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混合喂养

来源:laishu.com 作者:Laishu
导读: 【混合喂养】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混合喂养】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混合喂养】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混合喂养】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混合喂养】最新推荐阅读健康母婴知识,近来【混合喂养】的健康母婴知识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混合喂养】与它有关的最新内容是什么【混合喂养】可以学习到哪些知识。

母乳喂养不足半年,婴儿肝病风险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婴儿刚出生的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即仅食用母乳。然而在英国,超过1/4的新生儿没有母乳喝;只有17%的婴儿出生3个月后仍有母乳喝。在美国,1/5的新生儿没有母乳喝,只有一半的婴儿6个月后仍有母乳喝。澳大利亚最新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足半年的婴儿,长大后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更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超过1/4的成年人受该病困扰。它通常与肥胖、糖尿病有关。

  为了解母乳喂养与该病之间的关系,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团队对1100名婴儿进行追踪调查,在他们17岁时检查其肝脏健康情况。有15%的受试者被诊断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分析结果发现,相比母乳喂养时间久的婴儿,喂养不足6个月的,长大后患此肝病风险高了40%。

  该研究负责人阿扬林德博士表示,母乳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适合6个月以下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应该延长纯母乳喂养的时间。


夏天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


  在夏天,新妈妈进行母乳喂养时要注意什么呢?夏天母乳喂养遇到尴尬状况要如何应对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一一解答。


  一、夏天母乳喂养的方法


  如果妈妈们想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一定要了解正确地进行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要保证妈妈有丰富的营养、充分的休息、良好的情绪及大量的汤水。


  尽早开奶,因为出生后20~30分钟宝宝的吸吮反射较强,这时是宝宝学习吸吮的关键时期。


  在哺乳初期乳量不足时,特别是在宝宝生后一个月之内,应尽量不使用奶瓶哺乳,避免宝宝出现“乳头错觉”,发生拒食母乳的情况。


  提倡按需喂哺。初生婴儿胃容量小,宜少量多餐。当宝宝感到饥饿或母亲奶胀时就可喂哺,不需间隔3~4小时定时喂哺。需要说明的是,按需喂哺不等于宝宝一哭就喂,应排除宝宝因温度不适、尿布潮湿、身体不适、情感需求等因素引起的哭闹,以免养成不好的习惯。


  让宝宝正确吮吸乳头,使宝宝能含住大部分乳晕,压迫乳晕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及流出。


  正确地轮流喂哺,保证营养全面。双侧乳房轮流喂哺,这样,宝宝在一天内可以从两边的乳房获得大致等量的奶水,既能吃到前奶,又能吃到后奶,营养全面,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充分排空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接下来,小编再来为大家解答夏天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


  二、夏天母乳喂养的常见难题


  1、乳汁淤积使奶水阻滞。新妈妈遇到最痛苦的问题莫过于乳汁淤积了。乳汁淤积常发生在哺乳初期,而且让人疼痛难忍。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乳汁淤积问题呢?


  一些妈妈因为淤积时乳房很痛,不愿意吸奶或者挤奶,奶胀以后大脑就会有减少乳汁分泌的指示,时间长了,乳房不痛了,可奶水减少甚至没有了。


  乳汁淤积可以预防。妈妈每次感到奶胀时可以给宝宝喂奶,如果宝宝不饿也要马上吸出来。刚开奶时,乳管没有完全打通,乳汁特别容易淤积,如果宝宝吸不出来,要请丈夫帮忙。另一个办法就是使用吸奶器,要吸到整个软绵绵为止。


  2、尴尬的溢奶问题。溢奶问题是每个哺乳期妈妈都会遇到的,有那么一段时间,乳房总会滴出奶来。如果正值上下班或者出门在外,溢奶不仅难受,还会让妈妈的衣衫若隐若现渗出奶汁,造成尴尬。


  建议妈妈们选择合适的胸衣,并且准备合适的乳垫,可以多准备几片,换着用,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另外,如果宝宝不在身边,可以随时准备吸奶器,建议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吸奶。夏天如果从外面回来,首先要挤出一定的奶,再给宝宝喂食。


  3、乳头疼痛。喂奶时乳头疼痛主要是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宝宝没有含住整个乳晕,而仅仅叼着了乳头的部分,这样也会使妈妈感到乳头疼痛。另外就是宝宝开始长牙,可能会出现用力咬乳头的情况,特别是夏天出汗,乳房咸咸的味道也会让有小牙齿的宝宝更加用力叼乳头,造成乳房疼痛。


