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给一个朋友的孩子看病,听孩子的妈妈说,她给孩子经常吃猴枣散,这是一个中成药,我很奇怪,为什么要常吃这个药呢?她回答,说药店里面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个药是儿童的保健药,但凡天气要有变化了,如果想预防孩子有病,就要服用一点猴枣散,这样就安全了。她说周围的妈妈都是这样做的。这让我大吃一惊,这是明显的错误啊!猴枣散哪里可以这么给小孩子吃啊,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的。
猴枣消痰镇惊,性比牛黄
猴枣散是个什么方子呢?这个方子里面的主要的药是猴枣,猴枣就是猕猴的胆囊结石,和牛黄的来源差不多,区别是猴子的结石,牛黄是牛的结石,猴枣的主要的功能是消痰镇惊,清热解毒。这个猴枣的药性一般认为是寒的,从它的功效也可以看出,甚至有人认为它的寒性比牛黄还厉害。
猴枣散清热化痰定惊
而猴枣散则是一个验方。最早收集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由猴枣 12g羚羊角3g礞石3g麝香1.3g硼砂3g沉香3g天竺黄9g川贝6g八味组成。主治清热、化痰、定惊、开窍。之后,配方增加到16味,增加了琥珀、全蝎、牛黄、珍珠等。1997年被国家中药管理局列入全国中医急诊科必备药。猴枣散的配方各地的现在略有不同,有的加入了消食导滞的药物,所以有的家长反映,服用这个药以后,孩子的胃口好了,所以觉得可以长期服用,其实不是这样的。
猴枣散适合热证的孩子
猴枣散的方子里面很多药都是寒凉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作用。中医认为,调理身体一定要分清寒热,对于热证,比如:孩子的舌质红,苔黄,痰黄,鼻涕黄,发热,此时可以用猴枣散,尤其是当孩子出现一些动风的情况,比如抽搐、眼睛上翻等情况时,这个方子是非常适合的,所以被列入了急诊必备药物的名录中。也就是说,猴枣散主要用于高热、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有里热症状者。
如果孩子是寒证,猴枣散就使病邪深入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这些热证,甚至有的孩子还有寒证,那么则非常的不适合了,因为这个方子里面的药物苦寒的很多,吃了会损伤孩子的阳气,本来孩子生发的不错,用了这些凉药,会抑制其阳气,反而会出现疾病的。这种情况是孩子的手脚凉,鼻涕清,痰是白色的,身上冷,肚子凉等,此时如果用了猴枣散,会更加抑制孩子自己的抵抗机制,使得病邪深入。
如果孩子身体健康,吃猴枣散反而会损伤阳气
如果在平时没有事儿的时候吃这个猴枣散,则会无端地损害孩子的阳气,您想啊,谁没事儿拿牛黄来吃,那不是自己找麻烦吗?可是这个猴枣是和牛黄一样的啊,况且孩子身体娇嫩,如此乱吃,为害就更大了,损伤孩子的阳气,脾胃受伤事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发育。
这就是中医的辩证,这个猴枣散,在孩子高热的时候使用,可以治疗疾病,但是疾病好了,就要停止,如果再服用,就伤正气。这和西医里面的抗生素是一个道理的,有细菌感染的时候使用是好事儿,等细菌被清除了,还使用抗生素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专家提醒:懂点中医道理,学会辨识药店销售员的不良推荐
现在药店的销售人员,很多没有必要的中医知识,为了销量而杜撰的销售技巧。他们会告诉妈妈们,变天就可以服用这个药,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这里面没有一点的中医辨证的思路,不分寒热,就是一个凉药,这个思路有类于“没事儿的时候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可以保健”,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似是而非的。因此这里绝对需要打假。所以,为了孩子们,家长们要懂得一些中医的道理,这对孩子有好处的。
(本文源于中国育婴网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怀胎十月,终于等到宝宝呱呱坠地,想必妈妈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想立刻知道宝宝到底长什么样,这种急切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但是,刚出生的宝宝生理机能都还较弱,还是要请专业人士来抱,不然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有可能导致的伤害之一
新生儿在出生时,脑部的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两个重要关节都外在半脱位状态,据说高达8成以上新生儿都是这样。因此,在抱孩子时就要更加的小心翼翼了。最后是让孩子多在自己的小床上休息,不要一直抱在手上摇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头部不适,对孩子的关节发育产生影响。
有可能导致的伤害之二
