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来访者,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化悲愤为力量”立志一定要将他培养成才。父亲对他极为严格,当然他也遵循父亲的要求,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对自己要求很高。
他表现的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要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听话、懂事,当别的小朋友放学后去结伴游玩,在操场上踢足球时,他飞快的独自一个人跑回家,帮奶奶做家务。
过早的懂事,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上被一次次证明,因为那些过早懂事的人往往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才把自己活成了父母、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和好学生。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唯有这样才可以获得父母和老师的爱与关注,我的这位来访者更是这样,他母亲离开之后,他爸爸很少笑,但是当他可以考满分的时候,爸爸会报之以微笑。
只有这时候父亲才会和他用和善的语气交流,相反若是他没有按时回家,在考试中没有考好,父亲就会大发雷霆,有时候还会打他,骂他不争气,给母亲和自己丢脸,说他是不孝子。
他的母亲和父亲,一个是硕士,一个是博士,我想这也会给他传递一种压力,让他倍感沉重。
所以他要努力变好,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否则不仅会受到责罚,还会感到愧疚,觉得自己对不起母亲,对不起父亲。
所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恐惧和愧疚,而很少有无条件的爱,只有他做的好,才会避免恐惧和愧疚,获得爱与关注,于其他就开始逼迫自己。
“你要努力,你不能放弃,你不能放松”,这会是他的心理语言。他内心会有两个自我,一个理性的自我,总是告诫自己,一个感性的自我,感觉很累,很想放松,很想做自己。
现实生活中,一个是虚弱的自我,需要爱,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父亲,需要去顺应和讨好。
精神分析认为我们在幼年时期和父母相处的模式会成为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比如上面我举例的我的这个来访者的案例,他的父亲对他要求严苛,他缺少关爱,要被批评,要体验到愧疚,那么这个关系模式就会成为他内在的关系模式。
推荐阅读:孩子被笑穷而自卑,单亲母心碎!单亲教养的注意事项
他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会把父亲的形象投射到对方身上,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不够好,要被挑剔。
他感觉自己是不被爱的,他的自我是弱小的,这就是自卑的雏形!
毫无疑问,成年之后的他会延续这个方式来和他人互动,外显的表现就是他会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最后变得敏感、多疑。
这一切都需要压抑真实的自己,进行自我攻击,即他会经常告诫自己,给自己定目标,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不那样做就会自责、焦虑。
于是他就会逃避关系,远离关系,因为在学生时代,我们的社会关系是被动型、简单式的,即我们只需要听话、懂事,好好学习就可以了,相应在这个模式也比较简单。
但是成年之后再不会有人要求我们了,过去的经验会对我们人际关系的走向起决定性的作用。就拿我这位来访者而言,在他的经验里,在关系中他需要压抑,他会把和父亲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关系里,感觉到别人在挑剔他。
而这是痛苦的体验,所以他就会下意识地选择少进入关系,甚至不进入关系。
推荐阅读:不可不知的亲子互动地雷!小心,这三种话会让孩子没自信
那成年之后怎么办呢?还有解吗?
有,但是很难,很难也得做啊!人而为人,本就是一场修行。人是经验的产物,所谓的改变就是创造新经验!
提供两种思路,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
一、如果你的情况比较严重,比如很自卑,人际关系很不好,这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和生活,请寻找一个好的心理咨商师,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二、如果你没有这个条件,或者你还可以应付,那就在理性的辅助下,强迫自己进入一些关系,在关系里尽可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压抑自己,比如在家人跟前,在爱人面前,再逐渐拓展到其他关系里。
创造新的经验就是在关系里表现出以往没有表现但存在的特质,就是在关系里淬炼自己,不要怕,你就已经长大了,你可以愤怒,你可以说不,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唯有这样一步一步,增长新经验,才会有改变发生,涉及心理的事,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执行编辑:Ho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