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作者\妈妈经编辑部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种社会新闻,一个10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被全班强硬“劝退”,因为老师和同学都怕得要命,不想再头破眼肿了…
新闻指出孩子难管,是被父母惯坏的,班上47人,高达45人都被动过手。有同学的脸被划出疤、有人后脑杓被圆珠笔戳了一个洞,这些孩子的家长,要求男童的爸爸给个交代,不料爸爸居然回应“这是小朋友之间的小喀小碰”,以“他还只是个孩子”一句话希望抚平大家。
每一个野孩子,背后都出自野父母吗?不一定,熊父母对待他人不一定粗鲁无礼,但是熊父母对待自己的小孩可能无限宠溺,或是不知道怎么正确的修正孩子的行为。
熊孩子的养成与缘起
东华大学咨商与临床心理学系的一篇研究论文,专门介绍“熊孩子”现象:
熊孩子最早来自于中国北方的方言,指称那些
1. 怯弱、老实的孩子
2. 不守规矩的、惹事的孩子
3. 调皮的孩子,并表达出对调皮孩子的喜爱。
推荐阅读:怎么面对刺猬小孩?妈妈做了出其不意的事
原义上还带有一种“淘气可爱”的熊孩子,近年来八九成却多被定义为调皮、爱搞破坏、不守规矩、乱翻东西、会惹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甚至依照破坏力的强度被分成三个等级,
第一级:3~5岁、小学一到三年级
这两个阶段的孩子充满好奇心,仗着不懂事而为所欲为。
第二级:1~3岁、小学四到六年级
1~3岁年纪比较小,四到六年级逐渐懂事。
第三级:婴儿、国高中生
婴儿只会哭不会伤人,国高中生已经过了别人会袒护他的年纪。
大家有注意到吗?第一级和第二级别其实是关键阶段,排除Terrible two的教养期,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在努力学习群体生活,培养自律与尊重他人,父母没有趁这这时候好好管束孩子,小熊就会变大熊。从心咨研究的角度而言,有这4种心态的父母,容易在无形中培育出没有同理心的熊野孩子。
1. 补偿心理:
现今双薪家庭的父母忙碌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因此面对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这份爱,很容易因为补偿心理机制作用而演变成有求必应。
从能预见孩子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却仍未采取对应措施的轻度放任,乃至主观故意的忽略、放任,也就是明确知晓孩子的行为已经侵犯到他人权利,却仍允许或是鼓励孩子恣意妄为的行为(顾建梅,2017),背后除了家长自身的价值观因素影响,也是父母对子女不恰当的爱所致。
2. 还只是个孩子:
切记父母的嘴,决定孩子未来的路!当你的孩子被弄到头都破了,听到对方家长这句话一定更气愤,家长应谨记包容要有边界,不能因为一句“还只是个孩子”就不用为了其行为负责,正因为还是孩子,更需要好好引导训诫。
3. 教养态度:
好端端地为什么喜欢对别人动手动脚呢?学龄前的幼儿可能因为表达能力不足,所以面对外界不适应、感到不安,就会反射性地用肢体语言表示,直接手一挥就出去了。
但如果这时候父母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释放情绪、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孩子就可能觉得“哭闹有用、动手有用”,根据过去专家研究,对于容易烦燥的儿童,当家长教养态度不一致时,儿童更容易展现出破坏行为(刘子圣,2008、三木,2015)。
推荐阅读: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变成熊孩子?
而儿童自身不良的特质,也可能会负向影响到父母的教养态度(庄耀嘉,2009),此时父母可以透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改善负向循环,让自己为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典范,尽量维持一致的原则态度,为孩子建立良善的价值观与品格(张惠君,2002),对于幼儿社会性能力会有较好的影响(林惠雅,2008)
4. 模仿模式:
孩子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聪明,孩子会深受家庭之影响,举凡家庭冲突、家庭问题解决能力、家庭情感表达,乃至家庭责任感,都可能成为孩子认同模仿的对象或情境,不论语言、肢体冲突,都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与情绪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邱郁雯,2003,李阳、曾彬,2016)
简单来说,夫妻相处融洽,遇到问题的时候理性沟通,在童年时期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与安全感,也会反映在孩子的心理、性格上。
欢迎加入【妈妈经驻站作家】,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张庭慈〈熊霸天下-拥抱熊孩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