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月25日电(记者赵丹丹)近日,吉林省长春市迎来了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记者在长春市多家医院了解到,因冻伤到医院治疗和住院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医生提醒,极寒天气应注意手、脚、耳朵等末梢冻伤,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更应格外注意。
长春市的谢先生近日因脚部冻伤住进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谢先生告诉记者,当天,室外零下25摄氏度,他在室外呆了近5个小时,但他并未感到脚部很冷。回到家后,他才发现脚部红肿得厉害,不一会儿就出现了许多水泡。记者了解到,谢先生被冻伤的原因正是由于他患有糖尿病。
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烧伤外科主任于家傲介绍,由于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反应下降,对外界反应不敏感,长时间在低温的户外活动极易引起冻伤,应高度警惕。
“今年的极寒天气导致收治的冻伤患者比同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时重症的患者数量在继续增加。”于家傲说。
据了解,导致冻伤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的人群,走失后在室外过夜被冻伤;二是酗酒后神志不清的人倒在路边被冻伤;三是有些人在冰雪中嬉戏时不注意保暖被冻伤。轻度冻伤相对容易诊治,患者不需要住院,而重度冻伤可能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民间流传一种用雪搓冻伤部位的土办法以缓解冻伤,但医生表示方法并不科学。发生冻伤后应立即寻找保暖衣物裹住冻伤部位,千万不能擅自寻找热源缓解伤势,应第一时间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医生提示,避免冻伤,预防胜于救治。尤其应注意大风天,因为除了低温,风力的增强也会加速冻伤发生。在极寒天气外出时应尽量保护好手、脚、肢体、耳朵等容易发生冻伤的部位。
今冬的北京虽然缺雪,但是美国人民却下雪下得“够够的”了。美国爆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寒潮——“炸弹气旋”,受“炸弹气旋”影响,有30多个城市出现罕见低温,气温一度跌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造成至少22人死亡。同时,在日本这个冬天也不消停,13日普降大雪,部分地区积雪达70厘米厚,也造成多人伤亡,很多人一出门自己就变成了“雪人”:帽子、胡子、头发上都结上了厚厚的冰碴子……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数据,每年大概有1260人被冻死。此外,研究还发现,人类在极端温度下机体的适应性或许和癌症风险增加存在一种进化关系,那么人体的耐寒性到底怎样?什么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出门?
极寒的体感
-17℃就要避免室外活动
美国梅奥综合医学中心建议,一旦室外气温跌至零华氏度(约-17℃),就要避免室外活动了。如果冷空气达到-18℉(约-27℃),这个时候在室外待上半小时,就足以让你的手脚统统裹上一层冻疮了。
据BBC报道,人类天生就不是能应对极冷天气的料,这也就是为什么全球大部分人民都聚集在温热带气候区的原因。当然也有人群生活在气候极具挑战性的地方,比如加拿大北极圈内的人和俄罗斯北部的涅涅茨人部落,但大部分的现代人类还是会摒弃这种常年气温在零华氏度(约-17℃)以下的生活环境。
当然,对于严寒的抵抗能力因人而异。生物学家研究了生活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发现,他们天生耐寒能力更强,凭借特殊基因可以在严寒天气中采取不同于常人的分解脂肪的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暖御寒。
而对于心脑血管功能较弱的老年人来说,严寒天气致命的概率就会大很多。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数字显示,在因极寒死亡的人中,超过一半的的人是60岁以上人群。
此外,还有血液流通差、免疫系统低下的人群,对于严寒天气也是尽量宅在家里比较好。
极寒的应对
手脚冰凉是机体在“抓大放小”
其实不止人类,在这种极寒气候条件下,就连许多自带“保暖衣”的动物,生存也受到威胁。“炸弹气旋”来袭时,连一贯耐寒性极好的北极熊也受不了了,美国多家动物园的北极熊那几日一直呆在室内取暖不出来……美国南部海域有200多只海龟因为低温被冻晕了,海龟是一种冷血动物,当海水温度过低时,它们就会处于“昏迷”状态以求降低机体消耗,以此御寒保暖。
而对于没有浓密皮毛护体的人类来说,当外界气温骤降时,下丘脑作为人体大脑内的“温度感应器”,会立即刺激肌肉开始抖动、牙齿打颤、头发直立、皮肤起鸡皮疙瘩……通过这一连串的物理反应来刺激体内制暖系统迅速启动,以保证身体各个主要器官温度不变。至少在找到新的外界保暖措施之前,制暖系统会一直“在线”。
下丘脑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人们体核温度不受外界影响,如果遇到极寒天气,也会不惜任何代价保证核心温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寒冷天气里我们会首先感觉手脚冰凉,因为人体的制暖系统也懂得“抓大放小”,能量温度首先要供给人体核心区域,像手指脚趾一类的“偏远地区”就无法顾及到了。对于手脚皮肤这些暴露在最外面的部位,血液流通变慢,缺少热血就会导致皮肤组织僵硬破裂,也就形成了“冻疮”。