新生儿出生后六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因颈部肌肉韧带尚未发育好,而导致难以支撑人体头部重量。在抱起的过程中要一手轻轻托起孩子的头部,一手抱紧孩子的臀部以上至腰的位置,以避免姿式不恰当所导致的婴儿头颈过伸过屈,给孩子带来无形的伤害。许多年轻的妈咪,因为是第一次做母亲,没有丰富的抱新生儿的经验,稍不小心就会让孩子的头往后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常见的婴儿颈部受损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父母,帮着小夫妻照顾孩子,他们把孩子背在背后,孩子睡着了老人家也没发现。结果孩子的头一直向后仰着或是一直朝着埋头,这样子的睡姿大人自己试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感觉了,非常的辛苦和累,睡醒了颈椎痛得要死。孩子还年幼,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疲劳和难受,但这样的睡姿,对他们的颈椎发育非常不利,家人要尽量避免类似现象。
婴幼儿正确的抱姿和睡姿
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对于六个月前的孩子来说,不能一手离开孩子的头部,要轻轻托住孩子的头部。不论你是横抱在怀里,还是竖立着抱在胸前,一只手都要紧紧地抱着孩子的头颈位置,以免孩子的头突然垂下来,使得孩子颈椎受损。平时孩子睡时要让他平躺着舒适地睡,在特殊环境和情况下,尽量把孩子抱在怀里睡,而不是让他歪着头或是垂着头仰着头睡,这样子的睡姿都容易导致孩子颈椎疲劳,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宝宝不是你想抱,想抱就能抱,还是要有手法和技巧的!
青少年一般在14~16岁左右进入变声期。这个时期是他们喉头、声带增长发育的阶段。其表现为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
变声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变声期保养嗓子,除了要注意科学合理地使用嗓子,不要让它太疲劳以外,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1.多食胶原蛋白食物:发音器官主要是由喉头、喉结和甲状软骨组成,这些器官又是由胶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构成的。声带也是由弹性蛋白质薄膜构成。因此,变声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些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
2.补充维生素及钙质:维生素B2、维生素B6能促使皮肤的发育;钙质可以促进甲状软骨的发育。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芹菜、番茄、蛋类、豆类、动物肝脏及新鲜水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主要有鱼虾、牛奶、豆制品等。维生素B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帮助皮肤抵抗日光的损害。
3.主副食宜质软精细:不要吃炒花生仁、爆米花、锅巴、坚果类及油炸类硬且干燥的食物,以免对喉咙造成机械性损伤。主食以面食(馒头、面条、大小米粥等)为主,副食可适当吃些薯类食品等。
4.适当饮水利咽排毒:变声期的青少年,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旺盛期,新陈代谢快,适当多饮水,不仅能为身体补充水分,而且还能减少或清除咽部分泌物,避免继发感染。
5.少吃酸辣刺激食物:如大蒜、辣椒、生姜、韭菜等,因这些食物会刺激气管、喉头与声带。不要喝太热的开水或太多冷饮,过冷或过热对声带都不利。更应忌烟酒,以防加重局部无菌性炎症。
6.进食时宜细嚼慢咽: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切忌快速进食,特别是在吃鸡、鸭、禽类、鱼类食物时,谨防食物中的碎骨、鱼骨刺伤咽喉部的组织。
7.科学发音注意护嗓:变声期的青少年,在学习唱歌或戏曲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发音,不要学唱音调过高或声音过于粗犷的歌曲和戏曲唱段,以免损伤声带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斜视:所谓的斜视,是指孩子在看东西时双眼的视线不一致,眼球无法向同一个方向转动,常见的斜视为眼位偏内或偏外(内斜视或外斜视)。
弱视:指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不良,即使矫正后(配戴正确度数的眼镜)的最佳视力,仍达不到该年龄可达到的视力。
屈光不正:所谓的“屈光不正”,是指裸眼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通常是0。8),而又不是其它疾病引起的,需借助光学镜片矫正(戴眼镜)。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
视觉剥夺: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睑下垂,或角膜浑浊而造成视线被遮蔽等,视觉功能因而发育不佳。
宝宝视力保健方法
看电视距离勿太近: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八倍距离,每30分钟必须休息片刻。
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营养摄取应无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
