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呼吸困难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呼吸困难】最新推荐阅读健康知识,近来【呼吸困难】的健康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呼吸困难】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呼吸困难】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呼吸困难】最新推荐阅读健康知识,近来【呼吸困难】的健康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呼吸困难】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呼吸困难】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头颈癌吞咽困难复健治疗助进食

头颈癌患者吃不下 吞咽复健助脱困

头颈癌患者由于罹病器官包含鼻、咽、喉和口腔位处肩负呼吸、说话以及吞咽的重要生理功能,导致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有口难言、食不下咽”等后遗症,不只生理困难、心里也会因此郁闷。近年研究发现,若于手术或放射治疗时搭配语言治疗师进行言语吞咽复健,便可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概率,并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吞咽困难常见于两颊张力不足

一般来说,人类无时无刻都再吞咽口水,但是当“吞咽”变成难题时就容易造成呛咳。亚东医院耳鼻喉科语言治疗师高艺珈表示,“吞咽”问题是源自机能、构造或心理的因素造成食物不易咀嚼、下咽的情形。头颈癌病患除了肿瘤本身破坏正常构造,手术、放射线及化学治疗都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进而于治疗中或治疗后造成吞咽问题。常见的成因包括嘴唇功能不良包含以下这些情形:

1、两颊张力不足造成食物散落牙齿外侧。

2、舌头无力或控制不佳使得食物无法向后推送。

3颚咽功能障碍,使食团逆流到鼻腔。

4口腔感觉敏感度降低,延迟吞咽反射。

5舌根与咽壁收缩不足,易感觉吞不下去或吞不干净。

6呼吸道关闭不良,导致容易呛到。

7唾液减少,固体食物易黏于口中等。

训练由口进食 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

高艺珈治疗师表示,语言治疗师执行吞咽训练的目的是能恢复由口进食,并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透过教导增加口腔及喉部活动度和肌肉强度的运动、改变吞咽的姿势、改变食物的质地、味道或量,以及一些特殊的吞咽手法,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吞咽时的呛咳,以及提升能吃的食物种类和量,进而帮助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

持之以恒训练 帮助摆脱吞咽困扰

高艺珈治疗师表示,头颈癌病患需要家人、亲友的支持,陪伴他们承受病程的痛苦。耐心的倾听与沟通,协助他们克服内心恐惧及沮丧。也需要不断的鼓励,并为他们准备合适的食物,叮嘱他们持之以恒的复健。更需要医师及跨专业复健团队帮忙,让延续的生命,摆脱说话及吞咽方面的困扰。(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爱喝水很困难?小秘诀养成习惯

爱喝水很困难? 小秘诀养成习惯

白开水无色更无味,许多人都不爱喝水,养成喝水习惯有方法吗?医师建议,成年人每天应饮用约1800cc,建议分成10次、每次喝150至200cc,很容易就能养成习惯。
 
喝水好处有很多
万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林英钦强调,水是人体组成的最重要成分,占体重高达7成以上。根据国外内研究都发现,喝水的好处多到数不清,包括维持新陈代谢、帮助消化、控制体重、养颜美容、预防感冒、消除疲劳、提振精神等。
 
饮用过少、过量都不好
林英钦主任表示,一般正常人每天饮用水量,应为每公斤体重数乘以30cc。举例来说,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至少要喝水1800cc,饮用过少或过量都可能有害身体健康,尤其幼童、肾功能低下者,短时间大量喝水,恐造成水中毒。
 
养成喝水习惯有诀窍
如何养成喝水的好习惯呢?林英钦主任认为,从小养成是最简单的方式,喝足够的水量也有诀窍,应将每次喝水量减少、喝水次数增加,建议分成10次以上,每次约150至200cc,维持3星期以上,就很容易养成喝水的习惯。

突然高烧呼吸困难小心恐是流感上身

突然高烧呼吸困难 小心恐是流感上身

年关将近,临床上,因突然高烧且全身酸痛急诊的患者有明显增加趋势,一名85岁老翁,因晚上洗澡时突然感到晕眩,且全身无力,随后突然发烧,紧急送急诊后,嘴唇甚至已经发绀,血氧浓度不足,进一步检查治疗,确诊为A型流感,目前给予克流感治疗后,已安排住院观察治疗。
 