极寒的影响
高纬度地区人患癌几率大
极寒天气时,机体内系统不仅更加忙乱,“忙中出错”的概率也会更大。
塞浦路斯大学医学院的工作人员发现,住在纬度较高地区的人更容易罹患癌症。比如,居住在诸如丹麦和挪威等低温度地区的人群癌症发病率普遍较高,而爱斯基摩人的肠癌、肺癌和食道癌的发病率几乎全世界最高,紧随其后的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住在寒冷英国的人们癌症率要比印度或者泰国人高出三倍之多。
2010年的一份研究曾显示,地球北部地区的人们在极寒天气中罹患前列腺癌的比例更高,当时的结论将其归咎于缺少从日照中获取维生素D造成的。
而最新的研究提出假设,人类对极端天气的适应性可能与癌症发病风险有关。
通过比对国际上240份的癌症基因研究报告,参考患者生活环境后,研究发现,在高纬度地区生活的人们,基因会受生活环境影响而改变。报告主要作者沃斯卡列季斯博士介绍说,“帮助人类应对恶劣天气的基因变异也会引发癌症,表现出高度‘耐寒性’的细胞很容易发生癌变。”
此外,对186名个体进行研究后,研究者还发现,癌症的高发病率和环境温度降低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极寒天气会导致机体内细胞死亡,所以,生活在这样极端环境下的人们就会被迫通过基因变异来阻止细胞死亡,修补DNA。
沃斯卡列季斯博士指出,“在极端温度下机体中或许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基因突变,但同时这种突变也会促进人类癌症风险增加,细胞对低温和高海拔的耐受性或许会增加机体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效应或许也很难被自然选择过滤掉,因为大多数癌症都是人们在孕育下一代之后才患上的。”
本版编译 陈佳莉
近日,山西省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温天气,随之而来的是呼啸的北风。冬季风大,不仅冻手冻脚,还嘴干脸干。很多市民反映,自家小孩一到冬天就会出现脸部皲裂,香肠嘴的情况。很多爱美的女性即使涂了唇膏、口红,嘴部还是干得起皮?那么,寒冷的冬天,怎么才能让整个脸部、唇部恢复水润呢?记者采访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贺红霞。
A 宝宝皮肤娇嫩易皲裂
“我就一天没给宝宝抹油,出去玩了一天,回来整个脸蛋皮肤就皲裂了,虽说立马给她抹了面霜,但是小脸依旧皲裂,哪个专家给我支个招?”太原市杏花岭区的王女士在本报微信公众号山西名医馆的微信后台留言。
记者采访了贺红霞,她说:“婴幼儿皮肤最外层起耐磨作用的角质层厚度只有成人皮肤的十分之一,往往难以抵挡气候变化,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的刺激引起皲裂。所以,在干燥的冬季使用润肤产品很有必要。”
不过,润肤产品并不是哪一类都能用,也并非涂越多越厚越滋润。贺红霞说:“宝宝皮肤娇嫩脆弱,免疫功能较弱,容易被细菌感染,发生过敏反应,添加香料、酒精、添加剂以及碱性成分等过高的护肤品都不利于宝宝皮肤的保护,润肤产品宜选择无化学添加的温和成分。苦参、蛇床子等中草药具有抑菌、消炎功效,易过敏的婴幼儿可选择此类润肤产品。”
贺红霞提醒,宝宝冬天洗脸、洗澡不要太频繁。每次给宝宝洗过后,不要怕麻烦,一定要为宝宝涂上润肤产品,协助皮脂膜建立屏障,然后用手轻揉,让护肤品被皮肤充分吸收。
“房间内保持一定湿度,也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贺红霞说。“此外,家长还要多给宝宝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的食物。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可以多吃些禽蛋、猪肝、鱼肝油、黄豆、花生等食物。”
B 选择唇膏口红不当易引起唇炎
从去年起,胡女士就觉得自己的嘴唇开始变得干燥、红肿。“我最先开始以为是我喜欢吃火锅、麻辣烫,容易上火。”嘴唇干得脱了皮,白天就不停地涂抹唇膏,可还是不管用。于是她觉得多喝点水就好了,“所以我几乎每天都喝八杯水,可还是没用,嘴上还是会起皮。”,胡女士说,嘴上翘了皮,忍不住用舌头去舔,结果越舔越干,沿着唇纹都裂开出血。
那么,唇炎和爱涂口红有关系吗?贺红霞说,市面上的口红成分复杂,一些劣质的口红,是有可能加剧嘴唇的干燥和疼痛,非但达不到滋润护唇的作用,反而会带来健康隐患。
贺红霞建议,最好不要使用稠厚的普通润唇膏、唇彩。约10%的女性用唇膏后会出现口唇干裂、烧灼肿胀、瘙痒疼痛、表皮剥脱现象。这是因为唇膏中的羊毛脂及蜡质都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将空气中的尘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吸附在口唇黏膜上,所以涂得太厚反而适得其反,最好选择天然原料制成的润唇膏,不要色彩,不要气味,成分越简单越好。饮食上多吃新鲜蔬菜。黄豆芽、油菜、白菜、白萝卜等都可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取。少食辛辣,辛辣会对嘴唇产生刺激,使干燥恶化。
C 儿童易发口角炎
“近日天气干燥,口角炎、唇炎的患儿也比原先有了明显的增多,大多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小孩口角上、嘴唇上起些小泡,有的有渗血、糜烂、结痂。”贺红霞说,“一些儿童由于受炎症刺激,时不时会用舌头舔患处,甚至有的用手去揭结痂,或者撕脱唇皮,结果造成糜烂面感染。”
