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总爱拿放大镜看孩子缺点
身为爸妈,我们难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希望孩子可以尽可能优秀、独当一面,当孩子进入学校开始学习后,甚至可能会自己订一套标准来严格检视孩子,并一一查看哪些达标、哪些未达标。
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我们也开始拿着放大镜看他的缺点,总是叨念著孩子做得没那么好的地方,就像是看不惯般,一直碎碎念,甚至指责。比如说有些孩子天生数学很好、逻辑很强,但他可能在手作方面就比较钝一些,然后东西也常弄得乱七八糟,但这时候妈妈就会想说:“数学好不是应该的吗?!”、“现在数学不是很简单吗?”、“倒是你喔,每次那个手作都弄得乱七八糟,字也写得很乱啊!”等等的批评。
另一方面,若是孩子的语文、数学学习较慢,但在手作、才艺或是体育方面特别强,这时候爸妈可能又会有个反应就是:“怎么数学反应那么差?!”、“这不是最基本的吗?”、“你体育那么强又能够如何呢?”又开始担心他表现没这么理想的地方。
我们难免觉得,这些天生表现比较出色的部分不是应该的吗?这也没什么呀!回想起我们小时候,上一辈的爸妈教育我们的方式就是:“要批评才会有进步。”长辈常认为,教育孩子应该要嫌弃和批评,如果去欣赏、称赞他的优点,这样孩子的其他部分就不会再成长了。
在称赞鼓励与严格要求之间 ,依照个性寻找平衡点
到了我们这一代,新的教养脚本取代了传统的打骂教育,对父母来说,教养难度越来越高!
一味的鼓励及称赞,怕孩子容易志得意满,或禁不起挫败跟批评的考验;但一味的挑惕缺点,又会让孩子无法肯定自己,也失去了学习动力。
那父母到底该怎么做?第一步真的是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有些孩子急躁、做事常只有三分钟热度;有些孩子求完美慢吞吞;有些孩子缺少信心,需要有人鼓舞他前进、勇敢面对挑战;有些孩子总觉得自己很行,表现懒散不积极,爸妈就要想办法去培养他的主动性。第二步是“客观观察他是否有认真”及“他不认真的背后原因”。
在我们家,我发现如果对小肉包表现没那么好的事情感到心急,露出一些不耐烦或者否定他的语气跟神情的时候,他都马上感受得到,有时甚至会说:“我觉得小包最笨了!”、“我最讨厌小包了!”陷入自我否定和生气等负面情绪。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绪时,我心想着“为什么?”然后忆起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是我的爸妈用类似态度来对我,那感受会是什么?或者说,当我现在是个妈妈,但是我的妈妈说:“你这个妈怎当的?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小孩是怎顾的?”我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我已经在努力中,却仍得不到肯定跟支持,那的确听到这些都会很受伤;但如果是我散漫不努力,虽觉得难过但的确该检讨自己。
所以针对小肉包表现不理想的事,如果这件事很重要,而他确实也在努力中,我就会想是不是该修正自己的语气,即使再多不耐烦也不能让这类情绪无限蔓延,打击他的士气。
但如果学习态度不佳(不认真),且分析过后发现是因为兴趣不足,若是才艺类,我不会勉强;若是学科基础知识类,我的策略会是鼓励与严格要求各占一定比例,看他的反应来调整。若他有一些些进步跟努力,我一定会放大他的投入给予肯定;若他表现漫不经心,我就会严肃地跟他说,这部分学习对他的重要性,解释为何我会要求,利弊得失是什么?然后陪他制定改善的方法。
没有人比我们更适合成为孩子的伯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比方说有些孩子在美术部分较有天分,就可以画图创作画得很开心,像是小肉包目前就非常喜欢画画,热爱观察及想像,想描绘出人事物的特色跟自己构思的故事,但他在体育或其他方面可能兴趣就不如美术。
每个人长处跟喜好都不同,我们真的能接受这个事实吗?有时让自己感到莫名焦虑的原因,就是太过期待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想想,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会、样样都擅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究竟凭什么要求“孩子!你要比我强!”“孩子!你什么都不能输别人!”
