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全脸移植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全脸移植】健康综合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全脸移植】的健康综合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全脸移植】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全脸移植】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全脸移植】健康综合知识最新推荐阅读,有关【全脸移植】的健康综合知识最近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全脸移植】包含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全脸移植】一起来看下最新详情内容。

显微手术建功角膜移植救失明

眼睛不敢动刀? 角膜分层移植风险小

角膜为光线进入眼睛的第1个构造,光线透过角膜和水晶体折射,会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角膜健康对良好视力非常重要。因角膜疾病造成的失明为失明原因第4位,全球因角膜疾病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来恢复视力的约有1000万人,但全球每年角膜移植数量仅约10万人,仍有许多人正等待接受角膜移植。

全层角膜移植伤口大 碰撞恐致眼球破裂

角膜疾病造成的视力不良,传统以全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全层角膜移植有术后恢复期长、可能术后排斥、以及缝线露出、角膜新生血管、术后感染、术后高度散光等缺点。而且伤口很大,术后遭遇外力,可能伤口裂开、严重眼球破裂。如果可以针对某层角膜移植,可避免全层角膜移植的缺点,增加病患的视力预后。

亚东医院眼科部医师何威廷表示,近年来手术显微镜及器械进步,逐渐转变成层状角膜移植。针对角膜基质层的疾病,仅换掉角膜前层,角膜内皮细胞可保留,避免术后排斥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也因为角膜前层移植不易造成术后排斥,术后照顾不需长期使用类固醇眼药水,可降低如白内障或青光眼的副作用。

角膜分层移植 伤口小、排斥概率较低

何威廷医师表示,若造成视力不良的原因为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缺损,则可采用角膜内皮细胞层移植。由于伤口远较全层角膜移植小,因此避免角膜散光、角膜缝线造成的并发症,术后排斥概率较全层角膜移植要低。

因为技术进步,角膜移植从最初的全层角膜移植,进展到角膜分层移植手术,大大的提升病患术后的恢复和视力。但全层角膜移植仍有不可取代性,若是严重感染造成角膜穿孔、外伤,同时影响到全层的角膜,则需以全层角膜移植治疗。若角膜疾病影响视力,需接受角膜移植时,仍需医师和病患讨论决定。(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教病友肌力训练活肝移植捐赠者当健身教练

教病友肌力训练 活肝移植捐赠者当健身教练

回馈医院 活肝移植捐赠者教病友自主管理

30岁的刘家良,在22岁那年捐出自己部分肝脏挽救罹患肝硬化的父亲,住院期间和医师、社工成为好朋友,现在身为健身教练的他,再次回到医院服务,提供给每个月回诊的患者,简单的运动课程,帮助增强肌力,也带给这些患者健康观念,让这些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懂得自我管理,为健康再加分。

减重手术具风险 术后应懂得保养身体

手术治疗并非终点,嘉义大林慈济医院为了号召移植与减重病友,为医院八月院庆路跑活动,展开为期半年的健身训练;该院移植中心主任尹文耀表示,其实减重手术有如移植手术,具有一定风险,患者手术后一定要懂得保养身体,除了透过均衡饮食,良好的生活作息,最重要还得配合运动,控制三高,才能让健康更久远。

简单运动课程 让病友轻松学习

透过和刘家良教练协助和讨论,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各年龄层,课程以伸展和柔软度训练居多,从身体协调力、脚部肌力等运动开始,再接受增加肌力训练,甚至配合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后续再结合拳击教练的内容,以多元化的运动课程,让患者动得开心,也能轻松在家自主运动。

投入活体移植16年 大林慈济医院持续服务

从90年起,大林慈济医院为云嘉地区执行多重器官捐赠与移植手术医院,92年起积极发展活体移植手术,16年来,术后五年患者存活率都达到全国平均,尤其活体移植上更展现成果;尹文耀医师提醒,移植后的身体更要懂得好好照顾,透过饮食、运动,且控制三高下,一定能让身体持续维持健康体能。

黑色素显微移植手术治愈恼人白斑症

黑色素显微移植手术 治愈恼人白斑症

1名15岁国中生,常常日夜颠倒念书,一年多前左边眉毛渐渐变白,且逐渐扩散到眉毛下的皮肤、睫毛等,还被同学嘲笑是白眉书生,让他不但不敢照镜子,甚至自信全失,就医检查后,医师确诊为白斑症合并白毛症;台中光田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吴文宏指出,透过自费接受黑色素显微移植手术后,已逐渐长出黑色眉毛,恢复原状。
 
发生原因不明 白斑症病患多有家族病史
白斑症多和自体免疫疾病、心理压力、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有关,这名男同学因长期处于日夜颠倒状态,且又处于升学压力,才使得免疫系统失调引发白斑症;吴文宏医师说,目前白斑症发生原因仍不明,约有三分之一患者都有家族病史,通常患者的四肢、眼、鼻或背部都容易出现白斑,发生的范围因人而异,临床上,50%的患者会在20岁前发病。
 
