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透过自我牺牲,试图代替父母解决问题
这孩子为什么不去上学?因为内心里担心双亲失和,会失去父亲或母亲任何一方。父亲一直不回家,所以他得想办法把自己留在家里,看管住母亲(或者照顾母亲),而无意识地发展出各种身体不适,或者学习低动力,让自己可以不必去学校。如果继续下去而没得到妥善地帮助,肯定会发展出一些身心疾病、退化行为或问题行为的。
这让我想起前一阵子很红的电视剧“通灵少女”,其中有一集,演的就是类似的情节。父母的婚姻亮起红灯,正在闹离婚之际,男孩被急急忙忙地送进宫庙里,说是卡到阴,立刻被通灵少女识破是装的,没想到装久了竟然成真。
撇开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不谈,在辅导与咨商的实务上,确实很多的孩子会因为双亲的失和,而发展出莫名身体或心理的疾病症状,以及拒学、辍学、课业落后、自我伤害、偏差行为、网络成瘾等棘手问题,以让父母亲暂时搁下眼前的婚姻冲突,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孩子问题的处理上。
于是,孩子正透过生病或自我破坏的问题行为,创造出父母和好如初的幻象——这便是孩子无意识地自我牺牲,试图代替父母解决问题。
只是,父母的问题终究不是孩子能够解决的。换来的,通常是双输的局面。
因为失去另一半的支持,却转而寻求孩子的支持
另一种让孩子卷进父母之间纷争的形式是,要求孩子选边站、主持公道,或者向孩子吐苦水,说另一半的坏话。于是,孩子有时候成了传声筒,代替冷战已久的父母传递讯息,有时候则成了法官,被迫要裁定谁对谁错,或者,成了大人的情感照顾者,瞬间被迫从孩子的位置转换成大人的位置,成了提早长大的孩子。
“你爸爸都说我很懒惰,不关心家庭,你说,我有吗?”
“那个人到底是怎么当妈妈的,糊里糊涂,连个简单的事都办不好?”
“你爸整天只会骂人!孩子呀……长大后千万别像爸爸那样呀!”
“要不是因为要养你们,我早就考虑跟你那没用的爸爸离婚了!”
“如果以后爸爸妈妈分开了,你要跟爸爸,还是跟妈妈?”
常见的是,父母一方因为感情不睦,而得不到另一半的支持,便转而寻求孩子的支持,要求孩子回头照顾自己的情绪感受。他会向孩子说另一半的坏话,不允许孩子自由发展,用情感勒索绑住孩子,让孩子不敢违背更不敢离开,以表示对大人的支持,但却也限制住孩子的人生了!
有的孩子受不了庞大的情绪负担,试图切断情感连结,转而提早离家,过早独立,但因为在心里否定了与父母的连结,内在总觉得少了份力量。
而更多的孩子,就要继续活在亲情捆绑之中了,想要独立自主,却因为早就习惯过度承担大人的痛苦而充满罪恶感。于是,只好继续听话当个乖小孩,再将这些成长中的遗憾或委屈,传递给下一代。
在家庭中,婚姻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
回到前来求助的母亲,以及不去上学的孩子身上,怎么办呢?
我请母亲回到家后,时常有意或无意地对孩子释放这样的讯息:
“孩子,我知道你很担心我和爸爸的感情问题。不过,我和爸爸之间的问题,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由我们自己来处理就好。不论最后如何,我们都是爱你的。请把你自己的人生过好,我们也会努力处理我们之间的问题。”
夫妻之间总会冲突或不合,有些解决得了,有些解决不了。无论如何,父母都要意识到,孩子很容易无意间被卷进来,一定要设法画出一条界线,让孩子知道,父母的问题由父母自己来处理,孩子仍永远会得到父母的爱。
而最危险的,莫过于在空虚、寂寞、觉得冷时,无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取暖的对象。
当你想着:“我没办法掌握住我的另一半,但孩子是我生的,总可以掌握得住孩子吧!”的时候,你已经让孩子不在孩子自己的位置上了。接下来,孩子不出问题也难。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的婚姻关系永远优先于亲子关系。婚姻关系经营得好,亲子关系自然好;就算无法经营得好,也要懂得“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让孩子做回他自己就好”的道理。
推荐阅读:
别再翻旧账,给予肯定不批评让彼此关系更美好
真正的家人不需要“讨好”,而是要“共好”
【陈志恒咨商心理师】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父母的事情自己解决,让孩子做回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