  建议妈妈们夏天喂奶前把乳房清洁一遍,不要留有汗味。还有就是尽量让宝宝把嘴巴张开,整个乳晕送进宝宝嘴里,让宝宝咬你的时候,不要大声叫喊,因为如果叫喊,过激的反应只会让宝宝觉得有趣。


  4、母乳易变质。在这个细菌容易滋生的夏天,母乳也极其容易变质。有的妈妈奶水充足,宝宝总是吃不完,只能用吸奶器把剩下的奶吸出来。在储存母乳的时候,妈妈可以用冰箱冷藏,但最好不要喂给宝宝过期母乳。


  建议把吸出来的乳汁放在封紧的奶瓶里,在瓶子上贴上日期,然后放到冰箱或者冷冻室,以便保证乳汁新鲜不过期。还有,提醒一下妈妈们,冷藏的新鲜乳汁在冰霜冷冻室里可以保存至少三个月,放在设定在-18℃以下的独立冰柜里,可以保存3-6个月,母乳解冻后,可以在冰箱里冷藏24小时,超过这个时间的一定要扔掉,不能再重新冷冻。


  5、加水与否的纠结。夏天最少不了的就是水,但对于新生宝宝,是否要喝水成了妈妈最纠结的问题。虽然母乳可以提供宝宝足够的营养,但对于每人每天八杯水的标准,单靠母乳是不能保证宝宝足够水分的。所以妈妈在喂养母乳之外还要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补充夏天流失的水分。


妈妈要掌握的基本母乳喂养知识

一、对母乳喂养认识常见的四大误区

  稀稀水水,是腹泻?

  上一代人大多喂宝宝喝配方奶,因此长辈已经习惯喝配方奶宝宝的排便频率和形态,1-2天一次,便便容易成形,且一次解便的量比较多。但是,母乳和配方奶的成分不同,母乳中的乳清蛋白含量较高,因此母乳宝宝解水便很常见。

       边吃变拉,不正常?

  边吃边拉的情况多发生在宝宝刚出生的第一个月,这是因为宝宝与生俱来的“排便反射”还存在,“排便反射”使得宝宝在吸吮时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喝奶的同时就会排便。

  次数多,缺营养?

  母乳中含有很多益生菌和活性物质,会加快胃的排空,使得母乳宝宝肠胃蠕动远比喝配方奶宝宝来得快。所以母乳宝宝排便次数多。

  周期长,便秘了?

  母乳中的物质较好吸收,如果吸收得很完全,食物的残渣很少,所产生的便便量相应较少,因此就会累积在体内,好几天才解便一次。

二、母乳宝宝便便的基本情况

  1、次数
  新生儿比较多,每天6-7次,甚至10次也有可能。月龄增加以后,一天3-5次
  2、气味
  无臭味,可能有酸甜气味
  3、颜色
  金黄色、黄色、棕色
  4、形状
  新生儿的大便都比较稀,呈糊状或水样,可能有黏液或奶瓣。2-3个月以后,宝宝大便会慢慢变软、变厚,不干硬。

  观察便便颜色 疾病早发现

  从出生到6周,必须特别留意便便的颜色,可对照大便卡颜色,及早发现宝宝是否患上胆道闭锁疾病,以便及早治疗。金黄色或墨绿色的便便颜色都属正常。宝宝解出墨绿色的便便,可能是因为妈妈吃了比较多深色、含铁的饮食,所以宝宝便便的颜色也会相对比较深。但若宝宝便便呈灰白色,妈妈就要提高警惕了。

三、3大TIPS让宝宝便的健康

  1、记录频率

  建议妈妈养成每天记录宝宝便便的习惯,如果宝宝便便的次数很少,一天只有1-2次,经常哭闹、睡不安稳,那么有可能是母乳喝得不够。在刚出生的2周内,宝宝便便的次数一天应有4-6次以上。满2个月大之后,宝宝便便就会有很大差异性。
  
    2、勤换尿布

  小宝宝的屁屁若沾到便便不及时更换,会对肌肤造成刺激。所以无论便便量多量少都应该立即更换。对于容易吐奶或溢奶的宝宝,建议喂完奶过15分钟后再换尿布,可有效地减少宝宝吐、溢奶的情形。

  3、不长时间坐盆

  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孩子不易排便,而且长时间坐盆,易造成个别体弱的孩子脱肛。每次坐盆5-10分钟为宜,每天次数也不宜过多。

新妈妈们,请用母乳喂养婴儿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喂养对婴儿来说,提供婴儿同时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据专家研究表明,在人乳中已鉴定的成分超过200种,其中至少有50种具有免疫功能。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姚祥根

