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采访/洪素卿
想要降低艾滋感染风险,近年专家力推“暴露前预防性投药(PrEP)”;研究显示,这类被形容是“吃的保险套”的预防性抗病毒药物与一般保险套合并使用,可以有效提供安全保障!不过,日前有民众却因云端药历上显示有这类抗病毒药物,遭到牙医师委婉以“消毒器材不足”等理由拒诊。
对此,专家表示,“未感染”者才能服用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医师根本不需要担心!而且,“即便患者使用的是治疗用药物,最新研究也再度确认,只要病毒量降得够低,即便性行为也不会传染”.呼吁医师一视同仁,不论眼前是什么样的病人,做好完整防护才能真正保护医病双方!
预防性用药。经确认“未感染”、才能使用
台湾艾滋病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内科教授洪健清医师指出,病历会出现抗艾滋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确认已经感染、正在治疗,另一种则是确认“没有”感染、用来预防.但不论是哪一种?都不需要担心。
以预防性用药来说,其全名是“暴露前预防性投药(PrEP)”,这是近几年国际间兴起、用于防堵HIV病毒传布的重要策略.在台湾,疾病管制署从2015年开始推动公费给药计划。
洪健清指出,医师如果在病历上看到这类用药,这显示患者是-公费给药对象,公费对象除了必须经完整检查确定没有“感染HIV”、才会获得处方之外;服药期间还要定期检查、保持未感染才能持续用药。医师反而应该更加放心!
PrEP使用原本用于治疗感染者“抗病毒疗法(ART)”药物组合的其中两种药物,使用者只要依规定服用,维持体内足够药物浓度,先前包括PROUD、IPERGAY等多项国际研究均显示,可降低HIV感染风险达九成以上。
洪健清指出,这两个研究前者是观察性研究、后者是随机双盲研究,两者都显示大约可降低86%感染风险。他并表示,这两者是早期研究,研究当时还不清楚是否真正有效,当发现确实有预防效果后、为了伦理因素提前终止,让吃安慰剂的人也改吃真正预防用药,两组并为一组继续延长观察,结果效果更好,可降低高达93-96%的感染风险。“如果大家都愿意好好用药,可以推估其预防效果应该够好,应该是99%、甚至100%。”
感染者很危险? 研究挂保证:“用药治疗!测不到病毒就不传染”
至于正在用药治疗当中的患者会不会有很高的传染风险呢?洪健清指出,治疗中的病患六个月会抽血一次,经六个月稳定用药的情况下,以台大为例,98%以上患者病毒量都可降低至检测不到,即使测到也是都是<200 copies/ml低病毒量。而多项国际研究显示,只要感染者使用ART抗病毒药物治疗、将血液中的病毒量降低于<200 copies/ml,即便是无套肛交、感染风险也相当于“零”。
以今年五月发表在刺络针(THE LANCET)期刊上的PARTNER2研究为例,这一系列研究追踪超过九百对男同性恋相异伴侣(相异伴侣:一个感染者、一个未感染者)、将近七万七千次无套性行为,结果显示,在感染者病毒量控制在低于<200 copies/ml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原本未感染的伴侣遭到另一半感染。
该研究论文作者指出,这个研究再次证明只要经治疗将病毒量降得够低,则即便无套-、传染HIV的风险也是“零”。再度证实“ U=U (undetectable测不到、等于不传染 untransmittable) ”的讯息确实正确。
而如果从病毒传染率来看,无套肛交是感染风险最高的性行为,估计其传染风险可从百分之零点几、高到百分之十或更高。医疗人员被沾染有患者血液或是体液的锐器戳伤,在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情况下,推估其遭到感染的概率则约莫是千分之三。
因此,他强调,即便医疗人员在药历上看到患者正在服用治疗性的抗艾滋用药,也不需担心遭到传染,因为传染风险已经透过治疗而被消弭。
一视同仁 安全防护做好才是王道
但“不用担心、不等于不用小心”!洪健清强调,医疗人员面对任何前来就医的人,不论对方是否有艾滋病毒感染,都应该谨守全面性防护的原则。
毕竟,-以现有感染人数推算,大约有16%的感染者仍不自知。未来需要透过更多筛检计划把这些人找出来,“但前提也必须他自己知道有风险,如果不认为自己有风险,不会主动参加筛检,即便遭到感染也不自知,医疗人员更不可能从电脑就看出来他是否有风险!”
此外,在医疗过程中除了HIV感染者之外,更多机会可能接触到B、丙型肝炎等患者。面对这两种病人,相信牙医师也应该都是采取高规格在照护病患、保护自己。“如果都是同样高规格保护措施,艾滋病毒就不可能造成传染!”
医师按照医疗常规做好安全防护,病患规则用药做好病毒防堵,打造安全共好的医疗环境。
台湾艾滋病学会 / Via 台湾艾滋病学会
台湾艾滋病学会 / Via 台湾艾滋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