黑色素显微移植手术 有助于治愈白斑症
吴文宏医师进一步说明,黑色素显微移植手术虽目前仍为自费,但以男同学为例,透过取下患者下体最黑的皮肤黑色素细胞,利用显微移植手术植入眉毛白斑处,不需住院,约三个月后,患者白斑部位肤色已渐渐恢复正常,目前追踪将近一年,患者眉毛已8成变黑,恢复良好。
 
白斑症易合并白毛症 应即早治疗
当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遭到破坏,且无法正常产生色素,这时就会出现白斑症,临床上不少患者还会合并白毛症等症状;吴文宏医师呼吁,若有相关症状出现时,应尽快就医治疗,因为若未接受妥善治疗,放任病症,恐会让白斑范围持续扩散。

台湾器官移植发展史台大医院展出

台湾器官移植发展史 台大医院展出

想一窥台湾器官移植发展过程吗?台大医院即日起展出“台大医院时光隧道系列之二~器官移植发展史”文物展,让社会大众不仅可以认识台湾移植医学演进与现况,更可了解培养一位移植医师之不易。
 
台大医院揭开器官移植史
台大医院表示,器官移植是目前挽救器官衰竭末期病人生命最根本的治疗方式,该院自民国57年李俊仁、李治学两位教授完成亚洲首例肾脏移植,揭开台湾移植医疗首页,迄今已逾40年。
 
由医师亲自策画
此次展览由台大医院妇产部名誉教授谢丰舟医师、外科部李伯皇教授,以及蔡孟昆副教授共同策划。展览内容包括台大医院器官捐赠、移植发展过程;平时不易见到的移植手术器械、特殊相关用物及文件;由动物实验、临床试验至合法使用在人体治疗的移植医疗准备过程;器官移植介绍;肾脏、心脏、肝脏、心肺、肺脏、胰肾等各项历史性移植手术里程碑,乃至目前微创移植手术的应用等。
 
展出至6月底
“台大医院时光隧道系列之二~器官移植发展史”文物展,即日起至6月30日在台大医院西址(常德街1号)东门诊民众休息区,欢迎有兴趣的民众前往参观。
 

吃粪救命!粪菌移植治好伪膜性肠炎

吃粪救命! 粪菌移植治好伪膜性肠炎

一名男子,4年前遭车祸撞击,全身器官重创,尽管施打抗生素捡回一命,反倒产生抗药性,罹患反复性伪膜性肠炎,吃药都治不好,医师尝试使用“粪菌移植”,从男子配偶的粪便精炼出肠菌液,直接灌食患者,男子也奇迹痊愈,此研究成果也刊登于《新英格兰期刊》。
 
肠道细菌高达100兆
台湾消化系医学会理事、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吴明贤指出,人体身上的细菌超过95%集中肠道,肠道细菌约有500个菌种、数量高达100兆,而粪便中的有一半的重量来自肠道菌,利用健康人粪便中的肠道菌相来治愈疾病,正是目前当红的医学研究领域,称为“粪菌移植”治疗。
 
粪菌移植治愈率达95%
吴明贤举例,伪膜性肠炎是难以治愈的反复性肠炎,由困难梭菌引起,会伴随发烧、腹泻及腹痛等症状,严重可能致死。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疗,治愈率只有3成,而根据研究发现,透过“粪菌移植”治疗,平衡体内肠道菌,治愈率达9成5以上。
 
肠道菌相攸关人体健康
吴明贤强调,除了伪膜性肠炎,包括发炎性肠炎、肠燥症、大肠癌,甚至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肥胖症、过敏,以及精神相关疾病,都与肠道菌相的失衡有关。“肠道菌相等同于人体另一个器官”,预计未来几年内,将能找出导致人类疾病关键性的肠道菌相,并发展出新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老翁末期心衰竭心脏移植获新生

老翁末期心衰竭 心脏移植获新生

一名63岁的杨先生,7月突然感觉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就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经过数度心律不整、休克、插管急救,并使用叶克膜,医师评估为末期心衰竭,心脏移植是唯一救命的方法。所幸,杨先生等待2个月,终于等到适合的心脏,日前顺利完成移植手术,已康复出院。 

末期心衰竭 只剩下心脏移植一途

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谌大中表示,轻度心脏衰竭可透过药物治疗、调整生活型态,改善不适症状;重度病患则须手术治疗,例如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左心室减容手术,但仅能暂时延长生命与改善生活品质;末期心衰竭者,当药物及手术治疗无效时,只剩下心脏移植一途。 

等待心脏移植有234人

不过,谌大中主任说明,国内器官捐赠人数与等待人数相差甚远,根据器官移植登录中心统计,等待器官移植病患有9358人,其中心脏为234人,大部分病患须苦苦等待数个月之久,才能有适合的心脏进行移植。他呼吁,若真的面临生命结束,最好能够捐出器官,让需要器官移植的人重获新生。

心脏移植手术 成功率达9成

谌大中主任强调,目前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约9成,但仍可能发生心律不整、声音沙哑、栓塞、中风、呼吸衰竭、肾脏衰竭、肝脏衰竭或其他器官衰竭的风险,且病患须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建议按时回诊、配合医嘱进行检查,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推行无心跳器捐 嘉惠等候移植患者