  ★母乳喂养好处多

  母乳喂养对母亲来说,作用多多。它能协助体型恢复,每天多消耗大于500卡路里热量,持续时间越长,减重越多,有效减少肥胖的发生;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恢复;可以降低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能有效地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率;可以预防女性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女性癌症的发病风险,减少乳腺癌、卵巢癌机会;促进心理健康,对增进母婴感情有促进作用。

  ★奶粉营养远不如母乳

  实际上每个健康的妈妈都是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宝宝。母乳是妈妈送给婴儿第一份珍贵的纯天然食物,母乳的营养价值是各类乳品中最高的,其他母乳代用品是无法比拟的。但是在如今由于奶粉广告的强势宣传,无孔不入,在医院采用给孕妇授课及惠赠奶粉的方式向她们推荐奶粉,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母亲的母乳喂养意愿,很多孕妇在生产前就准备好了奶粉、奶瓶等代用品,并咨询哪个品牌奶粉好。让奶粉夺走宝宝的第一口母乳,很多产妇并不知道过早使用奶瓶及奶嘴会干扰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如今,根据《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规定,这些奶粉厂家的做法明显违规。调查显示,13.86%妈妈由于奶粉广告众多且声称其科学配方,从而放弃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仅对新生婴儿的近期生长及疾病预防具有积极作用,且对促进母婴远期健康也有深远影响。应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母乳喂养的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至12个月。

4种错误喂养方式导致宝宝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也许是家长的喂养方式所造成了幼儿偏食哦。小编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就要详细告诉你哪些错误的喂养方式易导致孩子偏食,快来一起看看,别错过啦。

  4种错误喂养方式易致偏食

  不吃或过食杂粮:精细食物也未必好。食物太过于精细,往往容易造成孩子便秘,所以孩子的膳食结构中应该保留杂粮。有的妈妈则相反,将杂粮作为每餐必备食物,让孩子吃了不少,其实难以消化的杂粮对于肠胃还很淡薄的宝宝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一下子喂养这么多粗粮,孩子消化不良,自然胃口难开。

  调味料下重了:过早地在饭菜中加糖、盐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口味,孩子以后容易形成重口味,甚至可能出现大人觉得味道刚好的饭菜,孩子会因为太淡而不喜欢吃。

  菜式单一重复:或许是因为工作繁忙,下厨时间非常有限,或许是因为烹饪技术有限,有的妈妈端到宝宝的菜式好像永远都是那么一两种。将心比心,不要说是孩子,就是大人餐餐吃差不多的菜式也真够烦的,想让孩子多吃饭,妈妈们真要花点心思才行了。

  父母没做好榜样:当爸妈在说孩子饭前吃零食影响正餐时,要检讨自己是否在不恰当的时间“诱惑了”孩子,当妈妈苦于追着孩子吃饭时,是否想过正是自己的纵容导致的。当孩子在饭桌前盯着电视,完全忘了手中的饭菜时,爸爸妈妈们是否可以关掉电视,陪孩子认认真真的吃饭。

  最后,小编还为大家总结了幼儿喂养的注意事项哦。

  幼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吃饭时孩子应该是平静的,精神应该是完全放松的。

  不应该让孩子养成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

  请记住:1岁以后孩子的食欲会出现生理性的下降,进食减少,是正常的,这时孩子会继续正常成长。

  不要让孩子养成餐外吃零食的习惯,或小吃不断(干果、点心、冰淇淋、甜食、糖果),这样的习惯会造成孩子肥胖,而且甜食会引起龋齿。

  要让孩子吃淡味菜,这是预防长大患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的最好方法。

  如果孩子生病:发烧、进食少,这时应给予足够的水,只有在孩子想吃东西时才进食。

  健康科学的喂养才是幼儿成长发育的保障哦。

母乳喂养的孩子腹泻怎么办?

    母乳喂养的孩子腹泻怎么办?这令很多爸妈头疼的问题,宝宝的胃部很娇嫩,没有发育完全,吃多或吃陌生的食物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但也不要因此而断了母乳,要少量的喂,慢慢加量。
 
  食物能帮忙止泻
 
  焦米汤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胡萝卜汤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黏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很好的止泻食物。将胡萝卜洗干净,对切开,去掉茎,然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把渣过滤掉,最后加水(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烧开就可以了。
 
  婴幼儿胃肠功能差,喂养不当会发生腹泻。孩子腹泻,喂养时要注意调整喂奶时间。
 
  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发生腹泻,不要轻易断母乳,最好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而母乳的后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类的物质,不易消化,可把这部分乳汁挤出来。如果孩子是用牛奶喂养的,腹泻时就不宜喂全脂奶,应该喂脱脂奶。脱脂奶可自己做,牛奶烧开再冷却后,用筷子把表面一层奶皮挑起来扔掉,反复3次,就成了全脱脂牛奶。不过,等宝宝腹泻好转后就不宜再喂脱脂奶,以免发生营养不良。
 

牛奶过敏宝宝,如何喂养?

