼痛、手指无力,连包尿布都痛得掉眼泪!相信这是许多妈妈曾经有过的经验,一旦让“妈妈手”上身,就有吃不完的苦头!其实,妈妈手是通俗的说法,泛指因为拇指肌腱受伤的患者,须留意预防重于治疗,就能免于“手无缚鸡之力”的辛苦过程。
 
什么是“妈妈手”?
提到妈妈手一词,就会直接联想到手腕和大拇指的疼痛,到底妈妈手是哪条肌肉生病了?安德复复健专科诊所院长曾清祥表示,妈妈手就是肌腱炎,最常发生在大拇指和手腕的交界处有一个腱鞘,刚好把两条肌肉包在一起,一条是长的拇指外展肌;另一条是短的拇指伸肌。

由于日常生活中会频繁的使用,造成这两条肌肉和腱鞘发炎,也就是俗称的妈妈手;学名称为“迪奎文氏症候群(de Quervain's)”,以症状来区别,医疗上名为“桡骨茎状突腱鞘炎”,手腕和大拇指相接处,以及手部相关区域,都会感觉疼痛难当,无法正常抓握物品。
 
桡骨腱鞘发炎的原因
造成妈妈手的原因,是因为大拇指过度使用,使得伸肌和外展肌动作很多,所以容易有发炎情形,除此之外,和怀孕后期时身体所分泌的松弛素也有关。曾清祥院长表示:“怀孕后期到生产前,母体为了让生产更加顺利,身体会分泌出松弛素,让全身韧带变得比较放松,手部也有许多韧带肌腱,因此,平常可能做同样分量的工作不会受伤,但是此时因韧带较松弛,就容易伤及肌肉及腱鞘。”
 
短时间大量使用拇指
产后一步入新手妈妈阶段,就有许多工作要忙,不管是挤奶、喂奶、换尿布、洗衣服和洗奶瓶,短时间内拇指的工作量大增,加上身体中松弛素的作用尚在,“这段时期真的非常容易受伤,可见产后妈咪的辛苦。”
当然,除了产后妈咪之外,还有许多情况也会受伤,其中以运动伤害最常见,曾清祥院长指出,保龄球、乒乓球和高尔夫球,这些大量使用拇指和手腕的运动,也容易伤到同样地方,或是有人健身的方式不正确,肌力尚未练足就只用单手做俯卧撑,也会因发炎而疼痛。
 
动作太快姿势不正确
曾清祥院长也提到,在门诊中常遇到许多刚上任的新手妈妈,容易手忙脚乱,很多事情都急急忙忙地做,常以不正确的姿势用力,或为了求快以手指施力,就很容易“妈妈手上身”,不可不慎。举例而言:妈咪要拿很多物品进房门,却刚好听到宝宝在哭,没有蹲下身再依序拿取,直接用拇指的力量把所有物品提起来,这个动作就非常容易受伤。“产前,妈妈会小心留意弯身姿势,拿取东西时也会放慢动作,并懂得利用到手腕和手臂的力气协助,但因照顾新生儿较忙乱,未注意姿势就很容易受伤。”但仍要提醒,即使妈咪使用正确的姿势,如果用到拇指的次数太多,还是会受伤喔!
 
为什么不是“爸爸手”?
近年来愈来愈多爸爸积极参与育儿事物,因此门诊中也出现一些认真的爸爸会手腕痛,但“桡骨茎状突腱鞘炎”为何俗称妈妈手,而非“爸爸手”呢?曾清祥院长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研究,根据学者所做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女性在不用力的状态下,拇指侧两条肌肉的位置,与手腕连接的角度比较大,结构上拇指基部所连接的腕骨和桡谷的位置比较弯,因此肌腱伸展较为费力,像有阻碍卡住一般。在每次动作的过程中,肌腱所承受的压力都比男性做同样动作来得大,因此若男性和女性以大拇指做相同频率和幅度的动作,女性会比男性容易受伤,也许,这是此疾病一直以来被称为妈妈手的原因喔!
 
※原文刊载于2014年3月号《妈妈宝宝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产后并发症妈咪要当心!(下)

产后并发症 妈咪要当心!

