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全球,每天有125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在中国,每年平均约有1500名儿童(0~14岁)因中毒而死亡,药物中毒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日发布的《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 1~4岁年龄段儿童为药物中毒高发人群,5年间药物中毒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每10名0~14岁药物中毒的儿童中,有8名为1~4岁儿童;在每5名药物中毒的儿童中,有4名因误服导致,即儿童药物中毒的81.4%为孩子自己误服;感冒药、精神药物和高血压药是儿童误服的前三大类药物。药物中毒对儿童的伤害广泛而严重,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是药物中毒的主要致病部位,其中中重度伤害占42%,对婴幼儿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专家指出,86.4%的中毒是在家中发生的,这与家庭成员疏于防范有着直接关系。专家建议,家长行为的改变,如遵循儿童用药的4项“确认”原则,过度剂量与错误用药同样需要引起关注,放置药品“高而远”,处理的药品能及时放置到回收处等,将能有效控制与降低儿童药物中毒。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彭芸
上周,报社同事的孩子患病到北京一家著名的儿童医院就诊,看完病大夫开的药中有两瓶洗屁屁的药水,同事询问大夫这是否属儿童药品,大夫的回答很干脆:是。可取出药后发现这其实是成人用药,上面无一儿童用药的说明字样……
目前,儿童药物中毒已是一个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全球,每天有125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调查显示,95%的受访医生在临床上遇到过儿童药物中毒病例,平均每位受访医生一年中要遇到9.4个儿童药物中毒病例。药物中毒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日,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药品安全合作联盟,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持续5年的儿童医院病例跟踪,首次对儿童用药安全状况给予一个5年的趋势描述。
儿童药物中毒超八成为误服,感冒药、精神药物、高血压药位列前三
不久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个因发烧服用超剂量药物导致“肝衰”的小朋友。按照孩子体重,服用1毫克退烧药即可,然而孩子母亲却凭估计给孩子服用了4~5毫克剂量的药物,导致了严重后果。
《报告》显示,在中国,每年平均约有1500名儿童(0~14岁)因中毒而死亡, 而86.4%的中毒都发生在家中。儿童中毒中,药物中毒占40%以上。2016年的数据显示,每5名中毒儿童中,就有2名儿童因药物而中毒;
在与药物相关的中毒中,1~4岁年龄段儿童为药物中毒高发人群,5年间药物中毒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每10名0~14岁药物中毒的儿童中,有8名为1~4岁儿童;在每5名药物中毒的儿童中, 有4名因误服导致,即儿童药物中毒的81.4%为孩子自己误服。
调查还显示,感冒药、精神药物和高血压药是儿童误服的前三大类药物,误服感冒药和精神药物的临床病例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2010年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儿童中毒门急诊病例中,药物中毒对儿童的伤害广泛而严重,全身广泛受伤、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是药物中毒的主要致病部位,分别占43.2%、19.4%和18.6%,其中,中重度伤害占4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王晓玲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误服药物中毒,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药品的使用、保管与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对婴幼儿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而对于家庭成员的调查显示,目前家庭中,2~6岁儿童的主要看护者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但无论是祖辈还是父辈,其对儿童药物中毒的关注度,远低于跌落、交通事故、触电等带来的伤害。爷爷奶奶最担心跌落、碰撞、拐骗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而爸爸妈妈最担心的是碰撞、跌落、吃坏东西、误服小东西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对药物中毒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王晓玲指出,儿童误服药品已成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预防儿童误服药品的发生,可大大降低儿童因药物中毒而就诊的概率。
不要擅自给孩子服用成人药, 家中药品日常放置要“高而远”
调查显示,从误服原因来看,儿童自己误服占81.4%;成人原因误服占4.9%;用药剂量过度占9.9%;其他占3.8%。