定期做视力:凡视力不正常者应至合格眼镜公司或眼科医师处做进一步的检查。
父亲产后抑郁也影响宝宝发育
众所周知,研究已经证实,母亲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关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对孩子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却没有。对此,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431名父亲、11833名母亲以及10024名孩子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对父母产后8周及21个月时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还对三岁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行了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与父亲没有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相比,那些父亲患产后抑郁症的孩子出现多动症、情绪和社会问题的可能性要多一倍。而这一现象在年龄较小的男孩中更明显,其问题大多表现在行为上。
研究人员说,孩子出生以后,应该像对待母亲患产后抑郁症那样,去重视父亲患产后抑郁症;如果父亲感到抑郁,他们“很负责任地”关心孩子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发育和生活中,父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父亲患上产后抑郁症,其影响似乎在男孩身上表现更明显。
拍摄/宾果邦尼BingoBunny.陈炫丞 演出/锺岱均
1、体格锻炼
学龄前期小儿一般进入了幼儿园,也可能散居。要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小儿体质。要有室内外活动场所,幼儿园要添置活动设备,如摇船、摇马、滑梯、跷跷板、转椅,以及各种电子活动设备,作操用的地毯、垫子,有条件的还有戏水池、小型游泳池、运动场等。安排适合该年龄特点的锻炼项目,如跳绳、跳舞、踢毽子、做保健操,以及小型竞赛项目。各种活动和锻炼方法轮换安排。要保证天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2、早期教育
学龄前期儿童好学好问,家长与保育人员应因势利导,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尽可能给予解答。要按照小儿的智能发育特点,安排适合的教育方法与内容。幼儿园有规范的学前教育,包括课堂教学和在游戏中学;家庭中也可通过讲故事、看学前电视节目、接触四周的人和物、到植物园动物园游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孩子增长知识。不能强迫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的文化学习,违反早期教育的规律,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3、疾病预防
这一时期的儿童发病率下降,要利用孩子体质增强的时机,尽可能根治某些疾病。防病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也要调摄寒温、调节饮食、避免意外、讲究卫生。对幼儿期患病未愈的孩子要抓紧调治,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辨证调补,改善体质,减少发病;哮喘缓解期扶正培本,控制发作;厌食患儿调节饮食,调脾助运,增进食欲;疳证患儿食疗、药治兼施,健脾开胃,促进生长发育等等。
现在的妈妈对宝宝肠胃也是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宝宝肠胃疾病研究也有了不少新的进展,对许多儿童肠胃功能紊乱疾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发现在许多消化不良患儿中存在消化道运动功能紊乱或感知的异常。宝宝的胃肠病不是小事,通过下面的案例分析,以及一些指引和提醒,爸爸妈妈应该会了解得更多。平时做好保健预防工作,宝宝才能吃得健康、拉得舒心、睡得安稳。
一、进食方面:吃完又吐
案例:儿子点点是个早产儿,在县医院住温箱一周才出院。这孩子回家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吐出奶汁或胃内容物,每天少则数次,多则十多次。吃得少,就长得慢,身体就弱,容易生病,家人担心不已。后来做了全面检查,才知道是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经过系统治疗数月,孩子的病终于治愈。
医生说法:胃食管返流指胃内容物返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分为功能性或病理性胃食管返流。
功能性胃食管返流病的宝宝多表现为餐后溢奶,在妈妈喂奶或进食后少量呕吐,虽然持续时间短暂,但呕吐较为频繁,一日数次至10多次不等。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奶汁、水及胆汁等),非喷射性呕吐。如果宝宝在喂奶后平睡、啼哭或挣扎,或压腹时更易呕吐,在睡眠时较少发生。
