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纤蔬果养生咸汤圆 糖尿病患健康吃汤圆
糖尿病患冬至吃汤圆浅尝则止
每逢冬至,大家立即想到的就是祭祖、吃汤圆,象征着一家圆满团圆、添岁数的大日子。但汤圆由升糖指数偏高的糯米制成,糖尿病友到底该怎么吃才安心?嘉义大林慈济医院营养师在糖尿病病友会中发挥创意,教作高纤蔬果养生咸汤圆,让大家安心健康吃汤圆,美味不打折。
吃汤圆要浅尝则止
105年的国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高居第五名!营养治疗科技术主任黄金环表示,血糖高容易造成细胞发炎,较易感染、抵抗力低,若是血糖控制好,就比较不会有这些问题。冬至吃汤圆,汤圆是糯米粉做成的,会让血糖升高较快,且黏性高、不易消化,吞咽不佳时,要留意不要噎到,糖友们吃汤圆要浅尝则止。
自制汤圆应景又营养
包馅汤圆只要四颗就等于一碗饭的热量,且糖、油脂的含量都很高,不包馅的小汤圆10颗就等于四分之一碗饭。黄金环主任教导大家自己搓汤圆,材料包括红火龙果或蕃茄或石榴、糯米粉、冷开水、板豆腐。
红汤圆以红肉火龙果,切块加冷开水搅打成浓稠果汁,过滤后与糯米粉拌匀揉成米团,再揉成圆形的小汤圆。白汤圆则是将豆腐以圆球挖杓旋转,挖出圆形白豆腐丸子。完成的汤圆,再加上米粉为主食,另外以小洋菇、红萝卜、茼蒿等做成汤头,就可以完成一碗既应景又营养的养生汤圆。
多样多色均衡饮食
黄金环主任表示,高纤蔬果养生咸汤圆以水果红取代色素,火龙果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助排便,“甜菜红素”具抗氧化、抗发炎、抗癌效果,少量高升糖指数食物,组合多量纤维,延缓血糖上升,糯米圆食物较不好消化,以部分其他淀粉和蛋白质豆腐取代,多样多色食物、适质适量、均衡饮食。
认识食物分类有助正确饮食
除了示范养生汤圆,在活动中也邀请黄靖琇营养师及洪睿妤卫教师带大家透过食物九宫格游戏,让病友抽牌回答牌面上食物的所属类别,更加认识不同食物的分类,有助正确饮食。
拥抱健康乐活人生 台塑养生文化预防医学全方位服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全球有高达75%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族群若常忽略身体的警讯,未能及早正视、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后续将导致真正的疾病发生。有鉴于此,台塑企业结合了“产、医、学”的专业资源,以“养生文化预防医学”为主旨,由台塑生医、台塑乐活圈、长庚养生文化村,从“健康、生活、休闲、养生”等四个面向出发,希望成为全民身体力行的生活态度,朝向健康乐活人生迈进。
“预防医学”已不再是口号
依据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公布的资料显示,国人每年平均就医次数高达15次,相较于OECD国家平均就医次数6.4次,英国约5.9次,美国约3.5次,高出许多,医疗的庞大支出也成为国家沉重的负担;因此,“预防医学”已不再是句口号,而是政府与企业需积极落实的目标。
从“健康、生活、休闲、养生”出发
为因应全民健康课题,台塑企业从“健康、生活、休闲、养生”出发;在“健康”方面,借由台塑生医的“i医健康管理中心”与“i医健康网”服务,担任随时随地关照民众的健康秘书;在“生活”方面,台塑生医的“健康生活馆”做为关怀国人日常保健及疾病预防的健康邻居;在“休闲”方面,规划“台塑乐活圈”提供在地民众舒展身心活动的乐活导游;在“养生”方面,设置“长庚养生文化村”成为照顾银发长者的乐龄管家。
“产、医、学”提出具体贡献
除了由台塑生医、台塑乐活圈、长庚养生文化村分别以健康、生活、休闲、养生等四个面向来照护民众健康之外,明志科技大学、长庚大学及长庚科技大学近年投入健康促进与医学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也展现了台塑企业在“产、医、学”资源整合上的努力,也为国内预防医学领域提出具体的贡献。
“虚实整合”全方位服务
台塑生医王瑞瑜董事长结合了健康、预防、养生的核心理念,主导创建的“i医健康管理中心”及“i医健康网”卫教多媒体平台,将推展预防医学的实体场域与网络资源做最有效益的O2O(Offline toOnline / Online to Offline)“虚实整合”全方位服务。台塑希望借由网络新媒体的运用,能将健康资讯串连并与民众的生活结合,台塑也期望能借由预防医学理念与产品、服务的推广,为民众实现“健康、美丽、抗老化”的目标。
养生董娘罹肺癌 竟是ALK基因作祟