调查者在对孩子祖辈与父辈的访谈中发现,药品放置在儿童触手可及的地方,乃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对于剂量与副作用,虽然是关注点,但是在家长再次给药时,还是会凭经验给药。同时,家长自行给孩子服用处方药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对记者说:“在药物中毒上,80%以上儿童误服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家长行为的改变,如放置药品‘高而远’,处理的药品能及时放置到回收处等,将能有效控制与降低儿童药物中毒。”
“此外,要促进高险药品应该具有防止幼儿开启的保护功能的规定”,王晓玲呼吁。据了解,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盟等国家都有儿童安全包装相关标准和政策,而我国采用儿童安全包装的药品还极为少见,95%以上的药品包装不具备儿童保护功能,其安全提示一般只体现在简单的文字说明上,只有极其个别保健药品和儿童止咳类药剂等产品的瓶口有儿童安全设计。
“在给药方面,过度剂量与错误用药同样需要引起关注”,王晓玲强调,她还同时给出了避免儿童药物中毒的4项“确认”原则:
1. 用药前,确认给予“正确”的药。仔细阅读说明书,对症使用药品,不给错药;确认给予“正确”的使用者,仔细阅读说明书,不擅自使用成人药给孩子服用;请祖辈给药时,最好写下剂量与用药时间。
2. 用药时,确认给予“正确”的剂量。按医嘱或说明书给药,使用配置的剂量器;确认给予“正确”的时间,按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时间间隔给药;确认给予“正确”的使用方法,按医嘱或说明书口服或外用等。
3.用药后,确认药品已安全储存。即药品存放要“高而远”。
4.药品处理确认安全。确认儿童不能打开处理药品的包装,处理的药品放置到药品回收处。
崔民彦表示,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携手,让儿童用药安全宣传走进更多的社区和家庭,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对儿童用药安全的认识,促进家长行为的改进,规范每个家庭药箱的管理,让儿童远离药物中毒的伤害。
中国妇女报
网络配图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第二十五条:良好的卫生或行为习惯可预防儿童铅中毒。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生活中的铅摄入无处不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铅对儿童体格发育、智力、免疫力等方面产生不可逆损害。目前,铅中毒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金良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铅及铅合金广泛用于蓄电池、电缆护套、机械制造业等行业,我国90%以上的铅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进入到环境中的铅不能降解,如果没有被清除,铅污染将永久存在于环境中,在大气、水、土壤和生物体中循环,并不断累积。
儿童生活环境中铅的来源很多,一般通过饮食、呼吸和皮肤直接接触进入体内。首先,食物是我国儿童体内铅的主要来源。有研究显示,我国儿童体内的铅约有65%~80%是经食物摄入的。食物中的铅可以是土壤中的铅经食物链转移而来,也可以来源于食品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过程。其次,铅随儿童“手-口”途径进入体内,包括接触玩具、墙壁的涂料和油漆等,占我国儿童体内铅来源的14%~20%。最后,铅通过饮用水等,经消化道进入儿童体内。
儿童在生理、营养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成人,他们有更多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的机会,更易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
一是,儿童呼吸频率、单位体重摄入的食物和水比成人高,对有毒有害物的吸收比例也比成人高。例如儿童经消化道铅的吸收率为30%~50%,成人只有5%。
二是,儿童对环境污染物的代谢解毒排泄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毒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危害更大。
三是,快速生长分化中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更易受环境有害因素伤害。
张金良表示,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儿童铅中毒的罪魁祸首。因此,预防儿童铅中毒——
第一,减少或不吃含铅较高的食物,例如普通皮蛋、爆米花、罐头食品等,不用彩色陶瓷容器盛放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
第二,购买质量过关的文具、玩具,少用彩色艳丽的文具用品,定期清洗学习用品或玩具。
第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引导儿童不啃食手指、文具和玩具。
第四,不要带儿童到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直接从事铅作业的家庭成员下班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和洗澡,不要将工作服和儿童衣服一起洗涤等。
第五,室内装修时应选择无铅的涂料或油漆,使用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多开窗通风。
本报特约记者 方霁
受访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金良
2、外食自备餐具。
3、避免用非耐热免洗器具或塑料制品盛热汤、热饮及酸性饮料。
4、喝酸性饮料时不要插着吸管放太长时间,应在30分钟内喝完,以免浸泡太久导致铅等有毒物质被释放出来。
5、避免使用非耐热塑料器皿微波食物。
