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在第2、3周(7到14天后)会变黄褐到黄白色,并且量也会变少,而通常到了产后的第3周,分泌物会逐渐消失,产后7到21天,分泌物会呈乳黄色或是白色,没有味道。
生产时产道的损伤会造成阴道以及骨盆肌肉及其他支撑组织的松弛,常见的骨盆松弛包括: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尿失禁等,这些症状不会立刻出现。
但是会随着年龄及生产的胎数,这些症状逐渐加重,产后进行适度的运动可以减轻骨盆松弛的状况。
要注意的是,因为子宫复旧约需6周的时间,这段期间还是应尽量避免太激烈的运动。大约产后2周,伤口大致愈合了,可以做一些温和的伸展运动,或地板运动。
阴道生产的产妇则可以开始做骨盆运动(凯格尔式收缩)以促进阴道的紧缩,并减少将来发生尿失禁,或是子宫、阴道脱垂的机会。不过最重要的是,任何运动都不可以勉强。
注意:怀孕期间子宫增加的负担是不可言喻的,单看之前与之后子宫的大小就知道,因此,在生产后要使子宫尽快恢复原状。
而要想子宫尽快的恢复功能,最重要的是将子宫内的淤血完全排出,如果能使子宫成为真空状态,则荷尔蒙的分泌将会特别活跃,子宫的功能亦会比怀孕前更好。
产后第1周的生理变化:
生产完后第1周是身体变化最剧烈的阶段,以下7个重要的生理变化,妈咪们要特别注意:
变化一:排出红色恶露主要是血及黏液,这些黏液是由胎盘着床位置上一些残留组织所组成。产后1到3天恶露呈鲜红色或是白色,没有味道或稍有腥味。
产后4到7天,胎盘部位的子宫内膜逐渐愈合,恶露的量逐渐变少、变稀,此时为浆液性恶露。
注意:产后妈咪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恶露的颜色,以作为判断子宫的恢复有无异常,如果红色恶露持续不断且量很多或产生恶臭,必须尽快找医师治疗。
变化二:出现产后痛产后痛就像生产时的疼痛,是由子宫间歇性收缩所引起,通常产后痛会持续2到3天或更久不等。
第一胎产后的子宫会呈现持续的收缩,所以较不会有产后痛,生第2胎以上的子宫,肌肉呈间歇性的收缩、放松,因此会感觉到子宫一阵一阵的疼痛。
剖腹和自然都一样痛感,但剖腹会加上伤口的痛,所以有时会混淆。
此外,若是产后子宫没有排空,残留有胎盘组织或是堆积很多血块,子宫此时会努力将这些物体排出,产后痛会特别明显;而多胞胎或是羊水过多的妈妈,也会有较强烈的产后痛。
减轻产后疼痛的方法:若是产后疼痛厉害引起不适或是焦躁失眠,可以采俯卧姿势或是下床走动,借此帮助子宫排出囤积的血块;
或按摩足部的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足部的两侧,足踝尖上三寸,约四只手指合并的长度,胫骨后缘),也可以减轻疼痛。
变化三:体重下降5到6公斤产后的体重通常会减轻9到10公斤左右,在生产时由于胎儿、羊水、胎盘的排出以及失血,妈妈的体重会立刻下降5到6公斤或更多。
而产后的1周之内,排尿会特别明显,怀孕期间水肿的现象在这一段期间会逐渐消退,体重会再减轻2到4公斤,产前水肿愈厉害的人,体重下降会愈明显。
子宫的缩小及恶露的排出,约可再减轻1公斤的重量。刚生产完通常会降5到7公斤,这是因为胎儿占了约3公斤,生产过程约失血1公斤、胎盘500公克到1公斤,羊水也是500公克到1公斤。
变化四:容易便秘产后肠胃道的变化极为明显,最常见的是便秘的问题,由于生产过程中,腹部的肌肉收缩太厉害造成大肠受到伤害,以致无法发挥作用。
此外,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妈咪产后因为害怕伤口疼痛而不敢上厕所,这些都是导致便秘的原因。
而协助排便的方法,包括以运动来恢复过度伸张的腹肌张力、提早下床活动,增进子宫收缩,使伤口早日痊愈及排便正常,均衡的饮食和摄取足够的水分也很重要。
变化五:乳房变硬和乳汁分泌产后数天,就会开始有正常的母乳,乳汁的分泌状况因人而异,差异很大,同一妈妈每一胎的状况也不尽相同。
产后乳房能分泌淡黄色的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可以保护新生儿免于受到肠胃道的感染,和正常的母乳比较起来,初乳有较多的蛋白质。
在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硬,并且会有压痛,有时会觉得一阵一阵抽痛,有时疼痛会延伸到腋下,这种乳房的疼痛,通常1至2天就会消失。
产后必须多摄取高蛋白食物,并且早期让宝宝吸吮母乳,让乳房排空,或是适当的乳房护理,都可以帮助乳汁的分泌。
变化六:排尿量大因为生产时所造成的损伤,产后膀胱往往会水肿、充血,而且感觉的灵敏度以及肌肉的张力都会降低。
再加上产后的利尿作用,产后的12至14小时之内,身体会排出大量的尿液,如果不加以注意将尿液排出,会使得膀胱因为过度膨胀而受到损伤。
产后的4小时内应下床解尿,如果无法排出,可用温水冲洗会阴,或是用手轻压耻骨的上方,如果仍然无法顺利排尿,应告知护理人员,必要时予以导尿,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通常会在产后的5到7天内复原。
变化七:排汗量大产后的几天之内,身体会大量的排汗,排出怀孕期间贮存在体内的大量水分,这种情况无需特别处理,但应随时将汗擦干,并更换衣物,以免着凉或影响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