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有一个运动,连 5 岁的孩子都会做。只是举高双手原地跳,一边跳一边喊“哈!”声音可以大,也可以小,自然就好。我们可以试试看,只要做,很快地,心情好像就轻快起来,笑容从心里浮出来,脸部的表情自然变得柔和。这个世界,在我们心中也就变得友善。
如果一早起来就做,带动一整天的心情,一个人容易开朗,不跟自己过不去,自然也就容易放过周边的人事物,而带来快乐。
至于运动要做多久、用多大的强度来做,每个人可以依照自己的体力来进行。举例来说,前面提到的原地跳,同时喊“哈!”的动作,就算脚不离开地面,没有跳起来,只是原地用脚踝、膝盖、骨盆和肩膀、手肘做出好像要投篮的动作,也已经发挥效果。这个动作带来垂直方向的振动,对脊椎是相当好的刺激和调整。再加上“哈!”的声音带动心情和体内更深处的共振,其实全身已落在一个谐振的过程。
还有一种共振的方式,也就是透过身体的拍打或敲打。举例来说,我带许多朋友做过“手举高,大姆指互敲”的动作。这个动作,如果肩颈足够放松,轻松敲打的力道自然会扩散到颈椎的空间,而带来矫正的效果。我会劝肩颈不舒服的 朋友每天做这个动作 100 次(手举高到可以轻松承受的上限),持续一、两个星期,就可以体会到脖子不那么僵硬难受了。
【新书上市优惠】杨定一《全部生命系列》2本75折>>立即前往
许多朋友也知道自己需要培养运动的习惯,却不知道从何开始。其实,培养运动习惯,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诀窍——运动后,自己回想或与朋友分享运动过程的快乐,和运动后舒畅的感受。透过这种方式,我们自然会一再地想要回到运动。
运动,对你我不再是锻炼,而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当然,我会请吴长泰老师多示范一些共振的动作。在跟着做之前,每一位朋友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灵感,从原地跳开始,去发现自己喜爱的共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