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寒假+年假 慎防网络游戏障碍症上身

发布于2020-08-20 00:51:05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导】寒假和农历新年假期即将到来,家中若有孩子习惯长时间待在电脑前,或是连吃饭都手机不离身狂打游戏,这时最好提高警觉,留意是否已经影响孩子生活作息及社交状况,甚至情绪控管问题,

【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导】寒假和农历新年假期即将到来,家中若有孩子习惯长时间待在电脑前,或是连吃饭都手机不离身狂打游戏,这时最好提高警觉,留意是否已经影响孩子生活作息及社交状况,甚至情绪控管问题,避免“网络游戏障碍症”(Internet Gaming disorder)上身!

高中生沈迷网络游戏生活失控狂骂人 父母头痛带他求诊精神科

一名就读高二的安安(化名)自从上高中后就沈迷网络游戏,自己用压岁钱上网买了最新配备的游戏桌机,放学后或假日几乎人机不离身,上床睡觉前还要打手游,隔天不但上学迟到,上课也睡觉、打盹,无法专心在课业,被老师责骂时就开始翘课。父母接到学校通知后开始管制他玩游戏时间,引起他情绪失控且拒绝沟通,最后连使用断网和没收手机等方式都不见效,还对父母怒目相视、口出秽言,家长惊觉孩子性情大变,担心出现精神疾病,赶紧带他到精神科求诊,经诊断罹患了“网络游戏障碍症”。

身心诊所院长杨聪财医师表示,科技技术不断提升,人手一机已经成现代人生活趋势,善用科技产品虽然可以为生活带来方便性、提升工作效率,但过度依赖或沈迷也会造成许多后遗症。2018年6月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正式宣布将“网络游戏障碍症”纳入精神疾病,原因就是这个疾病不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也会衍生出家庭及人际关系冲突,严重可能造成社会安全隐忧。但是要确诊此病非常不易,需要有长达一年的症状表现,很容易让患者及身边的人轻忽,因此提醒大众应该正视“网络游戏障碍症”问题!

“网络游戏障碍症” 治疗方式多元

杨聪财医师说明,目前“网络游戏障碍症”的盛行率统计,男性为8.4%,女性则为4.5%,显示男性罹患比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诊断上除了观察患者对上网打游戏的依赖程度外,造成日常活动优先级产生变化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也就是患者明明知道过度依赖网络游戏是不好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甚至合并专注力下降、情绪易怒、忧郁及焦虑、睡眠不足及家庭人际互动冲突等问题。

对于“网络游戏障碍症”患者的治疗,除了视生理功能进行药物治疗外,也会合并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了解应该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分析情绪失控来源,并协助患者学习时间管理(Time)、情绪管理(Emotion)及联盟管理(Alliance)等技巧,简称“TEA管控原则”。除此之外,也会诱导他寻找替代的兴趣,例:出外走走、跟朋友聊天或听音乐等,或透过家庭心理会谈共同面对问题及了解彼此想法,指导家长沟通技巧,多使用三明治表达法:“肯定”、“提醒”、“鼓励”,提升亲子沟通效果,让家庭更和乐共处。

孩子出现下列五项 求助精神科医师

杨聪财医师提醒,临床上观察到不只是孩子在网络游戏出现过度依赖问题,近来网络社群、论坛及大量免费影片和戏剧也让社会大众的依赖性愈来愈高。提醒寒假及春节连续假期期间,除了要注意家中青少年使用网络游戏的时间外,上班族也不要一直上网,尽量抽空外出走走或培养户外活动兴趣,避免现代3C文明病上身。

“网络游戏障碍症自我检测表”

1整天过度专注于网络游戏 (嗜赌症内的网络赌博除外)

2当停止或减少网络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例如:焦虑、易怒及悲伤)。

3耐受性: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游戏上。

4反复努力想要控制网络游戏的使用,却徒劳无功。

5除了网络游戏,对先前的嗜好与休闲都丧失兴趣。

6即使知道心理、社会功能出现问题,仍然继续过度使用网络游戏。

7对家人、治疗师或他人欺瞒自己使用网络游戏的情况。

8常使用网络游戏逃避或纾解负面的情绪(如:无助感、罪恶感、焦虑感)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