贺红霞解释,引起口角炎的原因,主要是最近天气干燥,导致唇部的水分挥发快,加上喝水较少,口角、口唇周围皮肤黏膜干裂,周围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如果用舌头去舔,唾液中的钠氯、淀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处残留,形成一种高渗环境,导致局部越发干燥,加上阳光的照射,从而发生糜烂,引起口角炎、唇炎的发生。
贺红霞医生提醒说,保护好面部皮肤,保持口唇清洁卫生,进食后注意洁净口唇。
口唇发干时,不妨涂少许甘油、油膏或食用油,尤其注意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用舌头去舔。
日常饮食要注意保证儿童膳食平衡,不偏食、不挑食,各类营养摄入均衡。
中新网11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3日至14日,弱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北方地区,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出现4~6℃、局地8℃降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小雨,其中广东南部沿海局地出现中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弱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13日至14日,弱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北方地区,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出现4~6℃、局地8℃降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与此同时,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及江南等地多阴雨天气,量级以小到中雨为主。
此外,今年第24号台风“海葵”已于12日下午在南海中西部海面上减弱为热带低压,对我国的影响趋于减小,中央气象台于12日下午6时解除台风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和“海葵”的共同影响,12日夜间,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东北风,南海中西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旋转风。
——未来具体预报
12日20时至13日20时,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地区、华南南部沿海及海南岛等地有小雨,其中湖南西部、贵州东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地有大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东北风。
11月13日20时至14日20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部有小到中雪,黑龙江东北部局地有大到暴雪。江淮南部、江南、广西、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局地有大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有4~6级风。东海、巴士海峡、南海北部有5~6级风、阵风7~8级,台湾海峡有6~7级风、阵风8~9级。
11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黑龙江东部局地有小到中雪,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北部、广西、海南岛等地有小到中雨,雷州半岛局地有大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有6~7级风、阵风8~9级。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称为“胸痹心痛”,这类疾病对寒冷的刺激很敏感,多在天气变化、骤遇寒凉时发病。因为寒冷可使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高,心脏负担加重,从而间接地引起冠心病发作。同时,寒冷的刺激还可以直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进入大幅度降温的时段,成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中老年人群尤其冠心病患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冬季养生。
起居规律
冬季养生要注重“藏”,应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宜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影视剧。午间要小睡半小时,有助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清晨是发生心梗和粹死的“魔鬼时刻”。起床前可先在床上躺30秒,再坐起30秒,再撑床站30秒。外出活动要避寒,做到温固护阳气,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服。穿衣应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衣服和鞋子过度厚重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精神调摄