为了鼓励器捐大爱行为,卫福部10月6日开会同意推行无心跳器捐,适用对象为同意安宁缓和医疗及愿意器捐者,当病患心跳停止5分钟后,就可摘器官捐赠;无心跳器捐者比照现行脑死器捐者,若捐出2个以上的器官,其中1个可以指定受赠对象,可望嘉惠更多等候移植的患者。

65岁老烟枪创最高龄边缘性捐赠肺移植成功纪录

65岁老烟枪 创最高龄边缘性捐赠肺移植成功纪录

65岁的高先生长期抽烟,患有弥漫性肺气肿合并肺动脉高压,须配戴氧气,经健保核准接受肺移植,接受来自64岁老烟枪的“边缘性捐赠肺”。在上月进行双肺肺脏移植手术,术后2日即拔管,10月1日顺利出院;如今,他能够自行呼吸,走路不再喘,重拾正常人生。此案例也创下国内最高龄边缘性捐赠肺移植成功纪录。

边缘性捐赠肺被拒绝 获得肺移植机会

收治个案的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治医师许瀚水指出,该病患经评估适合肺脏移植,捐赠肺是来自一位64岁且有超过20年抽烟史男性,也就是所谓的边缘性捐赠肺,被等待排名较前的医院及病患拒绝后,才获得肺移植的机会。

许瀚水医师说明,在获得个案及家属同意后,9月18日进行双肺肺脏移植手术,术后个案恢复迅速良好,显示即使是非理想捐赠肺的边缘性捐赠肺,只要经过审慎评估,也可进行肺移植手术,目前初步追踪仍获得良好结果。

理想捐赠肺 捐赠者年龄小于55岁

许瀚水医师强调,理想捐赠肺的条件包括捐赠者年龄小于55岁,血氧正常、胸部X光正常,以及支气管镜检查正常等。一般而言,年龄较大的捐赠肺被使用的概率不高,而年纪较大的捐赠肺若条件较好,通常也会移植在年龄较大的病患。

边缘性捐赠肺 增加捐赠肺参考

根据2017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肺脏移植登录资料研究报告显示,65至80岁年龄较大的肺移植病患,中期预后并不会因捐赠者年龄较大而较差。许瀚水医师认为,目前国内捐赠肺年龄原则为65岁以下,但每年需要肺移植的病患将近40人,仅6至10人配对成功,此边缘性捐赠肺移植成功案例,或许能够作为增加捐赠肺被使用率的参考。

便便能杀恶菌救命?!粪便移植术让他重生

便便能杀恶菌救命?! 粪便移植术让他重生

便便真的可救命!二十四孝中,庾黔娄尝粪的精神感动天,因父亲生病难愈,庾黔娄照医师的叮嘱,亲口尝父亲的粪便,以了解身体状况;而现代则是可拿粪便来医治患者的病。一名42岁的男子,因罹患溃疡性结肠炎,饱受腹泻之苦已长达20年,尽管定期就医治疗,但服用药物后却无法控制腹泻的情况。为此,院方建议他采女儿的粪便做成胶囊,经服用治疗后,腹泻次数也从原本的一天10次,降至3-4次,症状明显大幅改善。

什么是“粪便移植术”? 

美兆国际健康管理机构研发长刘婷婷博士表示, 粪便移植术又称作“粪便微生物移植法”,其将健康人类的粪便和食盐水混合后,过滤掉纤维废物,留下肠道的细菌与活性成分,再透过内视镜或是制成口服胶囊,移至病患的肠子,改变病患肠内的细菌生态,重建肠道健康;此项技术目前已陆续使用于溃疡性大肠炎、困难梭菌感染、肠躁症等难治疾病。

粪便移植肠道菌 改变生理机能可治病

肠道菌不仅对于身体代谢与生理具有影响力,更会影响胖瘦!根据Science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将胖鼠与瘦鼠放置同笼,因老鼠有“吃彼此粪便”的习性,进而造成肠道菌的交换,而瘦鼠还是瘦,但原本应当发胖的老鼠却不发胖了。

图片

老鼠们可以透过互相分享粪便交换肠道菌,但人类却没有这样的习性。然而,在刊登于NEJM的研究则发现,利用“粪便移植术”将健康人的粪便移植给病人,对于严重且致死率高的“困难梭菌感染症”治疗效果佳,其避免复发的概率更远高于抗生素疗法。

补充益生菌翻转肠道恶菌 肠道好菌自己种

刘婷婷博士指出,不论是老鼠或是人体,都再次证明了肠道好菌的益处。虽然一般亚健康人没有太多难以根治的肠道问题,但代谢不良、免疫力低下、贺尔蒙失衡或是精神心理方面的困扰等都再三显示,肠道并没有想像中的健康。因此,透过日常补充益生菌,才能建造一个正确而丰富的细菌生态,打造美好的肠道环境,也就能免于犹豫粪便移植的困扰!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