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主任 钟国轩 整辑/黄慧玫 图片设计/Darren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我们的心理状态,会透过自律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与身体产生联系。一个例子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病人,因为外在过度的压力事件,会引起交感神经以及压力贺尔蒙的作用,而呈现过度警觉、易受惊吓、失眠、紧绷、噩梦等等症状。又如恐慌症的病人,当轻微的喘或心搏过速时,会因为心理过度担忧,继而因为这样的担忧,引发交感神经以及压力贺尔蒙的亢奋,导致原本的喘与心搏过速加剧。
因此,治疗上除了药物之外,非药物的介入就有它的角色。其中一种方式是“生理回馈治疗”。
这是透过仪器设备将人体的生理现象(如:心跳、体温、肌肉松紧度),以各种型式(如:视觉或听觉)呈现反馈给我们自己,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症状和心理状态的相关性。在生理讯号回馈至自己的过程中,再经由其他治疗技术的介入(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学习体会并控制自己的生理状态。简言之,就是透过仪器讯号的协助,学习自我调控身心的一种方法。治疗的终极目标是,经由反复的练习,可以需依赖生回馈仪器,而可达到生改变和自我控制。
而常用的生理治标包括:肌肉活动电位、心搏数、血压、呼吸速、体表温、皮肤导电、末稍血液、脑波等等,临床上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生理讯号。
“生理回馈治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常见的精神疾病,如:恐慌症、强迫症、恐惧症、广泛性焦虑症、失眠、身心症之外,还广泛应用到其他生理症状与疾病,如:手脚冰冷、心律不整、中风复健、偏头痛、紧张型头痛、慢性疼痛、吞咽困难、喉部肌肉紧缩、颞颚关节疼痛、频、失禁、肠躁症等等。
治疗上,生理回馈治疗常常不是单一的治疗方式,而是整体临床治疗的一环。经由完整的评估,就能依据个别的状况安排适当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让症状得到缓解,让生活品质得以提升,进而有机会回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延伸阅读】
防范武汉肺炎!营养师教你打造健康防护罩!美好关系的营造靠3招 让生活天天都是情人节拯救问题皮肤 让肌肤容光焕发的最佳方案是…
立刻加入KingNet 国家网络医药 LINE@ 共同守护全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