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陈敬哲/台北报导】70岁邓伯伯和儿女同住在东部,过着简朴的务农生活,2016年1次健检后发现肝指数异常,在2017年确诊为晚期肝癌、肿瘤超过7公分,历经多种治疗,AFP(肝癌肿瘤指数)仍异常升高,在接受新一代肝癌一线标靶药物治疗后,仅短短2周AFP指数就回复正常,也摆脱先前治疗造成的恼人副作用,生活回到正轨,他感恩地说人生70才开始。
根据卫生福利部公布的“2016年癌症登记报告”,肝癌新发生人数达11,075人,在10大癌症中名列第4,若以死亡率来比较,肺癌、肝癌已超过10年都位居前2位。
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医师赵毅表示,在台湾肝癌防治的推广下及肝胆肠胃科的长期追踪及检查的普及率提升,使早期肝癌发现比率提升,然而赵毅也说明,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过去10年来,晚期肝癌的第一线标靶药物选择只有1个,即便病人面对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治疗出现严重不适的副作用,也没有其它选择。
2018年8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新一代一线标靶药物上市,同年11月也取得台湾核准上市,写下晚期肝癌治疗新页。
台湾肝癌医学会理事长、林口长庚胃肠肝胆科系教授级主治医师林锡铭指出,目前核准于晚期肝癌的标靶药物之中,新一代一线标靶药物是具备双重抑制效果的药物,可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有更好的治疗结果,在整体存活期上与传统药物并驾齐驱,在疾病控制及肿瘤缩小等治疗指标上更有突破性发展,带给癌友新希望。
林锡铭强调,晚期肝癌患者经常因为无力负担新药费用,不愿拖累家人,因此选择放弃治疗,但新一代一线标靶药物健保有给付,病友不必再担心高额药费,可以放心接受治疗,勇敢抗癌、为家人挺进。
70岁的癌友邓伯伯回想2017年时,1次健检意外发现7公分的肝癌肿瘤,把全家人都吓坏了,手术切除肿瘤后,以当时唯一的传统一线标靶药物治疗,却因副作用导致手脚严重脱皮、疼痛不已,后来甚至无法穿鞋走路,只能整天坐在椅子上,哪里也去不了。
停用传统一线标靶药物改用免疫治疗后,邓伯伯恢复原本的日常生活,却因为不明原因的AFP(肝癌肿瘤指数)再度升高。医师建议改以新一代一线标靶药物治疗,服用2周左右,AFP指数即明显下降,且耐受良好,现在的邓伯伯又是个快乐的农人;邓伯伯感恩的说,现在每月固定的检查结果都很稳定,同时也鼓励病友们即早检查、即早治疗,有信心找回正常的生活。
林锡铭说明,根据统计,肝癌患者以男性比例居高,且年龄多落在40岁上下,身份多为家庭经济支柱,对于治疗的成果及造成的生活品质影响更为在意,林锡铭鼓励晚期肝癌患者,随着科技进步,已有愈来愈好的药物问世,癌友们务必保持积极治疗,如邓伯伯一样,不要失去希望。
更多健康资讯一次满足!点此进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