6、微波食物应将上盖取出,使用微波专用器皿,并避免用保鲜膜密封。
7、少吃药品、少喝大骨和内脏熬的汤、少用含香精或有香味的化妆、保养、沐浴用品。
8、正确使用塑料用品,要分清楚能否装热食。分不清楚可用其他材质用品如瓷器、玻璃来替代。
9、少吃或不吃高铅饮食,比如松花蛋、爆米花和劣质的罐头饮料和食品尽量少吃。不饮用隔夜第一段自来水,清晨先打开自来水放1—5分钟,因这段水含铅量较高。
10、避免接触污染,用食品袋装食品要防止上面的字、画、商标与食品直接接触。家庭墙壁用油漆装饰,或儿童玩具涂有油漆要防止油漆屑食入,因为彩釉、油漆中常常含有大量铅。蜡烛、废电池、彩笔、记号笔、涂改液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铅。
11、阻断铅尘污染,居住在马路边或工业区附近的居民,应经常用湿布抹去桌椅表面灰尘。食品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不要让孩子在马路边玩耍或长时间停留。
所以,孩子的内衣最好以白色或接近皮肤颜色的浅色为宜,而且不管是内衣还是外衣,买回来后先用清水充分浸泡、清洗后再给孩子穿,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
铅是一种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用。当体内铅达一定水平时,就会危害机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儿,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铅能对婴儿的体格生长、学习记忆能力和听力产生不利影响。当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10微克/分升时,不管是否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或其他血液生长变化,均可诊断为婴儿铅中毒。
小儿因食用过量维生素D引起的发热有其特点,孩子的体温晚上比白天高,24小时的温度变化超过1℃,四肢温度较头部和躯干的温度低,面色苍白,皮肤无汗或少汗。有的孩子还伴有烦躁、口渴、多尿等症状。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热时,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经检查如果是因维生素D引起的,要立即停止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奉劝各位家长,给孩子补维生素D和钙剂,应去请教医生。
常有婴幼儿吃了大人的药物导致中毒
感冒是冬季幼儿最容易感染的疾病,一些家长为了防患于未然,时常给孩子喝各种中草药等,其中,给孩子服用板蓝根是许多家长的首选。
专家指出,依靠经常服用板蓝根预防疾病并不科学,它可能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尤其是对于幼儿说,常服板蓝,有时候不仅起不到预防疾病的效果,甚至会对孩子的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伤害。
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凉血等功效,它含有多种氨基酸、靛青等,对多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流脑、肺炎、肝炎等,都有着较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尽管板蓝根对一些常见病有预防作用,但作为一种药品,过多使用,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人体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时,仍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板蓝根的话,会造成蓄积中毒,伤害人的消化系统与造血系统,容易造成上呼吸道出血、白细胞减少等,这样的病症在幼儿中尤为常见。这是因为,幼儿的各种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肝脏功能尚不完善,体内分泌的解毒酶不足。同时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又使孩子感冒时间延长,总是难以见好。
此外,板蓝根属于性寒之药,对于预防、治疗实热之症有较好疗效,但是对于那些脾胃虚寒的儿童来说,经常服用板蓝根,会致使他们出现口淡、疲劳等症状,造成体质下降,不仅起不到防病的目的,反而会致病。
专家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实施预防为主的治疗方案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药性等等方面,不然结果将会背道而驰,让幼儿深受其害。
宝宝冬季预防感冒的关键,还是要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特别是饮食方面,多吃以下食物能有效的预防感冒。
(1)注意补充维生素A,柿子、胡萝卜等深黄色蔬果含的胡萝卜素;
(2)富锌食物,锌在肉类海产品和家禽类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3)富铁食物,动物血、奶类、蛋类、菠菜、肉类等;
(4)红色果蔬,西红柿、红苋菜、红辣椒、红萝卜、红枣、红薯等红色食物,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鸡汤。
海南省琼中县有关部门22日在当地媒体发布消息称,该县一民办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共有39名幼儿入院治疗,截止到12月21日下午5时,已有25名幼儿治愈出院。然而,记者第一时间联系负责接诊的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乌石分院以及琼中县人民医院,却被告知共有50多名幼儿食物中毒,且均在接受治疗,并未出院。
此次事件到底有多少幼儿食物中毒?是何原因导致?谁该为这起事件负责?