早期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内出血,属于早期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好、产程太久、胎儿太大、产道裂伤、胎盘残留,或比较可怕的弥漫性血管凝血病变(如胎盘剥离、羊水栓塞而影响凝血功能)等。

延迟性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到42天的出血,称为延迟性产后出血,多因为胎盘未清干净造成,常在产后几天出现,这时候必须找出原因,如果子宫收缩不良就要给药加上按摩,伤口有问题,必须进行修补,胎盘残留则要加以清除,若是弥漫性血管凝血,必须进行输血。

感染
产后感染以子宫内膜感染占最多。因为生产后,细菌较容易侵入产道、子宫而引起发炎,此外,会阴切开的伤口、剖腹产伤口也可能出现感染、发炎情形。另外像是泌尿道发炎、乳腺发炎等,也是常见的产后感染。一般在产后感染的治疗方式如下:

伤口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切开伤口将脓引出。会阴切开的伤口可同时服用抗生素以及温水坐浴加以治疗。

泌尿道感染:产后细菌侵入膀胱甚至肾脏,都会造成感染发炎,严重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在临床上会先以广效性抗生素治疗并进行细菌培养,再适当的选择抗生素治疗。
 
乳腺发炎:乳腺红肿热痛若持续2~3周,就要怀疑是否为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时宝宝的口腔会带有一些细菌,也会经由吸奶造成妈妈乳腺发炎。乳腺炎的治疗刚开始可用抗生素,若延误时机而积脓,可能要切开患部做引流。

子宫复旧不完全
子宫会在生产后6周恢复正常大小。妈妈若发现恶露没有从红色转白色,可能就是子宫复原不完全,必须使用子宫收缩剂、抗生素,并且要怀疑是否胎盘残留,须至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清除。

血栓栓塞性疾病
血栓栓塞性疾病最常发生在生产后。如果是静脉血管性发炎,血栓在血管中不会到处移动;若是非发炎性静脉血栓,血栓会乱跑,若造成静脉栓塞就很危险。治疗时必须依部位而做不同处置:

浅部血栓静脉炎:多出现在小腿处,尤其是怀孕期中有静脉曲张的产妇,比较容易发生。患者必须经常热敷、多休息,并穿着弹性袜。

深部血栓静脉炎:多在腿部。有深部血栓静脉炎的情况,必须卧床、吃止痛药和抗凝血剂。

肺部栓塞:血栓若随着血液进到肺部,会造成呼吸困难、咳嗽、咳血。若经X光检查发现肺部有积水,严重可能造成休克。治疗方式是须将病人头部抬高,给予足够氧气,必要时做进一步插管,甚至请心脏外科医师做血栓清除手术。

生理照护10重点
产后照护的注意重点包括预防出血(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帮助产妇进行疼痛的缓解,以及帮助产妇身体恢复、体重的恢复等等。产后照顾事项包括:

1.  监测血压:每15分钟量测一次血压、脉搏,注意血压是否下降,阴道是否持续出血。
 
2.  注意出血量:出血量多要进行输血,并给予子宫收缩药。
 
3.  及早下床:产后尽可能在4~6小时内下床,以减少膀胱胀尿、便秘的概率。第一次下床时,必须有人在旁,以避免跌倒。
 
4.  会阴伤口照护:自然产会阴切开伤口在24小时内要进行冰敷,第二天采温水坐浴方式帮助恢复。剖腹产伤口如果有发炎,要将伤口切开引出脓。
 
5.  注意排尿:如果产后4小时都一直未排尿,为避免造成膀胱水肿,必须进行导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以及增加感染机会。
 
6.  乳房照护:一出生就可让宝宝趴在妈妈身上,做立即乳头吸吮。产后6小时内要做第2、3次哺乳,护理人员会视情况教导产妇喂奶技巧。乳腺必须维持畅通,建议在产后24小时内开始用手挤奶,以确保有足够乳汁分泌。之后亦须每天观察乳房是否有红肿热痛等情形。
 