人的精神情志是由心所主宰的,情志变化对心的影响最大。冠心病患者大多与痰湿、瘀血、气郁的体质有密切关系。常有心烦、急躁、健忘、苦闷等症状,三种体质可同时出现,或其中两种兼而有之,易导致孤独或焦躁的不良心态。情志调节方面,应培养愉悦的情绪,塑造开朗乐观的性格、处事随和、克服偏执、不苛求他人、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于体质的改善。
饮食调养
冬季人体阳气潜藏,生理活动有所收敛、减慢,营养物质贮存体内,滋养五脏,冬季又与“肾”相应,而五味中的咸入肾,咸味有补益阴血、软坚散结的功效。根据“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宜适量多食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此外,冬季应多食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多食羊肉、牛肉、桂圆、核桃、栗子、大枣、山药、木耳、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少吃寒冷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葡萄等。
体育锻炼
冬季锻炼必不可少,因为锻炼可增加热量产生,使气血流畅、循环无阻、新陈代谢加快、躯体温暖。除遇到暴雪、大风、骤冷和其他恶劣气候外,尽量要做户外活动,选择上午、下午等日照充足的时侯,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散步等。运动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以不增心率为宜,心率明显增加时,应该休息片刻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若激烈运动时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避免症状加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在养生调理的基础上,配以膏方调治,扶正祛邪,可以发挥很好的康复作用,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冠心病患者要坚持服药,定时就诊,不要疏忽大意,及时发现变化苗头,及时就医。
鼻腔内毛细血管丰富而脆嫩,秋季干燥的气候会首先危及鼻咽部,令鼻黏膜干燥、毛细血管破裂,容易流鼻血。如果你最近常出现这种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杨保林医生建议,不妨多吃点凉拌莲藕。
首先到菜市场选一节好藕,又长又细的藕最好不要选,要选那种藕节短、藕身粗的。回家后从藕尖数过来的第二节切下来,切成20片左右放到锅里过一下沸水,凉开水冰过后放碗里,撒点白糖,不要放太多,加少许白醋和鲜姜汁就可以了。
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良好的药效。每天早晚各吃10片,吃上三四天,有益于防止流鼻血的毛病。如果嫌麻烦也可以用莲藕榨汁喝。
中医认为,生藕具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化痰的作用,能治肺炎、肺结核、肠炎、脾虚下泻等诸症。而煮熟以后,藕性由凉变温,就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但会对脾胃有益,还可止泻固精。老年人常熟吃莲藕可以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当鼻子发痒,发干,或者不通气时,我们常会不自觉掏鼻孔,其实这样往往会损伤鼻道黏膜,造成毛细血管损伤,导致反复流鼻血。此外,还要注意不熬夜、畅情志,以免上火动血,引起流鼻血发作。
此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熊龙根教授表示,秋季流鼻血很多人会认为是天气原因所致,可对于一些中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出现流鼻血就要警惕,若是血压高导致的流鼻血,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中风等意外。
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鼻腔血管脆性增加,尤其是鼻腔后部血管弯曲度较大,在血压波动时,经常接受血液冲击,鼻腔血管就易发生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也使鼻腔静脉系统处于淤血及扩张状态,一旦血压上升则导致鼻腔静脉破裂。“高血压病人鼻出血预示着血压不稳定,要高度警惕。平时应重视家庭测量血压,如果血压波动厉害,最好能做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熊龙根称。(综合自健康时报、老人报)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张一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虽说天高云淡的金秋时节正是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但随着天气日渐转凉,运动安全也成了锻炼爱好者们不得不注意的问题。人们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受寒或者造成筋骨损伤。在运动的时候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你需要重视的,除了保暖之外还有很多。
