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抚养费标准】夫妻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2018-02-23 01:41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提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夫妻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及抚养费标准养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并提供专业律师免费法律解答。【抚养费标准】夫妻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离婚案件中,大家最关注的子女抚养问题除了子女归谁抚养外,还有子女的抚养费如何给付的问题。下面,笔者仅就这一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司法实践作一归纳。一、子女的抚养费具体有哪几项?根据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二、法院根据什么标准确定抚养费?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

        [提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夫妻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及抚养费标准养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并提供专业律师免费法律解答。


  【抚养费标准】夫妻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离婚案件中,大家最关注的子女抚养问题除了子女归谁抚养外,还有子女的抚养费如何给付的问题。


  下面,笔者仅就这一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结合司法实践作一归纳。


  一、子女的抚养费具体有哪几项?


  根据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 、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二、法院根据什么标准确定抚养费?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三、抚养费具体数额如何确定?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四、抚养费应怎么给付?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五、子女抚养费可以由一方全部负担吗?


  1、如果协商一致,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有证据显示承担全部抚养费的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


  2、即使达成上述协议后,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六、孩子的抚养费应给到几时?


  1、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七、成年的子女还需要父母拿抚养费吗?


  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刑之一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八、什么情况下子女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


  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法院应予支持:


  (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九、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如何支付抚养费?


  根据司法解释,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十、继父母应否向继子女给付抚养费?


  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母抚养,继父母也可以不给付继子女的抚养费;如果同意抚养,当然法律也认可。


  十一、养父母应否向养子女给付抚养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对方未表示反对,并与该子女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离婚后,应由双方负担子女的抚育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对方始终反对的,离婚后,反对一方可不负担抚养费,由收养一方抚养该子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前,夫妻双方收养的子女,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施行后收养的子女,在没有解除收养关系前,应按照法律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承担养子女的抚养费。


  十二、孩子改姓,父母可否拒付抚养费?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但是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