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皇家墓地都是风水宝地,在修建陵墓前,都会有大量风水大师在各地区寻找最合适的方位,保证陵墓与天地协调合一,给自己国家带来国泰民安,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赵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可见陵园墓地是非常重要的。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葬,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 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国至春秋时代时期,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 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 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更以阴宅为当务之急。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 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 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吉祥之地。
宋 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 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 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本文只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