Tips:1、一周岁以内宝宝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食道返流,呛奶窒息也较为常见,必须引起年轻父母的足够重视,宝宝短暂的食后返流多为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惊慌。
2、平时注意提高头部喂奶,少量多次喂养,食物稠厚为宜,每次喂食后将宝宝保持竖立体位,轻轻拍背10-15分钟,然后置侧卧位,有助于防止返流,宝宝喂奶后取前俯30℃。
二、排泄方面:大便困难
案例:星星已经多天未解大便了。肚子痛得厉害,星星妈妈便带他去医院看医生。医生检查后给他做肛门指检发现直肠内有较硬粪块。询问过后才知道孩子前几天吃过很多瓜子,是一位典型果壳类便秘患儿。孩子拉不出,便秘引致腹痛。3岁的芳芳也排便费劲,追问后得知芳芳平时有挑食和偏食的毛病,特别喜欢吃上火食物,如饼干,很少吃蔬菜和水果。
医生说法:一般认为,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并引起痛苦,应视为便秘。
日常饮食中缺少纤维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很多家庭的独生子女都有偏食和挑食问题,少吃或不吃疏菜、水果,这样会导致纤维素缺乏,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吃瓜子、芝麻时连仁带壳一起吃下的孩子,容易有果壳类便秘。如果便秘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久之会发生肛裂和营养不良。此外,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经细菌分解会产生许多有害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可危及大脑。
Tips:1、预防胜于治疗。母乳营养丰富,宝宝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平时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红烧食物以及肉类、蛋类、花生酱等,每天多喂开水。从小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是防治便秘的关键。爸爸妈妈要督促宝宝吃蔬菜和水果。
2、对于患有便秘的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将牛奶或奶粉冲稀一些,同时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况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吃点蜂蜜水,每次不少于50毫升,温开水送服。治疗关键在于清除粪块,重建良好的肠道排便习惯。
三、消化方面:面黄肌瘦
案例:入春开学后,八岁的虹虹老说自己肚子饱胀不适,不想吃饭,有时则心窝疼痛,反酸,几周下来,人瘦了一圈。先是到医院做肝功能和胃镜检查,没有异常发现,排除了外肝炎和胃溃疡病。后来消化科医生仔细检查,并做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医生说法: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学龄儿童中非常常见。特征是,长期或反复食欲不振、烧心、呕吐、上腹部饱满不适、疼痛、嗳气,吃饭少、早饱等症状。因为没有吃足够的东西吸收营养,也容易变得面黄肌瘦,贫血、全身无力,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这种病常常与进食冷饮、冷食及有添加补品过多,导致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动力障碍有关。治疗这种病,首先要确定有无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存在,可通过做各种检查,最后确认是否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Tips:1、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特效的药物可以使症状完全缓解。而且,症状的改善也可能与自然病程中症状的时轻时重有关,或者是安慰剂的作用。所以治疗的重点应放在生活习惯的改变和采取积极的克服策略上,而非一味地依赖于药物。在症状加重时,药物治疗可能会有帮助,但应尽量减少用量,只有在有明确益处时才可长期使用。
2、这种病的发生是与进食冷饮、冷食及有添加补品过多有关的,患儿应不吃或少吃冷饮、冷食,进食无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荷。
春节出外旅游时,跌倒、骨折、膝部损伤、肩关节脱位等,在五到十二岁的孩子中确实是很常见的。幸好只要医疗得当,通常可很快完全康复。值得注意的事,外伤是春节期间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约在四分之一的病例中,外伤是出外旅游发生意外引起的,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虽然多数事故并不严重,但也有些导致终身残废,因此,必须注意外出安全,避免孩子烧伤、烫伤、跌倒、溺水、误服药物或接触有毒的化学品,家长有责任在春节时,给予细心的照顾。
此外,有些小孩对新环境的气候、水质与饮食等条件不适应,特别是对当地土质、水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不能适应,容易引起腹泻。这种腹泻多是非细菌性的,一旦生理功能恢复,症状自会消失。但要注意,如在旅途中因饮食不卫生,或暴饮暴食而引起急性胃肠炎,产生呕吐、腹痛、水泻或少量脓血、发烧等症状,就必须及时到附近医院治疗。