资料图:进入深秋,跑步者会明显感觉到温度降低带来的影响。 万金鹏 摄
随着季节转入深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较初秋而言有了明显的降低。此外由于昼夜的温差变大,虽然午间温度相对舒适,但早晚体感会很冷。因此人极易感到倦怠、乏力,此时进行户外活动伤病相对多发,这给运动人群带来不小的困扰。
常在北京莲花池公园进行跑步锻炼的小金告诉记者,他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坚持跑步的。最近一个多月入秋以来,只要天公作美,他就会到公园或者其他运动场地跑步。而在最近,他可以明显感觉到由于气温下降,导致动作没有夏天舒展,前几天还轻微扭伤了脚。另外,跑步的时候呼吸会很冷,甚至有时感到轻微的不顺畅。
就小金跑步时出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漓。张漓表示:“由于秋季气温的降低,肌肉以及韧带的柔软度会下降,非常容易造成拉伤或者扭伤。因此前期准备时间要进行适当的增长,直到身体的温度适和进行运动方可。此外,对于呼吸道的保护也非常重要。秋天空气中的灰尘以及颗粒物会增多,锻炼人群在外出前应该关注空气情况,做好呼吸道的保暖以及保洁,避免受寒或者感染。”
资料图:秋季运动后的补水同样必不可少。 图片来源:法制网
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人们在运动时会排出大量的汗水。因此会很容易注意到水分的流失,从而不忘在运动后进行补水。但由于当下气温的降低,皮肤表面的排汗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因此张漓提醒广大运动人群,秋季运动后的补水也不可忽略。虽然不易被察觉,但是秋季的排汗量并不少。在运动之后的半小时内,应该适当地对身体补充水分。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比如慢跑、爬山、骑行、球类运动等。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教授王安利认为,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资料图:骑行、跑步等有氧运动适合秋季展开。 安源 摄
王安利向记者解释道:“人的散热方式有三种:对流、传导、辐射。在夏季由于温度过高以及天气无风的原因,导致对流与传导作用难以发挥,人们更多通过流汗来散发热量,容易造成中暑、脱水等症状。而到了秋季这一现象要改善很多,人体的水合水平大幅提高。因此秋季运动的时间可以适当增长,但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来逐渐适应。”
“入秋之后人体肌肉温度下降,因此长时间的运动有利于调动内脏器官功能,提高局部代谢水平提高组织温度以及酶反应速度,从而有利于消除肌肉惰性,减小心血管压力,尽可能地降低受伤以及患病的风险。另外对于心脏保护也非常重要,应该尽量进行一些缓和的有氧运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王安利看来,秋季运动完之后的恢复也大有学问。很多人喜欢享受凉凉的秋风,其实这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在进行完体育锻炼之后,应该及时更换衣服、洗热水澡,否则有患上腰背部筋膜炎的风险。
资料图:运动之后应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除此之外,锻炼者还应该通过合理的膳食补充,让自己的身体达到最佳运动状态。人们通常认为,运动后根据实际情况补充蛋白质、葡萄糖以及肉类,能够有效地提高免疫力。但在王安利看来,简单规律的饮食才是最重要的。
“膳食的安排并不难,在食补的金字塔中,主食始终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瓜果,最后是肉类、鸡蛋以及牛奶。只要能够坚持每天规律地进食,身体就能保持最佳状态。这个状态由很多因素导致,最重要的是‘迈开腿,管住嘴’,如果将运动当做暴饮暴食的理由,那无疑是不健康的。”王安利表示。(完)
春天每天气温、天气变化都很大 那么春季吃什么时令蔬菜最为养生
春天到了,天气慢慢回暖,昼长夜短。有好天气,有阳光的春天人们的活动量增多,不再像冬天那么懒散,不会有冬天“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的行为了。春天每天气温、天气变化都很大,健康状况受外界和饮食等因素影响很大,春分过后半月是一年中养生的重要时期。那么春季吃些什么时令蔬菜最为养生呢
1、春芽菜有助于抗菌养颜。春天植物生发鲜绿的嫩芽,时令蔬菜不仅新鲜还营养丰富。
2、韭菜不仅芳香可口还有助于健胃、提神。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等功效。
3、春天的姜、葱在一年中的营养是最丰富的,也是长得最好、最嫩、最好吃的时候。每天做菜的时候都加点姜、葱,不仅美味也能够预防春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4、菠菜有预防春燥之功效。菠菜一年四季常见,但以春季最佳。春天新鲜的菠菜对预防春燥很有益处。
5、春笋营养丰富,可搭配的做法有很多,东南西北的人都喜欢吃春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