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刘墉谈教养,每个人作父母之前,都要告诉自己“这件事”

发布于2019-10-05 14:51:20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因为恐惧反而失常另一个例子,是我初中的地理老师,他叫大家在地图上找他喊出的地名,并且拿着藤条在学生间走来走去,随时问:“找到了吗?在哪里,指给我看!”学生稍稍慢一点,就一鞭子打在手上。有时候打在手指关

因为恐惧反而失常

另一个例子,是我初中的地理老师,他叫大家在地图上找他喊出的地名,并且拿着藤条在学生间走来走去,随时问:“找到了吗?在哪里,指给我看!”学生稍稍慢一点,就一鞭子打在手上。有时候打在手指关节上,除了疼得要命,而且立刻红肿。

问题是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字又多又小,他愈这样,学生在恐惧之下反而找不到了。

请问,他这种体罚管用吗?能不引起学生反感吗?

从上面这几个例子,可以知道不论老师或家长,如果把体罚变成常态,照三餐打,孩子就皮了。如果动不动就揍,没头没脑地打,反而让孩子活在恐慌当中,不但表现可能更差,而且因为处罚得没道理,会记恨。

打给邻居看

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有些学校特别爱体罚?也有些地区特别爱打孩子?

是不是因为体罚会感染,东家打孩子引起西家也打?是啊!当你家孩子跟隔壁大毛出去闯了祸,大毛回家挨揍了,啪啪的抽打声音和孩子讨饶的哭喊隔墙传来,你家孩子犯了一样的错,你会不会也把他揍一顿。说句玩笑话,你会不会觉得非揍不可,否则对大毛和大毛的父母难以交代?

推荐阅读:当孩子一旦陷入“破窗效应”,这辈子就废了!

集体焦虑的体罚

体罚常常受到集体焦虑的影响。当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因为成绩差一点而体罚孩子,当大家把成绩看得像天一样大,把不及格的每一分都换算成“打几下”时,家长间传来传去,自然产生“集体焦虑”。事情明明没那么严重,受集体焦虑影响的父母却会莫名其妙地紧张。

所以我再三强调,你要骂孩子、打孩子之前,先想想自己到底在焦虑什么?孩子有必要挨打吗?只因为别人打了他的孩子,你就要打你的孩子吗?就算他们犯了同样的错,你凭什么要跟别人学管教的方法?你家是你家,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有你引导孩子的方法啊!

今天无论“应试教育”、“打骂教育”、成绩挂帅,包括非要孩子赢在起跑点,小宝宝才三四岁,父母已经操心他不爱念书了,这些奇怪的现象都来自集体焦虑。好比你看见一群人全往同一个方向跑,就算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跑、跑向哪里,也非跑不可了。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所以如果说大家听了我这番分析,就不再打孩子,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当你总用体罚来管教孩子,突然不再体罚也会有很大的问题。很可能不打不行,到最后你还是非打不可。

唯一的办法是作父母和师长的人,要先有个认识,知道孩子不是不打不争气,更不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太多不体罚的管教方式,证明爱的教育也能成功。我们的孩子不比别的国家差,当然可以不体罚。

体罚是条不归路

每个人在作父母之前,就应该告诉自己:“我绝不体罚”,而且要坚持到底。

因为体罚是一条不归路,也是发怒到极限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手段。现在先想想孩子小时候,他犯了错,你起初是不是比较小声跟他说,因为孩子不听,你火气上来了,渐渐愈来愈大声,孩子习惯了你的吼叫,你大声有一天也不管用了,终于过去给一巴掌。等到一巴掌都不管用了,你拿起了扫把。这就是不归路,当你一步步走上去,有一天用了体罚,从此可能别的方法都不管用,你非继续体罚不可。

问题是,你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跟孩子小声讲理?你爱他、你在教育他、你在讲道理给他听,他是你的心肝宝贝,你当然可以小小声地说。说一遍不听,再说一遍,警告他再不听话,就要去墙角坐小板凳了哟!面壁不够、罚跪也可以,这些都是体罚,也是让孩子冷静与反省,犯得着下重手打吗?而且当你过去从来没罚他跪过,今天罚跪,孩子已经觉得是天大的惩罚了,效果不比抽几巴掌差。

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好好说理的教育方法,有一天事情严重,你稍稍把音量放大,孩子就知道你发火了。从轻声说,到沉声说,到稍稍大声说,到大声说,到高声训斥,这当中有很多空间。你犯得着在孩子才两、三岁的时候,就一巴掌过去,从此非打不可吗?

所以我说,从有孩子的第一天,甚至还没孩子,你就得教育自己、叮咛自己!

不归路怎么回头

如果你已经开始打孩子了,孩子被打皮了,可能非打不管用。只要你有耐心,愿意改变态度,这条“不归路”还是可以回头的:你可以对孩子说,你大了,我不打你了,然后用其他方法取代。譬如不准看电视、少给零用钱,不准吃零食、帮忙做家事,“禁足”或“面壁”。你也可以谆谆教诲,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鼓励,想办法让他听得懂、做得到。

别认为这样不管用,要知道挨打是很快过去的,你打了他,你的火气消了,他也认为事情过了。体罚虽然速战速决,却不见得管用。反而是延伸式的处罚,譬如假日不准出门,几天不许看电视、要帮忙做家事,那时间效果能拖得很长。妈妈“千叮万嘱”的效果更是惊人,我总是听孩子们说:“挨打多简单!妈妈不断叮嘱,最可怕!”

推荐阅读:孩子愈罚愈偏差?六原则罚进“心坎”

当“武场”变成“文场”

更要紧的是,当你把“武场”改成“文场”,一定要告诉孩子,因为他大了,要顾全面子了,可以说理了,爸爸妈妈尊重他,所以不打了,改为讲道理。

孩子会“因为被尊重,而学会自重”。

当你跟孩子约法三章,亲子之间建立互信的时候,你也必须照约定严格执法,不能立法严、执法宽,让孩子总想讨价还价。最怕你“没原则”,孩子一拗,你就妥协了。还有个状况,是你在处罚之后,又心疼,回头向孩子讨好。这不但有损你的尊严,而且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因为炸弹随时会爆炸,又随时会熄灭,他摸不清你的情绪。

但是当你一时失察,处罚错了的时候,还是得很正式地向孩子道歉,对不起!爸爸妈妈错怪了你!你的道歉,更能感动孩子,有时候父母道歉的画面,会留在孩子心中一辈子。

最后让我再说个故事: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非常顽皮,总被他爸爸痛打。有一天他跷课,去租书店租了一大套漫画书,回家躲在房间看。突然门开了,他爸爸脸色铁青地走了进来,把他手上的书抢过去。他坐在椅子上,不敢动,听到背后父亲翻书的声音,心想接着就会重重一巴掌打下来,而且租来的书都会被撕烂。

但是那天他父亲没打也没撕书,只叹了口气说:“你大了!自己知道什么是错。我不打你了!快点把书还回去!”那该挨打却没挨打的画面,他一辈子没忘。从那天开始,他爸爸再也没打过他,他也再没逃过学,后来考上医学院,现在是纽约著名的医生。

【台湾商务 】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刘墉谈亲子教育的40堂课:斜杠教养,启动孩子的多元力,直面网络世代的实战与智慧】

执行编辑:Hovis
核稿编辑:Reese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潮鞋品牌

风水知识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