  如何判断宝宝对牛奶过敏?

  你可能会问,宝宝喝奶后皮肤长了湿疹就是过敏吗?其实,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很大,其表现涉及多器官和多系统。皮肤方面,表现为瘙痒、湿疹、荨麻疹;消化系统方面,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肠胀气等:呼吸系统方面,表现为咳嗽、喘息,甚至过敏性休克。

  如果怀疑宝宝对牛奶过敏,需要请医生为宝宝做牛奶过敏的专门检查。在检查之前,你要向医生仔细描述宝宝的病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判断。检测婴儿牛奶过敏的方法主要有皮肤试验、血液检查、排除-激发试验等。

  日常喂养方法

  毋庸置疑,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一般来说,相比含完整牛奶蛋白的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过敏的风险较低。这是因为,母乳中的蛋白质对宝宝来说是同种蛋白,过敏性很低;母乳有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帮助宝宝建立健康肠道菌群,调节宝宝免疫系统,降低发生过敏的风险。

  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而客观上确实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时,应首选蛋白质已经经过处理的低敏配方奶粉。选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代替普通配方奶粉,是国际儿科专家推荐的婴儿食物过敏最佳饮食治疗方法。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这种奶粉通过特殊工艺将牛奶中引起过敏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切成小碎片,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不会诱发异常免疫反应,因而用于对牛奶过敏宝宝的治疗。

  •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

  这种配方奶粉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组成,完全不含变应原,对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风险婴儿,应首选氨基酸配方奶粉。

  一般而言,用氨基酸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一般要吃3~6个月,之后再逐渐尝试给宝宝部分水解配方喂养,如无其他异常反应,再过6个月后可尝试用普通配方奶粉喂养。至于羊奶、豆奶粉,可能存在交叉过敏,无法避免过敏。

  宝宝应回避哪些食物?

  对于牛奶过敏的宝宝,要严格回避牛奶蛋白的摄人,既不能喝普通配方奶粉,同时奶油蛋糕、面包、沙拉酱、牛初乳、奶糖、含奶饼干等含奶的食物也不能吃,直到牛奶蛋白过敏消失。所以,在超市给宝宝挑选食物时,一定要看清楚食物的成分。对于母乳喂养儿在进行牛奶摄入限制时,还需要限制母亲饮食中的牛奶制品摄入。

母乳喂养参考量

不同月龄和不同体重的宝宝每天喂养的量是不同的,由于个体差异,每日的次数和单次的量可能不同,但一日的总量是有需要关心的,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
      月龄     一日哺乳的次数和总量
  0~0.5个月   7次       560ml
  0.5~1个月   7次       700ml
  1 ~ 2个月   6次       840ml
  2 ~ 3个月   6次      840~960ml
  3 ~ 4个月   5次      900~1100ml
  4 ~ 5个月   5次      1000~1100ml
  5 ~ 6个月   5次      1000~1100ml
  6 ~ 9个月   5次      1000~1100ml
  9 ~ 12个月  5次      1000~1100ml

婴儿喂养雷区,勿碰!

    荣升为新手妈妈后,你们是不是欢喜之中带着焦虑呢?宝宝的胃肠道、肾脏等系统发育尚不成熟、非常娇嫩,和大人的饮食结构截然不同,许多人都会向上一辈进行请教,也学到了不少“经典”的育儿技巧。但是,一些传统习惯中存在许多喂养的误区,对宝宝是有害无益,妈妈一定不能“瞎整”哦!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哪些不科学的喂养方法。

        1、给宝宝喂黄连水或黄芩水

  民间传统育儿经验,给宝宝喂点黄连水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也有的老辈人会用筷子沾一点黄连水喂给宝宝,寓意“先苦后甜”。

  喂养误区:黄连对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新生儿黄疸是因为体内缺氧导致红血球的缺失造成的,与体内溶血和肝功能有关,很多新生儿都会有,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如果在正常范围内是没有关系的,也不用特别进行治疗。黄连偏凉性,而且任何药物都含有毒性,吃多了当然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宝宝太娇嫩,肠胃发育还不完全,用药的剂量也要掌握得十分准确,切忌不寻医问药擅自给宝宝吃药,这样只会害了宝宝。

  给宝宝喂黄连水没有任何必要,也没有任何益处,“预防新生儿黄疸”就像“先苦后甜”一样,纯属胡扯。黄连、黄芩没被人体吸收的话还可能危害宝宝的肠道,被吸收的话也会危害到宝宝肝脏肾脏,没出事是运气好,再说仅仅是“没出事”有什么可自豪的?

