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破表! 恐因类固醇引起青光眼
一名家住员林市的林先生,每天从早到晚开车拜访客户、开发客户,因长时间开车并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开始产生“雾里看花”的症状。2年前,在诊所就医,诊断出虹彩炎,一下子左眼不适、一下换右眼不舒服,状况反复不稳定,虽遵照医嘱点眼药水,剂量却从一周点一瓶,到一周需点二瓶,外加口服类固醇用药,为此感到心烦。
类固醇引起另一型态青光眼
收治病例的彰基青光眼科主任邱欣玲表示,林先生3年前被诊断为虹彩炎合并青光眼。本来虹彩炎合并青光眼控制得很好,但这一年来眼压像坐云霄飞车般忽高忽低,特别在这3个月来,即使同时使用好几种降压药水,加上口服降眼压药,眼压仍飙到50毫米汞柱不受控制。经过问诊及药历追踪,怀疑是类固醇引起的另一型态青光眼,停用局部类固醇及调整眼药水,眼压只须单纯一瓶降压药就可得到控制;林先生后来虽有虹彩炎发作,但使用新型类类固醇药制剂,发炎就可得到缓解,且眼压也不再高起来。
长期使用类固醇 恐使眼压升高
类固醇又被称为美国仙丹,可以用来缓解许多临床症状或疾病。但长时间使用类固醇,会让眼睛房水排出的阻力增加,进一步造成眼压升高而压迫到视神经,最终导致视野缺损、视力丧失。邱欣玲医师指出,在临床上,不论是口服、外敷、鼻喷剂或眼药水类固醇,都有可能造成的眼压升高。然而,用多久类固醇会让眼压升高的时间,则因类固醇不同剂型的效力强度、剂量大小及患者个体体质而有差异。有人数天,有人数周或数月,也有人都不会发生。
遵循指示使用 不用怕类固醇
在门诊中,常有人闻类固醇而色变。然而,邱欣玲医师指出,使用类固醇不需恐慌,只要在医师指示下使用并监测眼压状况,类固醇产生的高眼压,大多在停用类固醇就可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需要长期点降眼压药或进一步激光或手术治疗。长期使用类固醇是青光眼的危险因子,在治疗期间,建议定期安排眼科检查,以监测眼压的变化,避免因为眼压过高,而造成视神经受损及视力丧失的遗憾。
罹患急性青光眼 眼压会急速升高
比吃药好管用!头上这个“不老穴”,每天拍打两分钟,眼睛不花用到老!甩走青光眼,白内障!
比吃药好管用!头上这个“不老穴”,每天拍打两分钟,眼睛不花用到老!
甩走青光眼,白内障!
四十七八,两眼花花。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近处都会有困难,
严重的还会有眼干涩、眩晕感,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老花眼。
老花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45岁,眼睛老花度数为100度;
55岁,眼睛老花度数为200度;
60岁,眼睛老花度数为250度到300度;
之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
可别小看了老花眼,它给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困扰还真不少!
老花眼的致命危害
白内障、青光眼、心脑血管病.....
1影响生活:眼疲劳、视物模糊
老花眼为正在工作岗位,担当重任的中年人带来无尽烦恼,
眼酸、眼痛、眼干涩、多泪、视物模糊、阅读疲劳。
人到中年,正是风华正茂,大显身手的时候,
却因老花眼而感到眼睛经常疲劳,做事力不从心。
老花眼如没能及时治疗,便会越来越严重。
2引发其他并发症:导致白内障、青光眼
老花眼会导致视物不清、眼疲劳、眼干涩、睡眠质量低、精力不济、恶心头痛等症状。
许多人都把它看成是一种正常现象,忽略了对老花眼的有效治疗,
而造成中老年众多疾病的发生。
如:眼部疾病恶化导致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黄斑病变等;
脏腑功能衰退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如何对付老花眼呢?祖国传统医学有妙招。
头上有个“不老穴”
每天拍打1分钟,眼睛不花用到老
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认为老花眼是由于五脏六腑的自然衰老,
脏腑精气不能上输以濡养目瞳所致。
承光穴使头顶传来的凉、湿、水汽进一步受热胀散,
当承光穴受到刺激,会使气血进入眼部,捎除老花眼的不适。
因此想要缓解老花眼,就拍打承光穴。
承光穴位置: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做法:
1、以中指与鼻靠齐,四指并拢,往上插入头发中。
2、中指根部顶住前发际时,小指尖、食指第一指节所对应的部位,就是两边的承光穴。
3、先搓热两手,以两手心对准两侧承光,按一定节奏拍击。
4、节奏以连续2次或3次为宜,持续1~2分钟。
坚持拍打“不老穴”15天,会感觉眼睛有舒适感,长期坚持可改善老花眼。
(本文来自“7点养身”,微信搜索免费关注,更多保健方法:查看详情)
