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陈木森/台北报导】台湾目前约有200多万名慢性乙型肝炎带原者,若没有妥善的监测或用药物控制,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台大医院肝炎研究中心团队发现,针对平均用药3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现停药1年约有6成患者的病毒复发高于2,000 IU/mL,而约有3成患者产生病毒复发及临床肝炎的发作。
台大医院医疗团队察觉,停用抗病毒药物的种类显著影响停药后复发的速度及型态。病毒再现及肝炎复发的时间,可以早在停药后1个月即发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药的3至9个月内最易复发,停药1年后就较少有复发的情形。
进一步分析,确认停药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量,可以作为预测停药后病毒及肝炎复发的指标,及停药后是否能持续控制肝炎的状态;患者的基因多形性亦可以预测停药后的肝炎发作,而停药后第1个月的乙型肝炎病毒量,则可以作为评估后续病毒及肝炎复发的早期指标。
目前有数种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及长效型干扰素问世,可以抑制病毒在肝脏中复制,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进展。健保自2003年开始给付这些药物,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经逐年降到10大死因的第10位。
虽然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病情,但需要长期用药才能达到包含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之功能性治愈的目标。长期服药有药物安全性、抗药性之疑虑,且患者服药顺从性会降低,也增加个人或健保的经济负担。
亚太地区肝病医学界建议,患者于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一段时程后,若可以达成长期抑制病毒的情形,则可以考虑停药观察,因为有机会增加功能性治愈的机会;台湾的健保给付规范中也标明停药的准则。然而停药后肝炎病毒复发的机会不低,如何找寻合适的患者停药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台大医院医疗团队提出,需要依照停用药品种类进行个人化的追踪,且停药后的前几个月需要密集的回诊追踪乙型肝炎病毒量及肝指数,以早期发现肝炎的复发,也建议停药后肝炎复发时要严密追踪观察,包括乙型肝炎病毒量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量,找出有机会达成功能性治愈的患者,但也需要伺机再启动治疗,以减少患者进展至严重肝炎或肝纤维化的发生。
更多健康资讯一次满足!点此进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