65岁以上长者要小心 恐为流感高危险族群
感染流感时,患者除了发烧,还可能会有呼吸困难、急促、缺氧甚至低血压等危险征兆,这时应尽快就医治疗;台大医院新竹分院急诊医学部医师黄裕胜指出,虽各年龄层都可能罹患流感,但又以65岁以上长者、婴幼儿、慢性患者和孕妇等为高危险族群,应特别小心,一旦有任何征兆出现时,应立即就医治疗。
 
一旦发病确诊为流感者 经诊断可立即投药
目前疾管署已公告今年公费流感抗病毒药剂,从去年12月1号至今年3月底扩大公费使用的对象;黄裕胜医师表示,只要发现身边亲朋好友为类流感发病者,就可经由医师诊断使用投药,尤其若能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剂,疗效最佳,且根据统计,能有效降低罹患肺炎概率外,也能缩短患者病程。
 
预防胜于治疗 尽快接种提升保护力
平时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也应有适量的运动,帮助增加免疫力;黄裕胜医师呼吁,但预防胜于治疗,最有效方式还是接种疫苗,且至少需2周后,流感疫苗才能真正开始有足够保护力,且目前公费接种对象为全国民众,建议若尚未接种的民众,可尽快接种,提升自我保护力,才能有效对抗流感上身。

自贡50岁阿姨练出马甲线用健身面对困难与挑战

令人羡慕的马甲线

 四川新闻网自贡11月30日讯(记者徐昭磊摄影报导)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每天闲来无事看看电视喝喝茶,串串门买买东西,还是和别人分享自己家里小孩子的照片?自贡的一位退休阿姨选择了健身,两年多的坚持让她练出了漂亮的马甲线,让人眼前一亮。在生活中屡遭不幸的她认为,健身是为了爱她和她爱的人,“只有打理好自己的身体,才能给女儿减轻负担,才能有精力去照顾姐姐”。

健身中的沈洋

 两年坚持50多岁阿姨健身练出马甲线

紧身衣搭上黑色的健美裤,衬出了沈洋均衡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在交谈中,她全程带着笑意,给人一种亲近感,很难想像她已经是位52岁的阿姨。2015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特繁工种上提前退休的沈洋开始在健身房上班并接触健身。从此,“撸铁”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每天下午上班后健身1个多小时,已经成了沈洋雷打不动的习惯。“作为自贡南湖体育健身中心的健身顾问,拥有一个好的身体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沈洋笑着说,她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从下午2点到晚上10点,利用下午人少的时间免费健身,这也是老板给员工的福利。

先在跑步机上跑5分钟热身,然后再开始各种拉伸和力量练习——私下关系很好的健身房的教练为沈洋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表,每天都有针对性地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每周还有一到两次10公里跑。对于健身,沈洋完全没有把它作为任务。她说,每次做完运动,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感觉不一样,当身体适应这个变化以后,将会是一个很舒服的状态。经过两年多的坚持,沈洋的身体也在慢慢的变化,以前自己在跑步机上跑上三四分钟就气喘吁吁、腿脚发软,到现在跑上一个小时没问题。最明显的变化是体重从原来的110斤降到现在的95斤,深蹲负重100斤,腹部练出了马甲线,弯曲右臂,还能凸出肱二头肌。

沈洋和姐姐

  健身的背后是坚持了14年亲情相伴的故事

健身是一个艰苦、枯燥的过程,支持沈洋一路坚持下来的,除了对健身的热爱,更多的是她对家人的爱。“我爱我的家人,为了她们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管理好。”沈洋说。如今,沈洋和女儿以及62岁的姐姐住在一起。2004年,姐姐沈有春突发老溢血,导致身体右边全瘫,语言功能也受到影响。随后姐姐的丈夫与孩子又相继离世,于是,沈洋便主动承担起照顾姐姐的责任。虽然每天晚上10点才下班,但早上6点沈洋就要起床——为姐姐做早餐、打水烫脚、倒屎尿,然后上街买菜、做饭。