中毒幼儿住院
公布数字不符
记者22日下午4时30分首先来到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乌石分院。在该院儿科病房,临时增加的病床沿着楼道一字排开,不时有幼儿来回跑动。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护士介绍,儿科病房总共接诊了12名食物中毒幼儿。
而在该院儿科医生办公室,记者找到了一份中毒幼儿收治名单表,上面详细登记该院从12月21日起收治的食物中毒患儿的具体信息,该院共计接诊29人,分别安置在儿科、妇产科、外科和急诊科病房。记者随后在各病房清点人数后,同样确认这29人均留院检查。
紧接着,记者又来到琼中县人民医院。该院副院长陈明伟介绍说,自12月21日下午1时起,开始陆续接诊29名食物中毒幼儿,但经过治疗,12月22日下午4点半已经出院17人,剩下12名中毒幼儿继续留院观察。
经记者核实确认,此次事件中共有58人中毒,出院幼儿也只有12人,与该县早先对外公布的39人入院,25人出院有严重不符。
限期整改幼儿园
未验收就出问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此次食物中毒患儿均就读于琼中县湾岭镇慧儿幼儿园。学生家长陈燕告诉记者,12月20日,3岁的女儿吴时祺放学回家后,就一直抱怨肚子疼,起初家长并不在意,当天晚上,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一晚上就拉了十次,后来孩子站都站不稳了。”陈燕说,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女儿的很多同学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据琼中县教育局局长王海山介绍,慧儿幼儿园是经教育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幼儿园,也是湾岭镇上唯一的一家幼儿园,目前有150名幼儿在该园上学。
王海山说,11月19日琼中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该园进行检查时,发现卫生方面存在问题,便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如果还达不到要求,就要停业整顿。“没想到还没验收,12月20日就出了问题。”
学生、家长和教育部门多方证实,12月20日当天,慧儿幼儿园共向学生提供两次餐食,一次是午餐提供的红豆煮猪肉,一次是下午提供的绿豆汤。学生在食用后,直到当天下午放学之前,都没有报告异常。
12月21日,琼中县公安局已对该幼儿园食物进行封存和取样化验,并组织人员将食物样品、患儿呕吐物、排泄物等送往海南省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化验。当天,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要求慧儿幼儿园立即停业整顿,并提前为每位患儿垫付1000元医药费,确保每位患儿都能得到及时治疗。
诸多疑点待解
官方含糊其辞
幼儿园食品中毒事件事发多日,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但具体中毒人数、中毒原因等多个疑点仍未有明确的官方解释。
中毒人数为何统计不清?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食物中毒儿童多达58人后,立即与当地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琼中县卫生局局长向前解释说,卫生部门要求幼儿园方面通知所有学生前往医院接受例行检查,由于入院检查时间不统一,中毒人数情况随时都会有变化。
而此后,琼中县政府给记者出示的关于中毒事件进一步调查的报告称,在医院观察治疗的幼儿为55人,既不是先前公布的39人,也不是记者核实的58人,对中毒幼儿数量差异的解释也很含糊。
整改园为何改出毛病?
据介绍,早在今年7月,琼中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联合多部门开展了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调研。在其调研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地部分民办幼儿园资金投入不足,食堂防虫、防鼠措施不到位,未按要求对餐具进行消毒和食品留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今年11月,慧儿幼儿园更是因卫生问题,被下令限期整改。那么,既然发现问题,为何不当即改正,一直拖到出了食物中毒问题?
公众何时才能真正知情?
食物中毒事件已过去多日,琼中县有关部门除22日对外发布情况通报外,便再无动静。24日,记者曾多次向相关部门核实人数、检测结果和具体原因等相关情况,得到的回答不是拒绝就是含糊其辞。根据《琼中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58名幼儿食物中毒,已经达到食品安全重大预警级别,所有安全事故信息将由县政府报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统一发布,而时至今日,该事件中,到底有多少儿童食物中毒?到底什么时候能看到检测结果?食物中毒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公众对此一无所知。
针对记者披露海南省琼中县几十名幼儿食物中毒一事,琼中县有关部门27日向新华社记者反馈情况:目前医院收治的61名患儿已全部治疗出院,具体中毒原因已取样上报有关部门等待检验结果。
