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
在营养中与眼关系最大的是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A会影响视网膜的夜间感光效应,维生素A缺乏会引发“夜盲症”、眼干燥症与角膜软化。视网膜就是视神经的末梢,所以最需要营养神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缺乏,易发生眼干燥症、视神经炎;维生素B1缺乏,常会导致视神经炎、睑缘炎、结膜炎等。维生素C在人眼中的含量高出血液30倍,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眼睑、前房、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出血,还可导致白内障。
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因各种原因发生浑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了光线进入眼内所致。主要症状是无感觉的进行性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若逐渐加重会导致失明。注意预防代谢性和并发性白内障。如患糖尿病就易诱发白内障,应注意预防。
如果患了糖尿病,而病情又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常会并发糖尿病眼病。该病一般早期常无明显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看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看见的范围减小)、眼部胀痛等症状,最终可发展至失明,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由于其症状多数是无痛性发展的,容易被忽视。所以,糖尿病患者若双眼有上述异常表现,必须提高警惕。
黄斑变性
是由于黄斑区的衰老变性引起的。大多数研究认为它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代谢功能衰退有关。一般认为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不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主要症状是无痛性视力下降,所见物体变形,自觉眼前有固定的黑影遮挡(总感觉所见物体中央有灰色阴影)。随着病程进展,严重者可失明。现代研究认为,黄斑区富含叶黄素,常吃富含叶黄素的食品如枸杞子、玉米等,或服中成药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动脉硬化、高血压
引起的眼部变化主要是眼底血管的改变,表现为眼底微血管变细、扭曲、渗出,甚至血管破裂、出血,会造成患者视力下降或突发性看不见东西。主要防治办法就是控制血压、血脂。所以,中老年人的饮食,应贯彻低脂、低盐、低糖的原则,重视对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防治。检查身体时不要忘记检查眼底。
外伤感染
双眼角膜因为在眼球表面,所以最怕外伤和病毒、细菌感染。人们常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说的就是角膜容不得半点灰尘等异物。特别是人到老年,眼泪减少,角膜干燥,角膜更易受到损伤。所以,平时要加强对角膜的保健和防护,避免灰尘异物损伤,避免强光照射,重视卫生,不要用脏手乱揉眼睛,平时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少饮酒。此外,防止眼外伤、及时补充饮水等,对保护双眼的健康都很重要。
屈光不正
在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上,这便是正视眼。若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的折射后不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这是非正视眼,称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特别是患高度近视而没有得到及时矫正,最易导致“视网膜脱离”(就是视网膜感光层与其下层组织之间的分离),是引发失明的重要原因。
颅内压增高
无论是颅脑外伤、炎症或肿瘤,只要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就会影响眼静脉的回流,出现视乳头水肿,损害视神经,严重者可导致失明。颅内肿瘤还会直接压迫视神经或损坏视中枢而造成视野缺损或导致不同程度的非眼病性致盲。所以,一定要加强预防颅脑外伤,重视对脑部炎症和肿瘤的防治。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对眼球壁施加的压力。一旦房水循环阻塞、眼压升高,就会患青光眼。此病若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能会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失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双眼先后发病,也可同时发病。世界上约有五分之一的眼盲为青光眼所致。平时体检不要忘了测眼压,一旦发现眼压升高或发现青光眼的症状,一定要立即求诊,唯有及时手术才能保住视力。
老花眼
晶体就像是相机的镜头,本来是个可调性透镜,因到老年僵化,可调性差了便成了视近困难的老花眼。但是,若能加强养生保健,坚持长期做眼保健操,避免久视,特别是不要长时间固定一种视物距离,经常变换远近视野,尽量不要熬夜,发生了老花及时配戴度数合适的老花镜,就可延缓晶状体调节机能的僵化,延缓与防止老花眼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