一名50岁的董娘,平日注重养生,不抽烟、喝酒,生活习惯良好。但是却一直有个症状困扰着她,就是成日有咳嗽的症状却久未改善,严重影响生活。就医检查后,赫然发现肺部长了3公分的非小细胞肺癌,且诊断时就已经出现脑转移。在找不到危险因子下,医师建议做基因检测,发现董娘的EGFR基因筛检为阴性,进一步检测后发现ALK基因为阳性,才了解原来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高危险族群。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主动检测EGFR、ALK基因
彰化基督教医院胸腔内科肺癌暨胸腔检查治疗中心主任何明霖指出,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88%,且大部分患者早期都没有症状。何明霖医师进一步说明,根据研究显示,ALK基因重组者多数为女性、年轻(平均年龄为52岁)、没抽烟史三大特点,且有三成的患者会同时出现脑转移,因此年轻又从不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必需高度警觉,可主动询问医师检验ALK基因。目前治疗肺癌的标靶药物中,除了有常见的EGFR外,如今也有对应ALK基因的标靶药物,对于脑转移的患者有明显的反应率。
上述案例中的董娘,在接受标靶药物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治疗两个月后,董娘的肺部、脑部、肝脏都已经看不到肿瘤了。何明霖医师表示,新一代ALK标靶可穿过血脑障蔽进入大脑组织,有效对付转移至大脑的癌细胞,更可预防或延缓脑转移。试验也发现,新一代ALK标靶药物针对原标靶药物已产生抗药性的患者,仍然有效带来后线治疗的新希望,即使做为第二线标靶治疗,反应率也高达5至6成。
寻求正规治疗、定期追踪 稳定控制肺癌
据统计,在EGFR阴性患者中,约有一成的人为ALK阳性,因此建议EGFR呈阴性的患者,可再进行ALK基因检测,以利医师评估最适合的治疗方式。何明霖医师提醒,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最好的预防方式,是尽量避免会诱发肺癌发生的危险因子,如抽烟、油烟空污等。何医师呼吁,若不幸罹癌也别气馁,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应寻求正规就医管道,并接受肺癌肿瘤基因检测,积极治疗,不听信偏方,医师会衡量病人的病况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或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秋季养生有撇步 干痒、干咳不上门
面对夏秋之际的转换,许多民众深受皮肤干痒、干咳的问题所扰,纷至门诊就医。台南市立安南医院中医部赖建铭医师表示,秋分时节,天气多变化,加上季节转化成阴长阳消、昼夜温差大,此时人体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冷热刺激,一旦调节失当,就容易遭受病邪乘虚而入,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感冒等不适症状。
肺部缺乏润养调节功能易受影响
赖建铭指出,秋季在一年“生、长、化、收、藏”中处于“收”的阶段,五行归金,五气中主气为燥,在人体脏腑中属肺。秋季燥气当令,易使人罹患燥病,肺为娇脏,燥邪易伤肺,肺失津液润养,则宣发和肃降的调节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等症状发生;又肺外合皮毛,若肺失滋养,也会出现外部器官皮毛干燥的症状,如:皮肤干燥、毛发枯燥等。此外,肺与大肠相表里,津液输布失常,亦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多食滋润生津食材 搭配中药服用效果更佳
赖建铭强调,秋季可多食一些滋润、生津、养肺的食材,如:水梨、苹果、水蜜桃、柿子、甘蔗、芝麻、木耳、爱玉、海带、发菜、昆布、秋葵、地瓜叶等,并尽量避免辛辣炸烤食物。另外,赖建铭进一步建议,民众可根据体质使用中药材搭配服用,如:沙参、麦门冬、玉竹、百合、知母、天门冬、黄精、西洋参等药物。再加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补土生金,滋阴养肺的同时,需要有强健的脾胃做后盾,故亦可多食山药、莲子、薏仁、大枣、栗子等固护脾胃的食材。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助抑制秋燥症状
赖建铭提醒,秋天起居养生很重要,宜早睡早起、适当户外运动、早晚添加衣物、多喝开水补充津液、保持乐观情及收敛神气,使内心安宁,以防秋燥的症状加重。
吃对食材 三高银发族轻松养生有妙招
许多民众因为工作忙碌,不只三餐无法准时吃,还会因为压力的关系用过量的美食慰劳自己,虽然心情上得到纾解,却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再加上经常外食,更是避免不了高油、高糖、高盐的饮食。其实现代人很难改变这样的生活形态,所以更应该从其他地方来改善,例如增加运动量、减少饮用含糖饮料、避免高热量饮食,且多摄取有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常见食材 营养价值却超乎想像
