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学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及其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分析人类居住选址、规划、营造的一门实用技术,俗称"相地术"又称堪舆术,是古代中国流行的一种有关相宅相墓的方法,用来指导人们如何去选择住宅和坟墓的位置、朝向,以及确定营造的时间等,相地术起初仅涉及到宅邑的选址和定向,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简单,其中不乏朴素的科学成分,主要是有关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与居住条件协调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与运用。汉代,在《易经》玄学及董仲舒"天人感应"等谶纬学说的影响下,相地术乃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结合在一起,为其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并确立了逻辑演绎方法,是中国古代与建筑环境规划有关的一门学问,主要内容是为选择建造地点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则,提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一些指导性意见,说明哪些是应该追求的、哪些是应该禁忌的。“风水术”的前身即为“相地术”,"风水"一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所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即与地脉、地形有关的"生气",与风和水的关系最大——忌风喜水,故风要藏,水要聚,只有"藏风得水",生气才能旺盛。风水家称良好的建筑环境用地为"风水宝地",认为这样的地方必定生气旺盛。可以说,风水学说远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早自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之交,采集狩猎的攫取经济被农耕畜牧的生产经济替代之际,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开始需要注意对居住地环境的选择。从裴李岗、半坡和姜寨等原始村落,或大地湾的大房子、东山咀的祭坛等公共建筑,已可见出新石器时代人们对选址的考虑。这种经验的长期积累,到先秦已正式发展为相地术。
当相地术逐渐发展成为风水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规划布局和设计施工,主要在民间,其次在官方,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相地术理论是建立在古代中国哲学所谓"气"的概念上的。古人认为宇宙由"气"生成。《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未形,……故曰太始。太始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大意是说,天地未形成之前只是一个"无",从"无"中生出"太始元气",元气有轻有重,轻者上升为天,重者下降为地。这重的气和轻的气便是阴、阳二气。《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故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 "气"于风水学至关重要,风水的全部理论和方法都是围绕着"聚气"这个问题展开的。其至有人说,若能认识"气",也就理解了风水的全部。
提到“风水”二字,很多人盲目的认为是迷信,在这一点上我国著名学者南
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资讯学等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界。
风水的本质是“气”,而“气”是生命之源,更是生命之根本,风水中的“气”是由周围环境中的各个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的“序”所决定的,而“序”的改变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中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一种方式之一(另一种方式是量的积累),环境的改变,物体(如家俱、办公桌等)位置的变化就会引起“气”的改变,从而就会改变风水环境,因此我们说风水学是环境学,更是生命学,是地道的科学,而绝非迷信。
“风水”只是名称,并非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因此单从“风水”二字去进行对风水的解释,或者从古籍中搜集一语录去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要了解风水,就要进入其学术体系,深析它的渊源。
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在《尚书》、《诗经》等文献中都有记载。
如何更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如何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并不等于听天由命)?何为自然之理?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风水中讲立向立局?如何得天时、地利、人和,使其达到天人合一········这也正是我们研究风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