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作者\爱心理
先不论孩子是否能听懂,但这个行为带出来的正面意涵与家庭的生命与情绪教育极为重要。与孩子的疏离感,其中最大的因素往往是“家庭秘密”或“家庭禁忌”,那个人人心知肚明,却无法言说的话题,最容易造成家庭隔阂。
1. 死亡不用成为禁忌:死亡与疾病最容易带来禁忌感,因为谈论时产生的悲伤、羞愧与罪恶感,会让人“不舒服”,会让气氛尴尬,也会让家人之间的感受困在原地,孩子更会学习到如果我问了,家人会不喜欢我,对死亡感觉害怕之外,还对心里渴望了解的状态感到无助。
2. 伤心可以被承接:失去家人会带来极大的失落与不安,因为原本可以安抚自己情绪的对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未知与低压的家庭氛围时,孩子很容易有“退化”或“噤声”的状态。
所谓退化是:例如原本戒奶嘴了,又吵着要吃奶嘴,或者翻找出前两年在玩的玩具或游戏,想要透过游戏跟过往的记忆有连结,想像妈妈还在身边,来调节自己思念的情绪,或者希望玩这个母亲就会出现,也就是行为或思维上像是退回到更小时候的状态。
所谓噤声是:孩子会变得极为乖巧、不吵不闹,因为知觉到家人已经有很多烦恼时,孩子很多事情就会自己想办法消化,又不一定知道如何消化,因此可能会阻隔情绪或容易出现记忆的断片来处理。
推荐阅读:“如果爸爸妈妈死了我怎么办?”关于死亡,陈安仪这样跟孩子解释
当死亡可以被讨论,最重要的是能去讨论“如何思念与缅怀”,当孩子知道大人也很思念时,反而心里有更多安全感,因为那是家人间的爱如此深刻,就有这么深的思念,而家人若可以有特别的仪式来缅怀,也让孩子的爱有投注的方放,例如,当我想念妈妈时,我会穿上妈妈送我的衣服,对镜子中的自己说说话、笑一笑,感觉她还在旁边支持我。你也可以喔,拿出妈妈买给你的铅笔,写写字或画画,感觉她就在旁边陪着你。
过世的家人,会用另一种方式活在家人的心中,被留下来的家人,需要能学会重新摆放已逝家人在心中的位置,从有形的物理存在,转为无形的心理与精神的存在,对已逝的家人而言,也活出生命很重要的意义了。
避免用这个方式与孩子谈论死亡
要避免的其实就是错误的“希望感”,以及可能产生的误导与更深的恐惧。
1.睡觉:避免跟孩子说妈妈去睡觉,会让孩子很害怕睡觉就醒不过来,甚至认为自己只要去睡一觉,明天又能看见妈妈。要让孩子知道,妈妈因为生了很严重的疾病离开人间了,因此孩子会懂得去世与消失的概念之外,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2.去旅行:如果说去旅行工作,会让孩子有复杂的感受,因为孩子会不知道怎么处理对母亲的想念,还有一直有着期待,因此对旅行工作这个词有敌意,甚至可能觉得是不是旅行这么重要,是不是我不够好而要抛弃我。
推荐阅读:谈死亡忌讳?生死两相安不留遗憾!
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
需要用孩子听得懂得语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拟人化”与“具象化”的过程,最好能使用孩子常看得卡通中的元素、或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事物。
例如:
1.生命的概念:人生就像是很长的一段旅程,我们要从A点走向B点,可是有些人提早到站了,他们要下车去,但是最后我们都会跟他们见到面,只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没办法看到他们,他也没办法陪我们玩。
2.健康的概念:人的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像是爸爸开车带你出去玩你所坐的车子,我们开久了,就会容易这里坏那里坏,有时候就要进厂维修,有时候早一点发现,还能把它修好,还有办法像平常一样使用,有时候太晚发现,就没办法修理,需要更换零件,但是身体里面的器官,像是我们可以呼吸,是因为有肺,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特殊编号,就很难有适合我们的零件。
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要好好善待身体,像是如果从太高的地方跳下来,脚或手就容易受伤,没有按照时间吃饭,你专门管理吃东西的胃也会有问题,就要进厂去修理了。
【爱心里】授权转载原文出处【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用孩子听得懂的“拟人化”与“具象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