7.  子宫照护:产后如果子宫一直呈现软软的,代表收缩不好,照护上要给予下腹部按摩,并服用子宫收缩药。假如一压就会痛,或排出恶露有臭味,都可能是感染造成发炎。
 
8.  肠胃道照顾:产后最慢在3、4天要排便,妈咪可多补充水分,多吃高纤维食物,必要时使用软便剂,以减少便秘发生。此外,产后及早下床、及早进食也有帮助。
 
9.  观察恶露:量太多可能是出血,有恶臭可能是发炎。
 
10.下肢照顾:小腿按压会痛,要怀疑是否为静脉血栓、静脉发炎。轻度可穿弹性袜,重度除了弹性袜,还要服用抗凝血剂。

情绪变化不可忽视
徐弘治医师特别强调,产后妈咪的情绪问题也是观察及照护重点。生产后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妈咪会感到沮丧,产后1、2周会有莫名的掉泪、挫折感、睡眠障碍等情形。这类心理上的问题,必须有先生和家人的支持,帮忙分担照顾宝宝责任,同时让产妇有情绪发泄的管道。

若未加妥善重视心理的起伏变化,情况严重时,会演变成产后忧郁,可能在产后1~6周出现失眠、饮食失调、焦虑、疲惫、情绪不稳、自觉有罪恶感等现象,甚至有自杀倾向,必须尽快就医,请精神科医师协助治疗,或是使用抗忧郁药物,以免发生自残或杀婴等悲剧。

从怀孕、生产,一直到产后,妈咪生理、心理都会出现许多自然的变化,必须先了解生产后正常的恢复状况,再进一步观察。一旦有异常,必须就诊请医师协助,让妈咪的身心各方面,都能在产后迅速恢复,亦能当个健康快乐的妈咪!

徐弘治
学历:台北医学院医学系
经历:马偕医院妇产科总医师、美国马利兰州大巴尔铁摩医学中心妇产科总医师、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医学院进修、长庚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台北医学院附设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现任:台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台北医学院妇产科副教授


采访撰文/林嫔嫱
咨询/台安医院妇产科医师徐弘治
模特儿/温柔孕妈咪珮仪
妆发/余宛蓉
摄影/米果摄影(0918-356-564)
 
*更多内容请参考:【妈咪宝贝】2013年12月号。http://www.mababy.com/

产后并发症妈咪要当心!(上)

产后并发症 妈咪要当心!

呵护产后身心变化
妈咪在生产后坐月子期间,身心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包括伤口、子宫以及情绪等等,假如一直持续有异常情形,例如出血、发炎、恶露持续,就可能是产后并发症所造成,必须及早就医诊治。

了解产后生理正常变化
台安医院妇产科徐弘治医师表示,产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不高,绝大部分的妈咪在生产后,身体会自然恢复。产后6星期称为产褥期,经历产褥期,身体会自然恢复正常,不过仍有少数产妇会发生出血、伤口感染、乳腺发炎、产后忧郁等产后并发症。

生产后,身体会有一些正常的变化,例如子宫在产后3、4天内开始正常性的缩小,大约在产后6周,会恢复到正常大小而回到骨盆腔内,产道韧带也会恢复到怀孕前状态。另一种属于进行性变化,包括为哺乳需求,产后乳汁开始大量分泌;孕期停止的月经,也在产后慢慢恢复正常周期。

产后6周,子宫会恢复正常
产后约4~6周,子宫会开始慢慢恢复。从子宫底到肚脐的长度,每天会以缩小1公分的速度进展。大约在产后1、2周,子宫可回到骨盆腔,6周就可恢复正常大小。以腹部按摩、使用子宫收缩剂,都能帮助子宫收缩。假如子宫复旧情况不好,要注意可能有以下原因:

1.膀胱胀大,把子宫往上推,进而影响子宫收缩。

2.未哺喂母乳的产妇,子宫收缩会比哺乳妈妈来得差。

3.生下巨婴,子宫收缩也会比较差。

4.月子期间喝生化汤、麻油鸡,都有助子宫收缩。未食用的产妇子宫复旧会较不好。

5.感染造成的影响。

6.胎盘未完全清除干净。

正常恶露颜色变白、量减少
此外,生愈多胎的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的疼痛比较明显,必须用止痛剂缓解。至于恶露的变化,正常情形是在生产后,慢慢从红色转变到白色。产后2、3天呈现鲜红或暗红色,3~10天呈粉红或咖啡色;10天后转为淡黄或白色。