亲子保健七守则
一、健康的饮食
健康的饮食可以维持营养的均衡,可选择色、香、味较佳的食物来刺激食欲,多摄取蛋白质、钙质、铁质及维他命,不要吃太咸、太油的食物,可以使假期后维持更好的健康状况。
二、预防疾病及意外发生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生病无假期,及早发现疾病,加以治疗,就能确保健康,注意水分摄取,以防脱水及便秘,要避免暴露在温度过高或太低的环境下,以减少并发症,注意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居家外出均须特别小心注意。
三、保持情绪平稳,充分睡眠及休息
过年过节,情绪别太亢奋或低潮,尽量避免熬夜或狂欢。
四、遵照医师指示,服药不间断。
吃药无假期,大年过年不吃药,已是过去神话,慢性病必须按时每天服药。
五、适当的运动
年节期间吃多了,不要忘记散步、休闲活动,可加强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及全身血液循环。
六、吃药不休假
年节期间,所有慢性病仍有可能恶化,必须按时服药,不可偷懒
七、体重宜珍重
连续假期,少动多吃,极有可能体重增重,必须注意身材是否变形,避免肥胖带来的慢性病
一般来说,刚刚分娩后,女性的月经期要有一段时间恢复,产后的新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不论是否哺喂母乳,通常产后的生理周期都不是很规律,都可能和怀孕前不太一样,出现月经不调,不过几次过后就会趋于稳定。妈妈们产后月经不调怎么调理呢?下面教各位妈妈几个方法自我调理月经吧。
许多女性产后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不少新妈妈由此产生惶惑:“产后月经不调怎么调理”一般来说,刚刚分娩后,女性的月经期要有一段时间恢复,产后的新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下面,为产后妈妈提供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解决“产后月经不调”的问题。
运动对调理月经最有效
首先,妈妈们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
月经不调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会致使其腰酸背痛。许多女性一直误解月经不调,或经期有不适情况是不可以进行运动的。其实,刚好相反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症状,调整经期节律。
那么,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1、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人体的机能,对月经周期的顺利度过是有裨益的。
2、体育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盆腔生殖器的应,增强人的抵抗力血液供,缓解精神压力。
3、运动对腹肌、盆腔肌交替收缩和舒张有作用,可对子宫起到轻柔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产后妈妈不幸在产后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妈妈们也不必太过苦恼,妈妈们可以用调经贴来调理月经。
调经贴可以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等等,还有一些智力经期紊乱的药物也可以进行调理,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药物,最好是根据医生的药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月经不调的病因,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因此,产后妈妈们千万不要熬夜,以免影响生理节律及内分泌协调性。
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妈妈们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另外,有些妈妈们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所以,产后的妈妈们要在月经期间做好以下工作: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只要在日常生活多留心多注意,按时定期做妇科检查,月经不调等疾病就不会侵袭。关注自己的健康让生活更有质量。
情绪也能影响你的月经
情绪保持平和,紧张焦虑也会使卵巢功能紊乱。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
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
妈妈们的月经来潮,月经的紊乱,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下丘脑又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接受外来的刺激,经过整合,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卵巢功能而发生月经紊乱。