下面这些小方法也能缓解老花眼
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张广斌主任医师:
除了拍打承光穴外,下面这些小方法也能起到大作用。
1、枸杞菊花茶,每天一杯。
2、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交换几次,可使眼部血管畅流,供给眼肌氧分和营养。
3、闭着眼睛晒太阳。早上10点的太阳为佳,晒15分钟左右。
4、看书报和电视时,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眼肌和视力过度疲劳。
人到中老年,老花眼会缠着你,时时刻刻影响着你的生活。
学会拍打头上的不老穴,时常给眼睛做保健,让您眼不花,用到老,世界更清晰~
这么实用又有效的方法值得推荐给朋友们都学一学~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举办为期一周的“青光眼卫教认知&视野缩小体验活动”。
一名业务员大崙(化名),最近半年频频出车祸,走路也常撞到头或跌倒,接受健康检查时,才惊觉罹患青光眼;原来他双眼视力还有1.0,但视野周边已出现严重缺损,经医师建议用药治疗,持续追踪检查视神经未再恶化。
全台34万人有青光眼 初期难察觉
根据2015年卫生福利部资料统计,国内青光眼病患约有34万人。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眼科主任吴国扬指出,青光眼分为急性及慢性,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属于慢性,初期症状不明显,因视神经受损是由视野周边开始出现遮蔽,许多患者视力仍可维持1.0,而无从察觉;直到视神经严重受损,遮蔽到中央视野影响视力才就医,视神经已经严重恶化,最终恐导致失明。
眼压正常仍可能罹病 多数民众不知道
吴国扬主任观察发现,多数人误以为眼压高的人,才会罹患青光眼。事实上,每个人的眼压高低,以及能够承受的眼压有所不同,加上早上与晚上的眼压也有差异,有部分患者眼压介于10至20毫米汞柱间,但视神经仍已受损,属于“正常眼压型青光眼”。
2大方法 避免视神经恶化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眼科医师邱力毅强调,定期检查、及早治疗,是避免青光眼持续恶化的2大方法,建议每年应定期接受视神经检查;一旦确诊罹患青光眼,可透过单方药水、复方药水或激光治疗,若未能有效的控制时,则需采取手术治疗,提醒民众无论采用何种治疗,都应遵从医嘱,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及次数,否则视神经可能持续受损。
青光眼卫教活动 提升民众正确认知
为提升民众对青光眼的正确认知,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即日起,举办为期一周的“青光眼卫教认知&视野缩小体验活动”,除了有专业眼科医师带领民众认识青光眼外,现场同时设立免费眼压检测区,以及视野缩小体验区,邀请民众透过实际活动,对青光眼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提出护眼行动“屏幕二不”,呼吁屏幕不上餐桌、屏幕不上床。
现代人吃饭也用、睡前也滑手机!最新调查发现,国人每天使用3C时间比睡眠还长,超过8.7小时,更有逾6成民众为“多萤族”。医师强调,眼睛随时随地盯着各种3C屏幕装置,容易加速近视度数、加重眼睛疲累,恐提早罹患白内障、青光眼。
国人平均用眼8.7小时
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公布“2017年全民护眼趋势调查”,针对全台1000多位民众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国人一天使用3C时间高达8.7小时,较去年增加1小时,超过6成民众为使用多个屏幕,同时看电视、用电脑或滑手机的“多萤族”,以20至59岁女岁居多。
8成“多萤族” 用眼习惯差
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达8成“多萤族”曾感到眼睛疲累、视力模糊,远高于单萤使用者,且使用3C姿势不良者、环境光线不足,以及没有适当休息比例都较高,且眼睛不适未就医情形也较高。
白内障、青光眼风险增
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秘书长、台北市联合医院中兴院区医务长蔡景耀分析,“多萤族”的错误用眼习惯,当眼睛观看不同距离,需不停变换焦距、角度、适应不同亮度,容易造成致睫状肌紧绷、眼睛更疲累,若没有适当望远休息,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增加罹患白内障、青光眼的风险,尤其熟龄族眼睛较脆弱,更需注意。
屏幕二不 保持良好视力
为宣导正确的用眼习惯,中华民国眼科医学会提出护眼行动“屏幕二不”,呼吁屏幕不上餐桌、屏幕不上床,建议民众应在餐桌与床上避免使用3C,能够保持良好视力,增进亲朋好友的情感。