身为父母,没有人比我们更适合成为孩子的伯乐。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每当发现他有一些天赋特质并且感兴趣时,请记得多去鼓励他,继续向内探索这一部分,千万别反其道而行去抑制及削弱它。因为这些特质跟他的未来可能会有一些关联,虽然不见得会有职业上的直接对应,但那也许是会让孩子与众不同、投入之后会有事半功倍成效的部分喔!
推荐阅读:不只是兴趣“而已”!是一生受用的态度和能力
比方说我和琦弟天生特质完全不同,琦弟小时候话很少,永远跟在我身后,也不太会表达,在言语沟通上比较迟钝,连看着课本念课文也会念错,但是他非常会画画,从小没上过什么美术班,都是自己不断研究投入。后来他虽然有两个硕士学位,一个是土木、另一个是工业设计。
我们爸妈本希望他去当个土木技师,过稳定的生活,但似乎他无法抗拒内在力量的强大召唤,选择踏上汽车设计的领域,为了画出理想的图,愿意没日没夜赶工,不断地看着国外的设计作品想更提升自己的能力。
而我呢!琦妈说我在两岁多时就很会说话,还会自己朗读,声音也有抑扬顿挫,童年时期美术课的作品不怎么样,但音乐课表现却很好,加入合唱团、爱唱歌,同时,还喜欢写文章…等。在我30岁后,回想我和弟弟成长的经历,与后来职业上的关联,竟发现有很深的连结。这份连结强大到连自己的父母想操控都很难,也衷心感谢父母对于我们人生方向的支持与尊重。
成年后的自己,更加深刻感受到这份支持就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养出好小孩,多欣赏少比较,与孩子站在同一阵线
心理学家阿德勒研究亲子关系发现,如果父母能学习欣赏孩子的优点进而肯定他,也必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阿德勒强调“鼓励”是建立自信的基本,往往所有适应不良的问题都是气馁的表现,若给予鼓励、赞赏和肯定,便能修正许多不良行为,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身为爸妈,如果希望孩子对于天生比较弱的学习项目别那么抗拒的话,反而要跟他站在同一阵线,让他感觉到“我们跟他是同一国的”,而不是那个跳出来指责跟看不起他的人,比方对于小包比较不擅长但已经在努力中的部分我就会说:“小肉包虽然现在不会,可是我们只要一起来努力,我们还是能学会的,那你不要紧张。”
当换个角度去沟通时,孩子就会觉得妈妈理解我的心情,而且妈妈并不是说我很差,她只是觉得目前学得比较慢,但是会慢慢进步。其实这也是事实,每个人擅长的部分不同,对于每件事上手的速度也有差异。
我想,所谓养出好孩子都是要从欣赏他开始,而养出“好的孩子”也不见得是世俗定义的功成名就,而是孩子身心健康、品格好、有自信与勇气去面对人生挑战,未来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展翅飞翔,这就是好孩子。
推荐阅读:称赞时请停止说“你真聪明漂亮”!父母表扬孩子时,别忘了三大原则
若只是一直批评想要借此刺激孩子进步,往往只会让他掉进黑暗的深渊,尤其当孩子不被父母欣赏,其实也会怀疑父母的爱,感受到的都是否定,但如果孩子是被父母欣赏的,自然也会感觉到被爱,长出自信,及更多努力向上的动力。
目前网络社群的蓬勃发展,让家长都能轻易公开分享自己小孩的各项表现,孩子被拿来比较的机会更多了,但这些“比较”对我们的教养不见得有实质上的加分,比多了,甚至感到迷失、迷惘,觉得自己孩子样样不如人,未来发展堪虑。这有点类似我们总在脸书上看他人的贴文,就认为别人拥有一切又过得很幸福,而自己的生活相形失色一般。
有时减少让自己暴露在这些讯息中也是好事,把视线专注于自己的孩子上,回想每一次幼儿园表演,我们是用怎样的眼光来看他?
像钻石一样闪闪发亮的宝贝,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眼前。
【DJ琦琦的暖心家庭】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孩子是父母眼中最闪耀的那颗星星】
执行编辑:Ho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