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提供/嘉义长庚医院)
三叉神经痛常出现脸部或牙齿疼痛,像电击一样疼痛
根据统计指出,三叉神经痛好发于50岁以上的族群,全世界每10万人口约有4至13人罹患三叉神经痛。它是一种严重的面部疼痛,发作前常没有预兆,但可由触摸脸部、风吹、咀嚼、说话或刷牙所引发像电击一样的疼痛。
嘉义长庚医院副院长暨脑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杨仁宗教授表示,三叉神经顾名思义有三个分支,分别掌管脸部上、中、下的感觉。造成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机转,目前认为是三叉神经在进入脑干的区域受到血管压迫,因而产生神经传导短路现象。病人常因“脸部或牙齿疼痛”症状,先至牙科就诊,因治疗无效后再转至神经内外科接受治疗。
1位73岁高女士,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她形容三叉神经痛让人“痛不欲生!”不管是张口讲话、吃饭、咬食物,脸部都会剧烈刺痛,吃了许多药都没用,也因进食困难瘦了好几公斤。后来经朋友介绍到嘉义长庚接受三叉神经射频烧灼治疗,终于摆脱痛苦。
还有1名58岁郑先生,近十年饱受三叉神经痛之苦,曾误为牙痛而拔掉2颗牙,也做过2次开脑微血管减压术,以及2次伽玛刀立体定位放射手术,仍无法改善疼痛。辗转到嘉义长庚医院,医师结合核磁共振、电脑断层影像及导航系统定位技术,进行射频烧灼治疗阻断痛源,仅数分钟时间,就不再疼痛。

(图片提供/嘉义长庚医院)
治疗三叉神经痛新选择:射频烧灼治疗术
治疗三叉神经痛,首先为药物控制,以抗癫痫用药最有效,但当药物治疗无效,或长期使用药物产生晕眩、肝功能受损等副作用时,就需考虑外科介入。传统开脑微血管减压术有其手术风险,年纪大或合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较不合适。另一种方法为伽玛刀立体定位放射手术,虽无伤口,但治疗效果较差,医疗费用也较为昂贵。至于射频烧灼治疗术,亦是一种简单且值得推广的治疗模式,但要把一支细针放入脑内治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嘉义长庚医院创新结合核磁共振、电脑断层影像及导航系统定位技术,医师在病人局部麻醉下,只要将一根细针准确的通过颅底椭圆小孔,放置到脑内的三叉神经节,再予以“射频烧灼治疗”,就可迅速有效的改善病人疼痛,时间仅需数分钟,且无伤口产生,治疗结束后病人即可返家,恢复正常活动,是一种低侵犯性但有效的治疗方式。
射频烧灼治疗术无伤口、恢复快 嘉义长庚医院完成800多个成功案例
目前嘉义长庚已累计包括台湾、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内、外800多个成功案例,94%的病人在治疗后,疼痛情形获得满意改善,即使是之前做过开脑手术,或伽玛刀立体定位放射手术后复发疼痛的患者,在接受射频烧灼治疗后,也有85-90%病人获得有效的疼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