由于工作原因,沈洋和女儿晚饭时都回不了家,出门前她还要为姐姐准备好晚餐,整个上午沈洋都是在忙碌中度过。沈洋说,虽然妹妹对姐姐没有赡养义务,可送到福利院或者敬老院养老,但是“我们两姊妹的关系很好,我不想离开姐姐,姐姐也不想离开我”。2005年,沈洋的丈夫被查出患有肺结核,需要长期吃药,不能干重活。从那时起,沈洋的生活便开始了“两边跑”,一边买菜到姐姐家做菜煮饭照料姐姐,一边给家里做菜煮饭照料丈夫。十多年如一日的照顾姐姐,已经成了沈洋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多忙,她下班后都会到姐姐房间分享一天的趣事,她希望能通过这种幸福的分享与沟通,让姐姐变得乐观、开朗。

健身前的沈洋身体还有些发胖

弯曲右臂,还能凸出肱二头肌

 对话沈洋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才能面对生活的压力

2013年11月,沈洋的丈夫被确诊为肺癌,此后的一段时间,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一边还要照顾瘫痪的姐姐。沈洋说,那段时间的经历让她心力交瘁。2014年12月23日,丈夫去世,沈洋跌入了人生低谷,每天以泪洗面。在健身房工作的女儿对她实在不放心,怕母亲想不开,就每天带着她一起上下班。沈洋说,在女儿工作的地方,她看到女儿忙碌的身影,很是心疼。和一些健身的人交流,她也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身体好了才能减轻女儿的负担,才能更好的照顾姐姐。”

2015年4月6日,在女儿的介绍下,沈洋找到健身中心负责人,请求让她到中心上班,负责人爽快地答应了。如今,沈洋每天都和女儿一起上下班,一边做健身顾问,一边健身。两年多的坚持,不但让沈洋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对身边朋友的影响非常大,通过朋友圈的晒照,大家看到她向上的状态,都非常羡慕,很多朋友相继加入到了健身行列。除了“有型”的身材和健康的身体,沈洋还有一个年轻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健身带给她的好处之一。她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希望能用她的故事,让更多人通过健身学会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参考来源

家里这3个地方放有冰箱,老公赚不了钱,家人穷困难翻身

买房、装修、家居装修是人生大事儿,由于它们影响着我们未来的几十年,和我们入住后的各种,不管是大事小事儿,我们都要步步谨严,一旦出错,只会给我们带来损失。装修若是出错了,还能返工,可是费事又花钱,而家居装修则会影响着家中的风水。所以,在买房、装修前,不妨多学习一些经验、常见的装修案例和知识,尽量让自家在其中少犯点错。

1、冰箱不能对着炉灶

在风水学上来说,最讲究的就是五行,冰箱在五行中是属金,它最忌讳的就是火,若是把身为属性为火的炉灶跟冰箱相对,那它们就会犯了五行相克,两者之间互相抵触冒犯,家里就会招惹霉运进门,使财运受到破损。

2、冰箱不能对着出入通道

冰箱不管是放在厨房里,或是放在客厅,都是不能对着出入通道的,特别是对着大门,很有可能就把所有财运给泄漏出去,由于冰箱本身就是家里的宝库,一旦宝库内部被外人看见,家里就离破财不远了,同样的窗户或是阳台也一样,若是把冰箱对着它们放,财运不仅聚不起来,还会无故流失。

3、冰箱不宜靠墙太近

从风水学上来说,家具最好都是靠墙放,但并不是说必须要靠得很近,特别是冰箱这种电器,它必要散热才行,若是靠太近不利于散热,那冰箱寿命减少,可能就坏掉了,并且还很耗电,此外冰箱的热气需要尽快散去,不然家里的风水汽场会受到影响,财运会越来越弱。

44岁彭佳慧只靠“4招每天10分钟”就甩肉9公斤,连最困难的瘦小腿和大腿都变得让人超羡慕啊!

年龄44岁,身材22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会逐渐降低,减肥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但44岁的“铁肺歌手”彭佳慧却成功减重9公斤,身材越来越紧实。她没有节食,更没有吃减肥食品,一切都是靠运动。

从3年前开始,她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现在不仅身材变好,就连身体都变得健康很多。

这就是她平时做的运动。

基础平板式:脚尖点地,前臂贴地,手肘呈90度,双手交握,腹部收紧,身体背部呈一直线,维持80~100秒,休息10秒,重复2~3回,可锻炼手臂、腹部、臀部及腿等肌群与肌耐力。

