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检查后,果然如我猜测,她是“子宫黏膜下肌瘤”造成经血太多。安排了子宫腔镜肌瘤切除后,她的月经流量渐渐恢复正常,各种不适也跟着缓解。(推荐阅读:子宫肌瘤患者什么不能吃 营养师的6大提醒)
月经对女人来说是个又爱又恨的存在。它象征女人的生育力、独特性,却也带来许多束缚与不便。在父权思维主导的社会,月经常被视为禁忌、不祥、不洁的征兆,在印度、尼泊尔乡间,女性生理期还被视为需要被隔离的“污染物”、不能上学,甚至得不到营养的食物。
台湾虽然没有这些情况,但月经仍像是女性最早认识到的佛地魔, “它”有点神秘、不宜被公开讨论,还得用大姨妈、好朋友、那个来、小红、例假……来称呼。
这种禁忌文化使得女性对月经问题难以启齿,有问题时也常延误就医,就像这位27岁的上班族。
其实,月经是女人的身体密码,时常观察、讨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简单解答我在门诊经常碰到病友对月经的迷思:
1.经血量少,是因为没排出来,积在子宫里?
不是。
经血量排出得少,通常是因为经血的制造量本来就少。
月经的生成跟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的程度有关,雌激素分泌得多,通常会使子宫内膜增生地比较厚,排出的经血量自然也比较多。
而每个女性雌激素分泌的浓度不同,月经量因此也不一样。
如果发现经血量突然变得比过去少,也不用太担心,因为长期疲劳、压力大、或时差,都会造成雌激素分泌浓度降低,使得子宫内膜变薄。因此,除非情况维持超过半年,或是经血量变得太少,否则不需要立刻就医。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2.经血常排不干净,会造成毒素、废物累积在体内?
不会。
经期开始时,子宫会受前列腺素刺激产生收缩,每一次子宫收缩的力道就能把经血排出体外。
有些人子宫收缩力比较强、次数比较多,每次排出量就会比较多,经期也会比较快结束。此外,像是运动、长时间站立或是刺激性食物(辣或冰的)也会促进子宫收缩,使经血比较快排出。
反之,收缩不频繁,排出量就相对少,经期天数也会拉得长。
但不管快或慢,大部分的经血最后都会排干净。
当然,确实有些比较晚排出的血液,在子宫内时间长,会逐渐凝固、黏稠而不易顺畅流出,但这些血液就跟撞伤瘀血产生的血肿块一样,几天后就会被身体自行吸收。
因此,女性朋友毋须担心经血排不干净会长期累积在子宫内。经血更不是一种“毒素”,就算被身体吸收,也不表示毒素、废物积在体内。
3.经血颜色黑又有血块,代表气血不顺?
不是。
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若在体内长时间跟空气接触,就会逐渐氧化,使得色泽变黯沉,甚至呈现黑色。看起来觉得像是不好的物质,但说穿了就是“氧化的铁质”。
至于血块,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就是血小板发挥正常的凝结功能。
就像流鼻血一段时间后去摸鼻腔内缘,会发现一些细微小血块。子宫内的空间大,自然会有比较多血块。
因此,看到“经血黑”、“有血块”,顶多只是代表月经量变少或最近子宫收缩比较慢,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和月经不顺无关。
但如果出现这两个情况,建议就要就医:
- 整个周期都未‘见红’,仅有点状咖啡色出血:可能是因荷尔蒙紊乱导致没有排卵,使得子宫内膜未正常增厚,月经量过少。门诊发现包括作息不正常、饮食改变、体重大幅变化、精神科的药物、事后避孕药或压力等,都是常见导致荷尔蒙失调没有排卵的因素。
- 血块量特别多,并且卫生棉、棉条短于建议时间就渗漏: 有可能是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瘜肉或凝血异常的问题。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4. 经期总是不太准,是月经失调吗?
不是。
别把月经想成日本JR火车那么精准,大部分女性的月经都不是每个月同一时间来报到。
月经周期中,只要身体有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如作息改变、吃太多加工食品、压力,都可能造成雌激素上升速度改变,进而影响卵子成熟天数,使得月经不规律。
门诊遇到因出国旅游时差、轮大夜班、准备升学考试或婚礼而月经不准的情况十分常见。这和再好的朋友也会吵架,再准的火车也可能误点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只是周期前后1周内的误差,不必过度担心。
月经周期从21~40天、长度从3~10天,都算可接受的范围。建议平时可记录下自己的月经情况,从中找出属于自己的规律性。如果发现超过2个月生理期不来、出血超过2周,建议就医。(推荐阅读:经期长期紊乱 小心“子宫内膜癌”危机!)
过去因为人们不知道经血从何而来,“血”又被认定是危险灾厄,进而产生月经来时女性不能任意进出庙宇、不能拿香拜拜等诸多限制。直到女性意识抬头的今日,“你就是月经来才会情绪起伏这么大!”这种将女性的情绪反应一律归咎在月经上的言论,仍会出现在职场、甚至政治人物的发言,实在不恰当。
虽然社会文化无法一夕之间改变,但如果我们能以更客观、科学的角度去解读,或许能减少各种对于女性身体的束缚和禁忌。我相信女人们啊,如果更了解自己的“好朋友”、试着和她好好相处,一定可以活得更自信、更快乐喔!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