彭程毅医师指出近期最受瞩目的健康食材,非秋葵莫属!现在的坊间卖场和药局,常常可以看到与秋葵相关的健康食品,新闻、节目和电台都有介绍,最近也有不少病患向他询问秋葵水到底对健康有没有帮助。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介绍秋葵开始。
一般大众对于秋葵的印象,大概就是黏滑的口感吧。这口感其实是来自于属于糖蛋白质的黏蛋白以及果胶黏汁。这汁液能保护胃壁,还可促进胃液分泌、帮助肠胃蠕动、提高食欲。而同样有顾胃功能的食物还包括山药、南瓜和黑木耳等,但是除了顾胃,其实秋葵还有很多保养功效。
实验证实 秋葵有助于调节血糖
1989年日本就已经有论文指出,秋葵的萃取物有益于健康,只是当时的研究报告数量并不多。后来,2011年的印度、2012年的孟加拉,到2013和2014年的中国大陆,陆续有研究指出,秋葵萃取物所含的类黄酮和抗氧化物,可以帮助调节血糖和胆固醇的代谢。
这一两年,国内医药大学和生技公司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动物实验,证实秋葵类黄酮中的异槲皮素(Isoquercitin)能在动物实验中抑制糖分解酶的活性,延缓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的进程,进而成功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而抑制血糖的关键营养成分──异槲皮素,主要存在于秋葵花和秋葵籽里。另外,秋葵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也能延缓肠道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速度,不仅可以有效帮助调节血糖,也能使人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
三高银发族可选择有效率的日常保健法
因为秋葵是天然的食材,彭医师表示高油、高糖、高盐的饮食三高族,尤其是银发长者,无妨以秋葵水做为日常的保健方法,天然的保健饮食本就可以多方尝试多方摄取。不过,自己在家浸泡秋葵、制作秋葵水,主要会有两个问题:有效成分是否足量?是否会滋生过多细菌,反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彭程毅医师曾经听一位营养师说:自己泡秋葵水来喝,不如直接吃掉整支秋葵,还可以多摄取一点膳食纤维。可是根据研究显示,我们如果想要像研究中的小白鼠一样,摄取到足量的异槲皮素以控制血糖,一个50公斤的成人,一天至少要吃1.5公斤的秋葵,这其实难度相当高!不过现在已有生技公司用整根秋葵去浓缩萃取,并加强秋葵花、秋葵籽的萃取,是既健康又有效率的保健方式。但是彭程毅医师强调,天然饮食保健方法是不可以取代正规医疗,但是如果能在正规的医学底下,让自己的健康再多一些选项,是值得期待的。(文章授权提供/生医观点)
目前临床上很多的猝死案件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而且年龄层有下降的趋势。根据卫生单位的统计结果,心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的比例却越来越高,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
为预防疾病发生 应培养养生观念
许顺菖医师表示,推论这些情况背后的原因,似乎与〝代谢症候群〞有密切相关,它是一种疾病前期的观念,虽尚未需要到治疗的程度,但却有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疾病发生。而代谢症候群本身又与〝肥胖〞有正相关,所以很多原本患有代谢症候群的人,当体重下降时,这些代谢性的异常就会随之改善。为预防疾病发生,应在年轻时培养养生观念,传统医学极为重视养生,十分强调〝未病〞的观念,在此提供养生最简单的方式:
1)充足睡眠
睡眠时间不足或品质不佳与肥胖有明显相关,原因是它会影响正常内分泌功能,导致代谢的低下与食欲的增加。充足的睡眠时间需有7~8小时,且要配合自然界与生理时钟之运行,达到最有效率之休息。
2)适当饮食
注意适度的热量与均衡。养生应该是要少吃什么东西对身体比较好,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多吃某些东西就是养生的话,往往会让身体遭受更大的伤害而不自知。
3)多做运动或劳动
可增加身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毕竟大多数的人平常都以低耗能的工作为主,且长坐久卧对身体气血循行而言都是不利。
4)心理的调适
