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作者\妈妈经编辑部
在婴儿期的时候,8-10个月的宝宝,开始会有“陌生人焦虑”。接着到了14-18个月,宝宝会有“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但在青春期也可能持续。
分离焦虑其实是“依附关系”的展现!
依附关系约在7-9个月形成,可以说是宝宝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绪连结,主要照顾者不局限是妈妈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假如妈妈跟宝宝之间的依附关系不好时,也可以由爸爸、兄弟姐妹或阿公阿嬷来取代。
依附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安全依附”和“不安全依附”。
“安全依附”的宝宝有两大特征:
1.首先,如果和照顾者分开,宝宝会展现焦虑。
2.接着,和照顾者相聚后,宝宝马上会破涕为笑。
根据国外研究,有60%是安全依附宝宝,而“不安全依附”的宝宝:
有20%是“逃避型”:当照顾者返回现场,会避免和照顾者眼神接触。
通常这种型态下的照顾者对宝宝的照顾行为比较不一致。举例来说,小孩可能用脚推了一下玩具车,妈妈可能一下拍拍手鼓励儿童,下一秒又对小孩生气,让小孩觉得妈妈的标准不一致,混乱无所遵循。
有10%是“抗拒型”:当照顾者返回现场,会拒绝照顾者的安抚。
通常这种型态下的照顾者通常较没耐心、不回应或是过度刺激宝宝。例如:宝宝的长相和哭声,其实意含着生存法则,他们长得可爱,让我们想要去照顾他(洋娃娃法则),他们的哭声,会让我们生起怜悯之心,不得不去注意他们。所以,照顾者适当的回应宝宝的喜怒哀乐,能够养成小孩健康的依附型态,更有研究支持良好的依附型态,可以预测将来较好的学校适应、社交能力和情绪控制,也比较少青少年犯罪问题。
有10%是“无组织型”:混乱无规则,也是关系最不好的一种依附型态。
像是:没有准备好迎接宝宝到来的未婚妈妈、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家庭,以及对于有了宝宝的生活或是婚姻生活感到不美满的照顾者,可能会转嫁负面情绪到宝宝身上,甚至故意忽略宝宝的需求,进而间接虐待宝宝。
由此可见,和照顾者重聚后小孩的反应,才是区分“安全”还是“不安全”的依附关系。像报导中的小男孩用视讯看到妈妈就露出灿笑,这就是“安全依附”的典型行为。
推荐阅读:新手父母必知,三岁前幼儿社交情境与浅谈四种依附关系
Bowlby(1969)也提出依附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前依附关系(约在0-6周)
此时期宝宝和照顾者亲密接触,还没有显示任何分离焦虑。
阶段二:依附关系产生中(约在6周~6-8个月)
宝宝开始可以区分出熟悉人和陌生人,并且看到陌生人会有警觉心。
举例来说:看到妈妈和看到邻居阿姨时,宝宝的脸部表情会有差异,看到邻居阿姨时,眼睛可能睁得比较大,也看得比较久,看起来像是在思考:这个人我没看过ㄟ ,他是谁?他从哪来?跟妈妈的关系是什么勒?同时,宝宝可能也会伴随着“惊讶”的脸部表情。
阶段三:清除依附关系(约在6-8个月~18-24个月)
宝宝开始建立“安全堡垒”,即使环境中有陌生人出现,有照顾者在,一切都OK。
这个阶段的小孩,会时不时确认主要照顾者还在不在。像是:爸爸带小孩去新的幼稚园参观,当爸爸在跟幼稚园老师(陌生人)聊天时,小孩可以很悠哉的逛起来,摸摸新的玩具等等,但还是会经常性地转头确认爸爸还在不在,如果爸爸要离开去其他区域参观,小孩一定会放下手上的玩具,马上跟过去。
阶段四:相互关系(约在18个月~24个月)
觉得自己和照顾者都有责任要维系这份依附关系,不会单方面责怪照顾者的离去。
有一篇有趣的研究指出,如果妈妈是从宝宝熟悉的场景离开,宝宝不会感到焦虑而大哭,如果妈妈是从宝宝不熟悉的场景离开,宝宝比较会感到焦虑,而情绪溃堤。该研究显示:如果妈妈有让小孩知道妈妈未来的规划,例如要去银行办事,并且承诺小孩5点会回到小孩身边,小孩不但是可以理解的,还可以训练小孩去处理这种不安全带来的不适感,在未来,小孩如果碰到一些情绪较敏感的事件,可以比较有能力去调节自己的情绪,独自面对。
推荐阅读:孩子到幼儿园就哭,六招解决分离焦虑
最后,决定宝宝的依附型态是“安全”还是“不安全”,有赖照顾者的“照顾品质”。
有研究提出“安全依附”的六种照顾特色:
- 敏感性:能针对宝宝发出的讯号(如哭声)做判断,并给予立即与适当地回应。
- 正向情绪:对宝宝展现正向表情和情绪。
- 同步性:和宝宝建立流畅性与回应性的互动。
- 相互性:和宝宝共同专注在同一件物品或事件上。
- 支持性:对于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予鼓励。
- 刺激性:频繁地直接和宝宝互动。
所以,只要照顾者能对宝宝的需求敏感,知道宝宝需要什么,且对宝宝的回应性是高的、语调是温暖的,宝宝就能和照顾者发展出“安全的”依附关系!
回到那篇报导,事后妈妈回到警局,小孩的情绪也已平复,心理学家建议照顾者:
1.可以向小孩讨论刚刚发生的事,进行沟通,除了可以理解小孩做事的前因后果,也能给予小孩表达意见的机会。
2.先鼓励小孩做对的部分,再给予正面训导,让小孩能够从中获取经验。
3.最后,和小孩做约定,并且给予承诺,挂保证!
参考资料: “Sensitivity and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 on Parental Antecedents of Infant Attachment,”by M. S. Wolff and M. H. van IJzendoorn, 1997, Child Development, 68, 57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