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大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合作,针对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即为一种冠状病毒)的“病毒核壳蛋白”创治药物“5-benzyloxygramine(P3)”,成果获国际期刊“药物化学”(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的高度重视,登上封面。P3药物不仅是“治疗指数超高”药品,利用该药品抑制新冠病毒的原理,也能开发跨物种的抗冠状病毒药物,潜力无穷。
克服快速突变的难题,“铐住”核壳蛋白有效制伏病毒
中兴大学基因体暨生物资讯所教授侯明宏表示,他从SARS、MERS爆发之后开始长达10多年的核壳蛋白研究,这次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Kehn-Hall共组跨国团队,新冠病毒爆发后,研究团队利用大数据虚拟药物数据库,筛选出“5-benzyloxygramine(P3)”(以下简称P3药物),针对新冠病毒的核壳蛋白进行实验。
侯明宏说明,冠状病毒是“RNA病毒”,能透过快速的基因突变逃脱药物的毒杀,因此在研发上,常有赶不上病毒突变速度的窘境。
侯教授接着讲解如何利用药物“铐住”病毒,请翻下一页
侯明宏表示,每一种冠状病毒都有核壳蛋白,它是冠状病毒结合病毒遗传物质RNA的重要元件。病毒自我复制的过程中,核壳蛋白的头端会结合病毒RNA,搭配其病毒尾端的聚合功能,形成RNA蛋白复合体,以利于病毒繁殖。只要冠状病毒的核壳蛋白的头尾两端都很健康,冠状病毒就能不断复制;只要破坏掉核壳蛋白的结构,就能抑制病毒繁殖。
P3药物的疏水作用,可导致冠状病毒的核壳蛋白聚集,像手铐一样把病毒核壳蛋白的头端绑在一块,这样就会让病毒失去致病能力,还能抑制病毒复制。
图片来源/中兴大学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个“以冠状病毒的核壳蛋白做为标的”的药物。侯明宏跨国团队的研究成果今年3月发表在医药化学领域的重要国际期刊《药物化学》,并获选为该期期刊封面,获学术界高度重视。
P3药物抗冠状病毒潜力大,将投入动物实验
侯明宏指出,一般药物达到治疗指数10就具有开发价值,而P3药物对于冠状病毒的治疗指数高达25!他进一步指出,P3药物另一个潜力是,它能开发跨物种和广效型的抗冠状病毒药物,而团队对核壳蛋白的研究,能提供完整清楚的“药物与蛋白质分子结构作用”的机制,未来可借此进行药物结构优化,或改善药物副作用。
中兴大学校长薛富盛则表示,研究团队已和台湾的华安医学公司签署合作开发备忘录,未来将持续和美国跨国合作,进行抗病毒药物的动物实验和药物最佳化,开发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