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界限
缺爱的家庭带给孩子的另一种人格缺陷是——讨好人格型。
因为从小被熟视无睹,所以习惯察言观色判断他人反应,难以说“不”,难以拒绝他人,缺乏清晰界限,做任何事目标都是要获得别人称赞。蒋方舟曾在节目上坦言自己就是个“讨好型”的人:“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而变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她还提到自己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所谓的真实关系,就是可以跟这个人去争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实,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这个人。
7岁写作,9岁出书,22岁做上副主编,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身披“骄傲”光环的她,为啥还要讨好别人呢?
因为身边的人对她的爱都建立在某种期待和条件上,只有你成名了,你变优秀了,你才值得爱,而这也是大多数少年得志的孩子的通病。所以,严格来说,只有无条件的爱,才会让孩子内心丰盈和圆满。
美国心理学博士Peg Streep在《刻薄的母亲》一书中说道:很多不被爱的女儿在关系中,从来不会是“刚刚好”,要不就是太“热”,要么就是太“冷”,她们不能设立界限,而这些界限本应是能帮助她们维持健康、同时在情感上又可以长期维持的关系。
缺乏宁静的能力
自卑时常伴随着敏感,细腻,所以很多缺爱的孩子也很容易因为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表情、话语,就导致他们胡思乱想——这人针对我,看不起我,讨厌我等等,脑补各种剧情,因此他们也很容易被一些特定的情景触发他们的童年被忽视的场景,引发情绪雪崩。
听朋友说,自己的一个小表妹,毕业不久,又裸辞了,原因是因为在开会的时候,领导对她说了一句重话:这是你的职责,你不做可以走。然后她就对着领导说:“你行你上啊。”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辞职了。
朋友说,自己的这个小表妹从小就寄人篱下,被父母扔在外婆家生活,一年看她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可以数过来,而且每次来看她都是塞了一些钱就匆匆走了,几乎很少关怀她,这也造就了她外强内干,敏感脆弱的性格,别人不经意的玩笑或者重话都会让她心里波涛汹涌,要么就分分钟炸毛,要么就独自哀伤,情绪波动很大。
对于一个不被爱的孩子来说,一个随意的评论可能就是她童年经历的创伤复现,这也是她们内心无法获得宁静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些有购物癖的人,因为童年太缺爱,太没安全感了,所以长大了就疯狂弥补自己,挥金如土,疯狂购物,只有在买买买中才能找到一丝内心的宁静。
一个孩子生活在缺爱的家庭里,除了缺爱,还缺啥?总结下来,童年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啥都缺,而这些内心的缺口大致都来源于父母的这些行为:
不关注孩子、忽视孩子的情感(最常见于留守儿童和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儿)
对孩子进行家庭暴力(动辄对娃打骂、家里娃爸打娃妈的情况以及冷暴力)
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很吝啬(父母太抠,舍不得给娃花钱,尤其是女儿)
不善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从来没得到过无条件的爱)
从不与孩子共情(亲子关系中缺乏互动和反馈)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使表面并没有很大异常,甚至可能十分优秀和受欢迎,但只有他们自己或亲近的人才知道,他们在面对困境时会体现出各种问题:一点责难和挫折,可能就会毫不费力地摧毁心理防线、时不时的自我怀疑和责备、抗拒情感体验……
庆幸的是,有些人能带着伤口顽强长大,让生活走向光明,比如觉察到自己有讨好型人格的蒋方舟,把自己从社交网络里隔离出来,去了东京,让自己从一种更远的距离去看待自己,从这种“讨好”的姿态里解脱出来。
但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在拚命寻求“真正的爱”而陷入焦虑和接受“没有人爱自己”而陷入抑郁的两种消极情绪漩涡中而无法自愈。
衷心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爱和温暖包裹,拥有一个明媚灿烂的人生。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谨记:坑娃千万条,缺爱第一条,养育不规范,孩子泪两行。
推荐阅读:
“你会被我们修理得很惨!”没想到孩子的回答让父母气炸了
用尽一生,只为治愈童年之殇…张爱玲:父母的爱和陪伴,决定了孩子50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