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作者\妈妈经编辑部
小熊开始上小学了,熊妈是每天家中最早起的人,早上忙着帮小熊、老公准备早餐、衣服、接着叫小熊起床。晚上帮小熊修改一次作业、复习功课,睡前帮小熊检查书包,确认明天要带的东西都带了。
有时候,小熊忘记带美术作业去学校打电话回家,熊妈还得跑一趟学校。
反观,小熊的同学什么都自己来,他会:
自己买早餐,虽然不是都很营养,但他会自己起床、安排买早餐的时间准时去学校。
自己检查书包,虽然有时候会忘记带直笛,被老师念,但至少他自己负起责任了。
自己写作业,虽然不是每次都是拿满分,但他会从错误中学习,避免下一次的犯错。
有人问熊妈:“你要这样做到什么时候?”
熊妈:“我担心小熊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在。”
熊妈爱孩子之心切,每个父母都懂,但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也要跟着成长:究竟什么时候该放手?会不会错过建立孩子习惯的敏感期?
心理学家: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是来自“身份认同”
你的身份决定你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自我认同”。心理学监狱实验发现,当学生的身份转变成罪犯或狱警的话,他们的行为长期下来也会变得跟角色相符,扮演罪犯的变得顺从,扮演狱警的变得残暴。教孩子:什么身份,做什么事,养成孩子负责任、尽本分的观念,不是家里永远都有人帮你擦屁股、收拾残局的。
儿童心理学家Piaget也告诉我们:
( 一)他律期(5-10岁)
此时期,孩子的世界里竟是规则,他们把父母说的话奉为圣旨,每日与孩子聊学校生活,今天学了什么,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让孩子觉得父母重视他的学习,孩子自然会看重自己的课业表现。
(二)自律期(11岁以上)
此时期的孩子,正是自我认同、也是建立习惯的敏感期,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不再需要父母或是老师来要求每一件事,孩子会主动把事情做好,以符合他心中给予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推荐阅读:专访小熊妈张美兰:从“他律”到“自律”,父母一定要介入的四件事
放手,不是放纵,也不是放弃
这不是一种不负责任。让孩子自己来,不是不爱他,是另一种“更宏大”的爱,那些敢让孩子受苦的家长,不是对孩子残忍,是更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能够明白什么是责任?体会痛苦的体验,产生心理烙印:父母亲为他做的事并不容易,也不是必要。
心理学家Vygotsky提出“近侧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教家长如何识别什么时候该帮助孩子。ZPD指的是儿童在同侪或家长的协助下,能够诱发最大的潜在能力,超越平时的水准。此时,父母的协助称作“鹰架”(scaffolding)。
案例:小熊自己写数学作业,但算好几次都算不出答案的时候,向大人寻求帮忙,就是大人最好介入的时机。由于孩子已经自行操作一遍了,知道解决问题的流程,只是不晓得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时大人的指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可以看见小熊发现自己的粗心后,大叫一声“啊,对吼!”并急着跟父母说:“我自己来。”把簿子拿过来自己演算一遍,解出答案后,开心地露出笑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提醒了孩子的粗心,连熊妈自己都佩服自己。
还有哪些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爱说话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比较好
尽管孩子说话拖拖拉拉,也让孩子把想说的话说完,不用急着纠正。他们的喃喃自语是在帮助思考,父母可以试着抓关键字来听懂孩子想要表达意思,让他觉得他的表达是有效果的,变得喜欢练习说话。
2.孩子是宝贝,但不是完美的天使
顾虑孩子的发展限制,或许他们的大脑还没办法理解你的话语,父母可以试着用简单的比喻法、创意的幻想来协助孩子理解。例如:避开“为你好”这三个字,因为孩子可能还无法想到距离现在还很久的事。“刷牙,是为你好”可以修改成:“你知道牙齿小精灵很贪吃吗,他们专门找没有很爱护牙齿的小孩,偷走他不要的牙齿,这样以后我们吃好吃的,你都不能吃了ㄟ。”
3.孩子小大人法
有机会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例如:每周三是便服日,小熊可以自己决定要穿什么服装,提早建立小熊对自己身体的掌握,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或许妈妈把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才会感到安心,剥夺妈妈的这份“安全感”,反而是对妈妈的残忍,必须忍受对孩子无限循环的忧心,但换得的是孩子的懂事和学会独立。
推荐阅读:放手让孩子做家务吧!会做家务的孩子更出众,一起做家务更快乐
别用“条件”来“交换”你对孩子的爱
孩子终究是孩子,若让他们觉得有趣,就能增加他们的动机,特别吸引他们的投入。例如:小熊如果不自己起床,妈妈就会对他生气,让小熊觉得妈妈不爱他。可以改成:每天早上自己起床的人可以来一首自己最爱的歌曲,如果小熊喜欢这个充满趣味的生活仪式,渐渐就会让它变成是一种习惯。
优秀的孩子,不需要优秀的父母,只要愿意,任何父母都能养出优秀的好孩子。
参考资料:https://www.prisonexp.org/conc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