精神因素如情绪过度波动、紧张,环境或外周温度的较大变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间的功能失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月经紊乱,直至发生闭经。
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要保持好心情,心情抑郁和紧张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多参加活动,但也不能过度劳累。总之呢,月经要顺利就要在药物治理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学会自我按摩缓解
月经方面的病在治疗上应以调理脾胃、补益冲任为主,这样月经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平时多自己按摩,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
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摩血海穴来帮助调理月经。血海穴是脾经上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要穴。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 寸。进行按摩时,可以将双手掌心放在同侧血海穴上,适当用力揉按1 分钟左右,双下肢可交替进行按摩。最 好在月经前后几天睡觉前和起床时各做1 次,但在月经期间应停止按摩。
注意,自我按摩如在经期前后进行,效果尤佳。
这是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的第一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此时婴儿的身体内部还要不断的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第一周。首先就是要自己进行呼吸,摄取营养。此时婴儿的心脏结构和循环状态与在母体内时不同,并继续发生变化。即便是在很安静地睡觉,身体内部也在发生着大的变化。
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及各种疾病,如产伤、窒息、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所以新生儿期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加强保温、合理喂养、清洁卫生、预防感染、生活安静等。尤其是最初2周,更须精心护理。
胎儿期完全依靠母体生存,母亲的健康、营养、疾病、用药、情绪等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如胎盘、脐带、胎儿和孕妇的异常均可致早产、难产、低出生体重及各种畸形。所以此期应重视孕母的孕期保健,保证充足的营养,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积极防治疾病(孕期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流产、早产、异常产等),妥善处理母亲的慢性疾病(心肾疾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等).用药慎重,做好产前检查。特别在孕早期(3个月内).是胎儿发育,各器官形成阶段,孕妇更应从各方面加强保健措施,以免流产和畸形的发生。
此期保健重点在预防先天性遗传病(遗传咨询、产前遗传病、羊水诊断、新生儿早期先天代谢病筛查等),预防异常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生长发育迟滞以及预防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应加强胎儿保健,重视分娩时新生儿的处理,加强新生儿护理,合理喂养。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抱怨,生完孩子后身材就像气儿吹的一样,很难再回到怀孕前的苗条。其实,专家提醒,产后最佳的瘦身秘方就是哺乳了,因为喂母乳有助于消耗母体的热量,,其效果比起节食、运动,毫不逊色。
据营养科专家介绍,孕妇在生产前体内会积存约151千焦(36千卡)热量,以供哺乳时期使用,这些热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身材女性20天的热量所需。所以孕妇产后若不哺乳,就得靠外援运动来消耗掉热量,自然十分吃力。产后1个月,哺乳的妈妈比不哺乳者,多消耗75—82千焦(18—19.5千卡)热量。由于哺乳的妈妈所消耗的热量较多,自然较容易恢复到产前的身材而未哺乳的妈妈就只能靠额外的运动来消耗体内过剩的脂肪,并且有效的运动必须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后心跳达130次/分以上,才有减重效果。