进阶平板式:趴姿,双手交握,前臂贴地,将训练滚筒置于膝盖下方,使身体呈一直线与地面平行预备。

膝盖往前并利用腹部力量,带动滚筒滚至脚踝处再回动作1,连续做25次为1组,休息10秒,重复做2组,可加强锻炼腹部核心力量。

侧平板式:侧躺姿势预备,双手撑地,右手前臂朝前方贴地维持平衡,撑起上半身,左手放胸下,左脚打直点地,右膝向后弯曲。

吐气将上半身抬起,左手向上伸直,左脚伸直抬至约肩膀高度,停留约60秒,休息10秒,再换边动作,可加强腰部与腹部核心。

弓箭步下蹲:右脚前跨呈弓箭步,左脚向后点地,双手伸直向上高举预备。

上半身不动,将屁股向后蹲坐至与地面平行,膝盖不触地,再回动作1做20次,换脚重复,有助伸展大腿内侧肌肉。

彭佳慧的身材变得比很多年轻女孩还要好。

彭佳慧是3个孩子的妈妈,怀孕期间她罹患妊娠糖尿病,双脚水肿,产后近1年膝盖都会疼痛。为了让身体变好,她坚持运动,刚开始只是进行抬腿训练动作,后来针对核心肌群勤加锻炼。现在她的腹部、后背都瘦了下来,收获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收获了好身材。分享出去,让大家都看到吧。

本文经过授权请勿转载,看更多文章请到 bomb01.com

排尿困难又血尿膀胱出现大结石

定期检查摄护腺 不怕结石找上门

1名80多岁老翁,出现排尿困难且血尿等现象,就医检查,医师发现患者膀胱内竟有六颗三角形大结石,最大直径约达3公分,透过开刀取出后,所幸并无大碍;卫福部台南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陈俊孚指出,主要是因患者平时较少喝水,加上摄护腺肥大,长期因尿排不干净的情况下,才累积变成大结石。
 
结石小 患者较无任何征兆
在台湾,泌尿道结石属于常见的疾病,疾病特色在于发生率高、盛行率高且复发率高等三高现象;陈俊孚医师说,致病因素是因尿道通过的路径上产生结石,通常结石较小,患者几乎没任何症状,但一旦长期累积下来,结石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剧烈疼痛现象,影响日常生活。
 
甩开结石 从良好生活习惯做起
陈俊孚医师进一步说明,这名老翁个案,因检查出来发现结石又多又大,最后只好采以传统开刀治疗方式,取出老翁体内结石。要避免泌尿道结石问题,最关键就是要从平时生活习惯做起,包括应养成均衡饮食,且每天最好喝到2000cc的水,若是患者则必须喝到2500至3000cc的水才足够身体代谢。
 
不憋尿、多运动、定期检查 不怕结石找上门
另外,也应配合运动习惯,才能真正有效甩开结石问题;陈俊孚医师提醒,尤其男性朋友一定要定期接受追踪检查摄护腺,且养成不憋尿习惯,若有症状出现时,应尽快就医检查,才能避免影响生活及健康。

鼻瘜肉长达8公分老妇呼吸困难

鼻瘜肉长达8公分 老妇呼吸困难

一名77岁老妇,患有鼻塞及鼻蓄脓多年,就医确诊为鼻瘜肉,医师建议手术切除,但她担心自己年事已高,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害怕开刀会有风险,因而拖了许久;直到出现呼吸困难再次就医,开刀取出鼻瘜肉,竟长达8公分。
 
内视镜切除复原快
收治个案的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世鸿指出,该患者害怕手术风险,建议接受鼻窦内视镜切除手术,可避免不必要的脸上及口内切痕,大幅减轻痛苦及住院天数,术后复原情况良好,也终于摆脱了长年宿疾。
 
每7人中1人有慢性鼻窦炎
陈世鸿表示,鼻瘜肉是一种常见的鼻病,外观有如肿瘤,是因感冒或鼻窦炎没有完全治疗好,导致鼻黏膜长期处于发炎状态,在鼻腔及鼻窦黏膜形成的瘜肉组织。据统计,国内每年慢性鼻窦炎罹患比率约15至20%,也就是每5至7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鼻窦炎。
 
手术切除预防再复发
陈世鸿强调,鼻瘜肉过大可能造成嗅觉失灵,甚至呼吸困难,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控制鼻窦的感染,而手术治疗以功能性内视镜鼻窦手术为主,可有效预防再次复发。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