如果恶露的颜色一直很鲜红,量也未减少;或是慢慢恢复正常,突然又呈现鲜红色;或坐着恶露也会大量流出,就要小心可能是延迟性产后出血,必须检查是否胎盘未清干净所导致。假如恶露伴有恶臭,则要怀疑是否由感染造成。

产后留意身体的变化
生产时阴道会扩张,在产后会变得松弛,需要3、4周的时间复原,6周后即可完全恢复正常。而孕期月经会暂停,产后如果哺喂母乳,会刺激泌乳激素,抑制卵巢排卵,比较不容易受孕。

大约在产后6个月之后,月经才会再来。未哺育母乳的产妇则在产后约5、6周,就会开始有月经。

至于乳腺的变化,因产后脑下垂体前叶会分泌泌乳激素,刺激乳汁分泌。在宝宝开始吸奶后,就会刺激脑下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刺激乳头平滑肌造成收缩,进而促使乳汁排出,就是所谓的初乳。

另外,也要注意产后心血管的变化。怀孕时,心脏血液的输出会增加,产后容易多汗、多尿;而生产时膀胱容易被压迫,不自觉想尿或涨尿,膀胱较难排空。在产后必须密切观察4~6小时,如果一直无尿意,必须进行导尿。

在消化道系统方面,孕妇肠蠕动较少,产后也会慢慢恢复。有些产妇怕伤口痛,排便不敢用力,容易造成便秘。如果2、3天未排便,可给予软便剂。

生产后也要注意产妇体温变化。产房温度很低,温差变化加上施打点滴,都会使产妇出现寒颤,这时候要做好保暖。

产后6小时,如果出现2次体温超过摄氏38度,必须评估是否因产褥炎期发炎(例如产后伤口红肿热痛或瘀血、分泌物有脓等发炎现象)所引起发烧。如果产后各项恢复状况有明显异常,就要检查是否有产后并发症。


产后要注意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
徐弘治医师表示,最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就是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内要持续密切观察出血状况,如果自然生产后的出血超过500c.c.,剖腹生产超过1000c.c.就要特别注意。产后出血分早期以及延迟性产后出血。

从怀孕到生产,妈咪会经历许多生理、心理上的自然的变化。生产后身体会如何恢复正常的状况、应做哪些观察,都是妈咪必须注意的,才能在产后迅速恢复健康,亦能当个快乐的新手妈咪。

产后护理之家给宝宝多一层安全防护

产后护理之家给宝宝多一层安全防护

生育率大幅提升的龙年即将结束,近年如雨后春笋般设立的产后护理之家,如何持续提升产后妈妈及新生儿的照护品质,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妇幼市场的焦点;就有产后护理之家特别采用能监测婴儿呼吸的床垫,提供宝宝多一层防护,以吸引准妈咪的青睐

该产后护理之家董事长
林祺扬表示,产后护理之家提供产后妈妈优质的护理调养服务外,更重要的是24小时守护新生儿的平安与健康,让刚迎接新生儿的父母亲充分放心。因此,除了初期即设置影像监视系统外,近日更不惜花费成本,投资采购无线高敏感度光学活动感测垫的聪明婴儿床垫,让每个宝宝有专属的睡眠安全感测床垫。

根据卫生署统计,民国一百年,一岁以下婴儿因为先天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周期性感染事故及猝死等的人数高达871人,事故及猝死原因不外乎噎奶、趴睡、棉被或枕头造成窒息。

聪明婴儿床垫业者表示,一岁以下的宝宝,睡眠时间长,而且没有表达能力,除了发烧及哭闹能提醒照护者注意之外,有些健康异常讯号并不容易被发现,聪明婴儿床垫就像是宝宝的智慧保母,透过呼吸次数的监测,可全天候观察宝宝的健康与安全,同时减轻新手父母或保母、照护人员的压力。非常适用于产后护理之家、新手父母及保母来照护宝宝。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