琼中县委在反馈处置情况中介绍,该县湾岭镇慧儿幼儿园个别幼儿在20日晚出现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部分家长 以为是天气变化引发感冒或食物不适引起,并未引起重视,也没有向当地镇政府汇报此事。直至21日上午,接连有孩子被送往湾岭镇卫生院诊治后,才怀疑可能是 食物中毒。因湾岭镇卫生院条件落后,中毒幼儿被陆续转送到县人民医院和海南农垦总医院乌石分院进行观察治疗。
针对公众质疑中毒幼儿具体人数,琼中县有关部门解释说,根据入院登记,21日下午两院收治患儿39人。22日,为确保该所幼儿园的学生安全,卫 生部门要求该园所有学生前往医院接受例行检查,对疑似对象一律要求住院观察。由于家长带幼儿入院检查时间不统一,入院人数每天都有变化,至22日下午,两 家医院收治幼儿达到60名。24日又有2名幼儿入院检查,其中1名幼儿住院治疗,1名幼儿在门诊诊断取药回家。据统计,至24日晚,两家医院共收治住院幼 儿61人。
记者获悉,湾岭镇慧儿幼儿园是一家民办幼儿园,共有幼儿150余名。事件发生后,该院院长已经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为每位患儿先行垫付了1000元医药费。
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未找到具体食物中毒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
奶粉过度稀释 男婴水中毒痉挛
造成宝宝铅中毒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汽车尾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马路上的各种车辆越来越多,因而所排出地尾气也越来越多。汽车尾气等挥发出的含铅微尘重量较重,一般漂浮在空气中的1米线以下,所以,很容易被宝宝吸到了身体里。从而造成宝宝血铅水平的升高。
室内装修。家庭室内装修所用的涂料、油漆里含挥发性很强的铅,极易吸入宝宝的身体里,铅污染的食物和含铅多的食物(松花蛋、爆米花)造成铅中毒。
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水果或蔬菜上有农药时,如果洗不干净,农药残留物就会进入宝宝体内,使宝宝体内血铅增高。
铅中毒有什么危害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铅可以说是无外不在,无时不有。人体中铅的含量过多,就会造成铅中毒,铅中毒对人的危害是相当大,尤其对“婴幼儿期”的宝宝来说,专危害是巨大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铅对宝宝智力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危害,包括以多动症、智力低下为代表的铅性脑病。越小的宝宝受铅中毒的影响就越大。有研究显示:宝宝每升血液中铅含量升高100微克,智商就会下降6~8分。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有打人等攻击性行为。
二是铅中毒使宝宝可能出现很难治愈的缺铁性贫血。如果铅在体内的含量较多,就会把身体中的钙、铁、镁等有益元素置换出去,再加上铅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宝宝因此会缺钙、缺铁和缺锌。而且,在铅的含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再怎么补这些元素也补不进去。所以,有的宝宝就出现异食癖,如爱吃土、肚子老是痛等现象;还有的宝宝出现肾脏损害;宝宝的免疫力也会大幅下降。
宝宝一岁以下不应食用蜂蜜,避免中毒。
发现宝宝有一氧化碳中毒情况时,应该立即把他抱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或迅速打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来),同时解开宝宝的衣扣和裤带,让他通畅地吸进新鲜空气(但要保暖,防止发生肺炎)。
如果宝宝呼吸微弱或停止了,就要立即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一面抢救,一面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妊娠肌肤问题大作战(下)
妊娠肌肤问题大作战(上)
寒假是幼儿中毒高峰期 家长要慎防
1.药瓶或药盒要盖紧盖子,放到不易被儿童接触到的地方。
2.扔掉已过期、已变色和变质的药物。
3.客人来过后,要及时把喝剩下的饮料和烟灰、烟头等倒掉,防止儿童食人。
4.室内或屋外的花草,不要让儿童随意采摘,更不可随意“尝一尝”,因为有些家养的植物是有毒的。
5.将家用清洗剂、去污剂、杀虫剂等放到柜子里,或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6.不要用装饮料、食物的瓶、罐装有毒的物质,以免被儿童误食。
7.告诉儿童乱吃东西是不卫生和危险的。孩子在误服药物等有毒物品后,在短时间内就有异常表现。
8.误服化学毒物后,可出现口腔、咽喉、上腹部烧灼感、疼痛,口腔内黏膜发白或有水泡。可有肌肉抽搐、说话困难、流口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
9.误服药物,可视药物种类,症状轻重缓急不一样,表现也较复杂。主要是恶心呕吐、抽搐、呼吸脉搏或快或慢、精神神经出现异常。
10.要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如果不是腐蚀性的物品,如农药、汽油、涂料等,要让孩子吐出,减少对毒物的吸收。如果是腐蚀性毒性物,就不能吐,以免再次损伤口腔和食道。
11.立即送医院,带好原来装毒物的容器。
过期妊娠该不该催生?(下)
过期妊娠该不该催生?(上)
妊娠糖尿病 你是高危险群吗?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