此外,产后恢复身材除了靠哺乳、运动外,饮食控制也是重要关键。因为许多女性生产完即一发不可收,常常是怀孕期间和坐月子时进补过头。因此,对于大补的菜肴,因其本身和烹调方式都伴随大量脂肪和热量,所以还是浅尝辄止,以免摄取过多热量,积存到身上变成肥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许多婴儿都会很好地吸空妈妈的乳汁。这种吸空除了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外,还有利于母亲乳腺的保健。有的母亲在未婚或未怀孕前,患有乳腺的一些疾病,如果喂奶的方法得当,就是一次很好的保健与治疗时机。有一位妈妈,怀孕前右侧乳房长了些结节,被医生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经常有乳房胀痛,生了孩子,她遵照医生的嘱咐,每次哺乳先喂右侧乳房,并将孩子体位不断改变,还用手辅助托着乳房,让婴儿尽量吸空该侧的乳汁,并且坚持哺乳到孩子1岁左右,最后她的乳腺小叶增生自然好转了。
到了晚上,妈妈和孩子都比较困倦,就不必采取坐位喂奶,躺着喂奶会很舒服,即使孩子多吃一些时候也不要紧,但不能含着乳房入睡,躺着喂奶不必担心由于孩子过度牵拉乳房,影响乳房的外形。
为了保证产后顺利地母乳喂养并保持良好的乳房形态,乳房保健十分重要。哺乳时应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婴儿应把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双唇外翻呈鱼唇状,正确的含接姿势可减少发生乳头皲裂;两侧乳房喂奶时间应均匀,以免双侧乳房大小不等,影响美观;哺乳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将乳头从婴儿口中拉出,正确的做法是将小拇指从婴儿嘴角伸入,让婴儿张开口,乳头会自然的从口中脱出;胀奶时,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方法,防止发生乳汁淤积;乳母还要学会正确的挤奶方法,避免因手法不当引起乳房疼痛和损伤:睡眠时应保护乳房,注意不使乳房受压。
另外,还应适时断奶:戴棉质、松紧适宜的哺乳胸罩,对乳房可起到支托作用,使乳腺管保持通畅,有利于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同时,对防止发生乳腺炎、乳房下垂以及断奶后乳房外形的恢复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产后2~3天乳汁分泌大量增加,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使乳腺淤塞不通,而此时新生儿吃奶量较少,容易造成乳汁在乳房内淤积出现奶胀。产妇感到乳房胀痛明显,体温可轻度升高,如果不采取措施,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乳腺炎。防治措施为:
1.早开奶、勤哺乳。通过孩子的吸吮使乳腺管疏通,利于乳汁的排出。
2.积极排空乳房。通过给孩子勤喂奶,让孩子把乳房内的奶汁吸干净。如果孩子吃奶量太少.可由丈夫帮助吸吮,或用手挤奶,使乳房变软。同时暂时减少食用鱼汤、肉汤等。
3.按摩乳房。用手由四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摩,或用干净的木梳蘸些润滑油、滑石粉等,从乳房的四周向乳头方向梳理,以帮助疏通乳腺管。也可用热毛巾热敷乳房。
4.配备合适的乳罩。将乳房托起,有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从而可减轻疼痛。
5.如果乳房胀痛严重或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急性乳腺炎的表现,则需由外科医生来帮助指导治疗。
中医将复杂的缺乳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气血虚弱型,二是肝郁气滞型。
1.气血虚弱型。乳房柔软而无胀感,乳汁不下或甚少,面色苍黄,精神疲倦。可用参芪四物汤:熟地1 5克,白芍1 2克,当归9克,川芎6克,党参、黄芪、王不留行、通草各9克。或服用生乳灵、催乳丸等。此外可用食疗法:猪蹄2只加当归30克,煮烂吃肉喝汤;鲤鱼汤煮糯米粥食用:猪蹄2只加花生仁、黄豆各60克,熟烂后调味食用。
2.肝郁气滞型。乳房胀硬、疼痛,乳汁不行或乳少不畅。可用下乳涌泉散加减:当归9克,通草3克,川芎6克,栝楼15克,柴胡、穿山甲、王不留行各9克,桔梗3克。或服用丹桅逍遥丸、舒肝丸等。此外可用食疗:猪蹄1只加木通5克,漏芦15克,佛手10克,葱白2根,将药物用纱布包好,煮烂后吃肉喝汤:豆腐90克加王不留行10克,煮后吃豆腐喝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 阮文华
10月28日,《儿童口腔保健》讲座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部一楼教研室如期开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阮文华为在场的家长讲解了很多儿童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并且耐心解答了家长提出的疑问,中国育婴网的编辑也进行了现场的采访与学习。
讲座下午1:30开始,小编在1:00到达的时候,小小的教研室里已经有很多家长静静地坐着等待了,阮文华医生也已经做好了讲座的准备,正在为在场的宝宝做一些简单的口腔测试。
很多家长都是带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和录音笔来听讲座的,阮文华医生耐心地为家长解答问题。图为,阮医生拿着牙齿模型为家长解释哪颗是六龄牙。
讲座期间,阮医生还设置了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竞答环节,答对的家长都可获得阮医生编著的《婴幼儿口腔健康指南》一本,家长们积极竞答,讲座的氛围特别好。
