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会放手的父母
看过一个女生的故事:我妈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从小到大,我穿什么样的衣服、看什么样的书、上什么学校、交什么样的朋友,都必须听她的。因为年纪小,我从来不会反驳,更不知道自己还有反驳的权利。
上大学离家远,学会了叛逆,妈妈不让我做的事,统统都要和她唱反调,反正她也管不着我。本以为终于摆脱了妈妈的控制,没想到毕业后才是噩梦的开始。妈妈要我回家考公务员,就连续电话炮轰我,来我单位捣乱,最后来了个一哭二闹三上吊。我只好妥协,回了老家,过着我妈给我安排好的生活。
但我过得不快乐,现在的我得了轻度抑郁,晚上经常会哭着醒来。我讨厌每天醒来像机器一样的工作,更讨厌这个无力改变消沉度日的自己。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习惯于控制孩子,孩子一生都将体会被扭曲的痛苦。
被父母一味控制的孩子,这些经历会成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伤痛,它会让孩子失去对幸福的感知,也可能让孩子一直活在悲观和不快乐的生活里,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当父母习惯于对孩子的掌控之后,孩子就会收起自己的想法,一切按照父母规划的人生按部就班走下去。即使抗争,最后也很可能发现逃脱不了父母的手掌心。
于是他们不反驳,不争取,无所谓,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这样的孩子没有自由,一生沉重,不会快乐。有句话说:父母把孩子带来这个世界,是为了让他们充分感知生命的千奇百味,而不是把他们变成自己任意捏造的玩偶。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但人生却是他们自己的。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指向分离。所以,学会对孩子放手,正确掌握教育孩子的尺度,是家长们必修的功课。
推荐阅读:分数只是结果,从犯错与挫折中体认,并在长时间累积自我经验值
3.父母相爱的家庭
陈学冬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离婚了,可即使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他依然不能释怀。他说:“我现在还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特别内疚当初没有阻止他们离婚。”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大姨说,他从小就是一个特别孤独的孩子,常常对着家里的植物自言自语,他不快乐的根源就是父母不相爱。
父母不相爱,使他一直都觉得是自己的错,而无法快乐生活。相爱的父母,一生都在给孩子示范好的婚恋模式;不相爱的父母,同样给孩子带来深入骨髓的影响。父母的相处模式,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幸福的感知能力;父母不相爱,孩子就缺乏爱的能力。
《亲密关系》中有一段话:家庭是你最开始建构信念的地方,也是你最开始感受情绪的地方。你心中无意识的部分体验到某事时,会产生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情绪。孩子能从父母的相处中,清晰地感受到情绪的变化,也就决定了孩子快乐与否。
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内心就像是沙滩上的阳光,充满光亮;而生活在父母不相爱的家庭中,孩子的内心就像深山里的苔藓,一片杂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如果父母相爱,孩子会充满幸福感。被爱浸泡的孩子,一生都是幸福快乐的。父母恩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免疫力,可以抵御岁月琐碎、烦恼忧愁、一切负能量。爸爸妈妈的和睦安稳、相亲相爱,才能承载起孩子的快乐源泉,成为孩子最明媚的底色。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倒映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你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孩子才会认可自己。
推荐阅读:不只是兴趣“而已”!是一生受用的态度和能力
你让孩子见识了和美的家庭,那孩子就会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和美快乐的人生。为人父母,必须给孩子爱的能力,让孩子拥有爱、学会爱,这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有了这份父母真实的爱,孩子的生命力就会真正被激活、真正蓬勃起来。他们的举手投足间不会有压抑,也会绽放自己的光芒,把生活过得幸福而富有诗意。
执行编辑:Ho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