许顺菖医师表示,压力甚至于影响到正常作息与生理功能,因此,如何自我的调适就变得重要,关于这方面可以请教心理专家或医师,否则心理上的失控容易导致异常的饮食或是睡眠,反而造成严重的体重上升或是代谢低下。
5)体重的控制
台湾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都是体重过重,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患有代谢症候群,因此,只要将体重控制下来,将来就能免于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之威胁。
许顺菖医师表示,〝预防医学〞为近年来开始被大家所重视,它与传统医学中所提到的〝养生〞观念不谋而合,毕竟该如何防患未然才是医学上最重要的一环。(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端午节吃养生粽就能放“粽”? 营养师打脸
端午节脚步越来越近,到了端午节,总要吃吃粽子、应景一下。但民众千万别以为吃紫米粽、五谷粽等养生粽,就能大吃特吃,过于放“粽”。营养师张益尧表示,粽子多由糯米制作而成,吃太多糯米,不只容易胃酸过多、消化不良,血糖也会快速攀升,像紫米粽,虽然含有花青素,但紫米也是糯米,摄取过量,一样也会出现这些问题。
吃太多紫米粽、五谷粽 一样也会消化不良
另外,像五谷粽等养生粽,往往含有糙米、燕麦等多种谷物,因为含有米糠,属于高纤维食物。张益尧营养师表示,五谷粽等养生粽的确比传统糯米肉粽来得健康、营养,但一次吃太多,也会刺激胃酸分泌,如果没有细嚼慢咽,更容易消化不良。
一颗粽子搭配1、2碗蔬菜 营养更均衡
张益尧营养师分析,传统肉粽热量很高,以北部粽来说,糯米会先用油炒,加上肥肉、花生等馅料,一颗热量为550到600大卡,相当于3份主食、2到3份蛋白质,油脂也有3份之多,有的成年男性一餐吃一颗不够,会吃到两颗,热量摄取就达1100大卡,不但蔬菜量不够、营养不均衡,也容易吃太多、吃太饱。若吃五谷粽等养生粽,摄取过量,还是会对肠胃造成极大负担。
张益尧营养师建议,端午节一餐除了吃一颗粽子,也要加上1到2碗蔬菜,这样纤维质摄取量才会足够。糖尿病患者吃粽子,更要精密计算分量,以免血糖快速上升,造成危害。至于肾脏病患者,则不建议吃含糙米养生粽,避免其中磷含量过高,进一步伤害肾脏健康。
消化不良、胃酸过多 慎选胃散、胃药
药师庄博惠则提醒,民众一旦吃太多粽子,产生胃酸过多、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短时间内可以考虑服用现成胃散、胃药,及时中和胃酸,进而减轻不适症状。而市面上胃散、胃药选择很多样化,若其中含大黄、丁香、甘草等中药成分,不只可帮助纾解肠胃不适、积食吐泻等症状,药物也比较温和。不过若症状持续三天没改善,就得考虑就医。若是患有患子痫前症、高血压的孕妇,则不宜服用这类胃散、胃药。
吃粽子后 不要再多喝汤汤水水
张益尧营养师也提醒,民众吃粽子后,尽量不要再喝汤汤水水,如果饮料、汤汤水水超过300cc,胃部就会撑大,消化不良情况也会更加严重。
维生素C 可以增强免疫力、抗癌、养颜美容等,是老少皆宜的天然养分。
补充维生素C 增加免疫力、抗癌食谱
维生素C 是加热烹调后就容易散失的营养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就能获得。尤其是可以增强免疫力、抗癌、养颜美容等,是老少皆宜的天然养分。
---本文摘自出色文化《健康我最大:潘博士严选30堂好食课》一书
《健康我最大:潘博士严选30堂好食课》
“请问潘博士,这样吃OK或NG?”
困扰千万粉丝多年的饮食大迷思,一本书全都破解了!
这些重要却又容易让人搞错的饮食观念经常困扰著大家,也让潘怀宗博士无时无刻都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咨询电话,潘怀宗博士为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搭配完整而详细的为读者解答!
‘把身体照顾好,你才是老大!’
预约百岁健康人生, 一定要趁早!
作者简介
潘怀宗 博士
美国艾默蕾大学(Emory Univ.)神经化学及分析化学博士,历任阳明大学医学院专任教授、仪器中心主任、副总务长、主任秘书及第三届国民大会代表,现任台北市议员,以及阳明大学医学院药理教授(兼任)和政治大学、中央大学、台北市立大学、东吴大学及实践大学“基础医学概论”讲座教授。
目前亦应邀担任八大第一台“健康NO.1”主持人,与飞碟电台“飞碟早餐”、中广流行网“兰萱时间”等节目固定来宾。著有《为健康把关的57堂课》、《食在有健康》、《57健康同学会─保健室养生六大招》、《潘怀宗健康随身听》(有声书)、《食在有健康2》、《57健康同学会─破除关键57健康迷思》、《潘怀宗的慢管教养》、《超级爱享瘦》、《健康生活,你做对了吗?》、《潘怀宗健康随身听Ⅱ》(有声书)、《自体免疫细胞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