阮文华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口为先,口腔健康是享受美味佳肴的基础,它不仅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利,而且对他们的正常心理发育也很有帮助。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家长在孩子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健康等方面都更加关注了,但是儿童口腔健康还是很容易被家长忽视。许多家长都是等到孩子牙齿疼痛了,才会引起关注,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其实,只要家长注意科学的饮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及预防措施、定期做口腔检查,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孩子龋病的发病率。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爸爸妈妈们一起来了解儿童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吧。
一、认识牙
乳牙
宝宝于出生后6-7个月开始长出的牙叫乳牙。两岁半左右长齐20颗。
恒牙
我们利用牙齿嚼碎食物,当我们长大时,第一套牙齿,也就是所谓的初牙,会被32颗恒牙所取代。恒牙有四种类型:位于口腔前部的门牙和犬牙,以及口腔后部的前磨牙和磨牙。门牙和犬牙将食物咬碎,面前磨牙和磨牙则用来咀嚼食物。到20多岁时,还会长出智齿,它们也属于磨牙。
二、当前儿童口腔保健存在的主要问题:
龋齿
俗称虫牙,又称蛀牙。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一般来说,龋齿不治是不能自愈的。发现龋齿要及时治疗。一个小浅洞,简单补一下就行了,痛苦很小。要是等到牙疼得厉害,甚至肿起来再治,可就麻烦了。有些牙坏得没法再治,只好被拔除。
奶瓶性蛀牙是因幼儿长时期含着奶瓶睡觉或睡前喝牛奶,而睡着时因口水分泌较少,牙齿在酸性环境中浸泡一整晚,久而久之造成白色的牙齿脱钙,时间更久就产生黄褐色蛀牙(尤其好犯上门牙)。严重的奶瓶性蛀牙会引起牙齿疼痛,造成饮食摄取困难,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外观及发音,甚至造成将来的牙列不整。
地包天
在正常情况下,当上下牙齿咬合时,应该是上前牙咬在下前牙的外面,若相反的话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这在医学上称“前牙反牙合”,俗称“地包天”,也叫“兜齿”。遗传因素引起,这种可能性占1/3;喂养方式不当,奶瓶如拿得太高,幼儿就必须把下颌外伸才能喝到奶,久而久之,下颌就会较上颌更突出,形成反颌;不良习惯引起,吮手指、咬嘴唇、咬物、吐舌、下颌前伸等不良习惯以及奶嘴使用时间过长。地包天矫正的最佳年龄为4-6周岁。
舌筋短缩畸形
孩子出生后舌系带没有退缩到舌根下,导致舌头不能伸出口外,舌尖不能上翘舌前伸时舌尖因被舌筋牵拉而出现凹陷,舌尖呈W型(正常人舌头伸出时舌尖呈V字型。)影响哺乳或与下前牙摩擦,发生溃疡孩子张口时舌尖不能上翘,不能舔到上齿龈或伸过上唇,年龄稍大会影响发音。
阮文华医生为在场的宝宝们做口腔测试
口齿不清
门诊因“口齿不清”而要求“剪舌系带”的父母很多。发音不准、吐字不正固然与舌系带过短有关,但这不是发音不准的惟一原因。舌系带过短,一般仅影响孩子对某些字的发音不准确,对整个发音不起主要作用。
口齿不清的原因:构音器官结构异常比较少见,多见因家庭语言环境差造成的孩子开口困难(功能异常),常见情况是父母忙,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保姆看护,缺乏交流、感官刺激或过分溺爱和约束等,同时家庭中南方话和北方话并存,都会导致孩子理解困难,表达困难,影响语言发育。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例如,儿童孤独症、口吃、选择性缄默症等,则需要到专业医院诊治。
口齿不清的预防和矫治:在儿童学说话的关键时期,教给正确而清晰的发声;
在孩子发声不准时不要指责,嘲笑,避免紧张;4岁后仍有明显的发声问题,应及时就诊,明确原因,对症治疗;必要时进行发声矫正训练。
讲座结束后阮文华医生为家长解答问题
三、爱牙护牙,从小做起
正确的刷牙方法
从3~4岁开始,儿童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
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
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
定期做口腔检查
婴儿出生之后,应该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即约6个月时去医院检查口腔,由口腔医生评估患龋的风险,提供预防性指导和建议。此后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预防和治疗。
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带领宝宝走过一段轻松愉快的爱牙、护牙旅程,让宝宝拥有一口漂亮健康的牙齿,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父母应以身作则,营造乐食乐动乐活的环境。
中西医打造健康宝宝的生活保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