白内障拖成青光眼 他悔不当初
一名60多岁中年男性,10年多前,他开始感到视力渐渐模糊,就医检查确诊为白内障,但因害怕手术而作罢;不料,日前发生眼睛剧痛,竟是隅角闭锁性青光眼发作。虽然接受手术治疗,但视神经已受损,不但视力无法复原,视野也受到影响,悔不当初。
白内障及早治疗 视觉品质改善更好
专长白内障手术的眼科医师王孟祺观察发现,临床上,很多白内障患者惧怕接受手术,担心术后照顾麻烦或是疼痛难以忍受,而延误治疗的后果,就是视力、视野无法复原;若是及早接受治疗,视力恢复的更好,就能够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传统白内障手术 伤口长达1.2公分
王孟祺医师指出,不少白内障患者,总是拖到白内障成熟才手术,不过传统白内障手术,光是取出混浊水的水晶体,伤口就长达1.2公分,但眼球直径只有2.4公分,不只对眼球破坏很大,可能伤害眼窝其他结构,且复原时间较长,术后也容易产生并发症。
超音波晶体乳化术 伤口缩小6分之1
目前白内障手术治疗,以超音波晶体乳化术为趋势,引进国内已经超过20年。王孟祺医师表示,超音波晶体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可将伤口缩小至2.2mm,是传统手术的6分之1;且手术不需缝线、拆线,手术过程只需点麻醉眼药水,因为不用打麻醉针,大幅降低并发症概率。
散光大幅减少 可预测术后度数
王孟祺医师强调,超音波晶体乳化术的优点,包括伤口小、感染发生率低、恢复速度快,由于大幅缩小伤口,对眼睛球状结构的伤害较小,术后因伤口造成的散光也能大幅减少,并且可以预测术后度数,对于白内障病人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飞秒激光辅助 手术更安全、快速
王孟祺医师分享,他使用超音波晶体乳化术进行白内障手术,已有10年的经验。随着医疗科技越来越进步,新医疗仪器也越来越多,目前有可透过飞秒激光辅助进行白内障手术,由于稳定性更高,可以更安全且快速的进行手术。
【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林宏洲医师至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研习瑞士新型飞秒激光技术。
一位60多岁女士有天左眼突然发红、疼痛、看不清楚,正常人瞳孔约2-3毫米(mm),而她的瞳孔放大至直径6毫米,非常怕光,医师初步诊断,她患有急性青光眼并虹彩炎,虽然接受激光治疗后眼压还是降不下来,需要点用多种降眼压药物才能控制眼压,视力也还是不好,后来经友人介绍至眼科医师林宏洲门诊,经光学低相干反射波测量(OLCR),发现她前房深度(AD)只有1.89毫米、水晶体的厚度达5.08毫米、且并有白内障,可能是白内障恶化引发急性青光眼。
白内障恶化 很容易引发急性青光眼
林宏洲医师解释,当白内障持续增长,水晶体不只会混浊、失去弹性,也会膨胀变厚,瞳孔在伸缩的过程中就可能和膨胀的水晶体黏在一起,房水会排不出去,眼压便急遽攀升,引发急性青光眼。治疗当务之急,必须先降眼压,并接受周边激光虹膜切除治疗,而根本治疗之道,还是要进行白内障手术,置换人工水晶体,这样更能避免急性青光眼复发并减少青光眼用药。
新型白内障治疗技术 较为精准、安全
林宏洲医师先让上述女士降眼压并控制虹彩炎,再运用林医师至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研习的瑞士新型飞秒激光技术,搭配高阶超音波仪,进行白内障乳化手术、人工水晶体置换术,使房水不再被阻塞,她终于不须再点降眼压的眼药水,白内障问题也获得解决,视力、视觉品质更是大幅回升。
▲运用3D断层扫描科技,可帮助激光手术更精准、安全。
飞秒激光 也可用来辅助白内障手术
林宏洲医师表示,传统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多是医师用刀械,以人工方式,在角膜周边制造一个小切口,然后在水晶体囊袋表面撕开一个开口,再将白内障乳化取出,并放入人工水晶体;因为是以人工方式进行,因此角膜切口及囊袋开口形状、大小很难整齐划一。若使用瑞士新型飞秒激光,由于能量较低且是电脑在控制会较精准,可以完整切出正圆形的囊袋开口,位置也会在瞳孔正中心,使置入的非球面人工水晶体能发挥较好的效果。
治疗能量越低越好
治疗白内障过程当中,飞秒激光也会像切蛋糕般将白内障先切成小块,让医师进行超音波乳化白内障时,能量不需太高便可顺利吸取白内障,角膜较不易水肿,安全性也得到提升。由于能量降低、伤口小,患者术后复原时间也会明显缩短。
平常做好眼睛防晒 帮助降低白内障风险
林宏洲医师也提醒,民众想预防白内障,平常眼睛要做好防晒工作。另外,当眼睛正在感染时,暂时不宜接受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患者术前也要接受完整眼科检查,以降低手术风险。
【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新发现! 二尖瓣脱垂会并发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