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从龙骨牡蛎镇惊安神、软坚的作用 漫谈到中医动态平衡的组方原则

2018-03-28 20:53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116)特别说明,文中方药仅供中医医师交流研究用,请勿自行使用。龙骨和牡蛎是我临床上用得最多,最频繁的药物,用之于治疗心律...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世界(116)

特别说明,文中方药仅供中医医师交流研究用,请勿自行使用。

龙骨和牡蛎是我临床上用得最多,最频繁的药物,用之于治疗心律不齐,失眠,焦虑效果尤良,有时也用来治疗胸胁不舒,症瘕坚结,常与柴胡剂和桂枝剂合用。

一般来说,在治疗内伤杂病时,桂枝汤类方主要解决的是气血津液生成不良,气血供给不良的问题;柴胡汤类方主要解决的是胸,膈,心下功能失调,膈的气血津液升降失调的问题;当然两类方也有共同点,就是特别重视健脾益胃。

例如,桂枝汤中,就用了大剂量的生姜,大枣,甘草;而小柴胡汤中,也用了大剂量的生姜,甘草,大枣,同时还用了人参。生姜有很强的鼓舞胃气,并将胃气供应到五脏六腑的作用,而大剂量的炙甘草和大枣,则有补胃气,守护胃气,守护津液的作用,正是这些药物夯实了人体的气血之源。人参守护胃气的力量强于炙甘草,大枣。由此也可用,柴胡证的脾虚之象要比桂枝证更重一些,邪正之交的战线也更加逼近战场的大后方一些。

那么,桂枝剂和柴胡剂常搭龙骨,牡蛎的目的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

龙骨,味甘,性平,为固敛浮越正气之品,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有医家认为此药力量很强,有湿热、实邪者忌服,当然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通过配伍来化解的。

龙骨

牡蛎,味咸,性微寒,可重镇安神,潜阴补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摄,它和龙骨一样是一味非常好的收敛药,都能镇惊安神,收敛固摄,与龙骨的区别在于,牡蛎味咸,还有比较好的软坚散结的作用,常和柴胡搭配,以去胁下之痞硬,改善前膈的出入状态;与玄参配伍治疗瘰疬痰核;这个药还有制酸的作用,所以,我经常在治疗胃痛反酸时,将其与海螵蛸同用。

牡蛎

总的来说,牡蛎镇静的力量不及龙骨,但是用途要比龙骨广阔,因为牡蛎还有较好的软坚作用,改善前膈出入状态的作用。

当然使用这两个药时,多服久服,都容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我的个人经验是,需要将其和理气药,例如陈皮,木香,枳实等搭配。

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桂枝剂中,用了生姜,甘草,桂枝等药物来鼓舞胃气,温通经脉,推动血行,在一派辛温中,又加了龙骨,牡蛎,提高了肾的收阴,固摄机能,有散中蕴收的意味,特别适用于治疗患者因为心中热郁不安导致的“烦躁”感,或者肾的固摄功能失调导致的“失精”,“梦交”。

中医治病,不仅仅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不仅仅是用一个事物相反的一面来克制这个事物,它不那么死板,中医配伍方剂有时要讲究一点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温中有寒,寒中有温,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例如在桂枝汤中,有发汗解表的桂枝,也有敛阴止汗的白芍;麻黄汤中,升发、宣散能力很强的麻黄,也有肃降作用较强的杏仁,这就是散中有收,升中有降。中医追求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走极端是中医的理论所反对的,《内经》很早就指出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丁甘仁老先生

所以我们看有经验的中医师,例如丁甘仁的医案,治疗形寒饮冷伤肺,脉浮滑,苔白腻的风寒夹湿咳嗽,除了偏温的麻黄,杏仁,半夏,橘红,桔梗,紫菀,杏仁,还用了苦寒的象贝,苦,微寒的前胡。中医追求的是一个中庸的、不过激的局面,就是驱邪也是想着让邪气“开鬼门,洁净府”,上下有出路。当然组方时,依然要有侧重点,针对主要矛盾的药,药量就要略多一些。

而在柴胡剂和其他方子中,龙骨,牡蛎的作用又不仅仅止步于收敛,固摄,而具有更加复杂的药效。例如,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主治的是“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在这儿龙骨,牡蛎不仅仅有镇惊安神的作用,还有软坚的作用,改善前膈的气血津液出入状态的作用,当然虽然本经记载龙骨可治疗“症瘕坚结”,但是龙骨这方面的作用略不及牡蛎,例如在牡蛎汤中,牡蛎就成为了通膈,软坚的主力。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