        2、给婴儿喂蜂蜜水

  有些老人会建议新手妈妈开奶前给宝宝喂些蜂蜜水,防止奶水分泌不及时饿着宝宝;还有的偏方建议如果宝宝便秘的话可以适当加点糖,喝蜂蜜水最好,因为蜂蜜润肠通便而且营养丰富,是治疗便秘的首选!

  喂养误区:出生后若不能及时哺乳,或腹泻、吐奶较为严重时,喂些糖水或糖盐水是可取的,但喂蜂蜜水就是拿宝宝的生命冒险。美国科学家认为,世界各地的土壤和灰尘中,都有一种被称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而蜜蜂常常把带菌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极微量的肉毒杆菌毒素进入婴儿未发育完善的肠道后,会使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宝宝中毒,其症状与破伤风相似。一旦中毒,病死率较高。待宝宝长大后,肠道发育像成人一样完善,肉毒杆菌芽孢引起中毒的可能性降低。世界卫生组织亦建议不要给1岁以内的宝宝喂蜂蜜。

  蜂蜜虽好却不适合1岁内的小宝宝食用。虽然妈妈想要给宝宝提供一切世上一切最好的东西,但是在“给”之前还是要好好咨询专家意见,特别是食物,可不能什么大补的“好东西”都塞给宝宝啊!

        3、给婴儿喂凉茶

  广东地区给宝宝喂凉茶的情况十分常见,老人们在宝宝出生前就已经交代好宝妈:孩子出生后就得给他喝凉茶,而且要一直喝,免得以后上火!凉茶有益,对宝宝成长也有好处!

  喂养误区:香港大学做了一个为期10年的调查发现,婴儿喝凉茶会导致黄疸偏高,易得胆红素脑病,导致脑运动发育不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婴儿不宜服用凉茶。因为中药大黄味苦、性寒、有导泻的功效,而且还含蒽醌衍生物,服后在肠内逐渐分解产生蒽酮及蒽酮甙刺激大肠,促进大肠蠕动过度而导致腹泻。

  凉茶对成年人是否有益尚且存疑,喂宝宝真是手贱。凉茶中复杂的中药成分很难让人相信它对宝宝是无害的。再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凉茶对宝宝有啥益处,或者能解决啥问题,你吃它作甚?

         4、给4个月以内的宝宝喂米粥、米汤、米糕等

  有一些父母,总觉得米饭的营养价值高,宝宝不到4个月就给喂米糊,有的甚至才1个月大就开始喂米汤了!

  喂养误区:米汤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100ml米汤中含有10克左右的糖,如果用米汤喂养婴儿,仅满足了婴儿能量的需要,而其他方面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供给不足,这将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等疾病。

  4个月内的婴儿,消化道淀粉酶分泌少,过早喂米糊,会导致吸收不好,出现腹泻、便秘、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早期喂吃米糊是否促进淀粉酶的分泌?还没有结论,最好还是要等孩子6个月以后喂吃米糊等淀粉类食物,慢慢加量。

  这分明是挑战哺乳动物的底限。小婴儿几乎不能消化淀粉(米粥、米汤、米糕的主要成分),不但吃了也白吃,还会干扰其他奶类的摄入和吸收。这种做法真是手贱贱,心空空啊。

        5、烹制辅食放盐

  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了,父母在烹制辅食时喜欢按自己的口味放些调味品,要不然没味道的食物谁爱吃?老人家也说,不吃盐会让宝宝没力气,导致说话晚。言之凿凿,该不该信呢?

  喂养误区:中国营养学会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钠的推荐量是200毫克,完全换算成食盐才0.5克,而食物中其他成分也含有一定量的钠。父母对6个月内的宝宝没必要添加辅食,6个月后的辅食也没必要添加食盐,以清淡饮食为主,让宝宝从小就开始低盐饮食。如果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饭菜的咸淡,又会步入误区,只要每天给宝宝1-2次添加盐的辅食即可。

  到宝宝1岁左右开始可以添加一点盐和其它调味品,因为那时宝宝也开始注重口味了,身体也有代谢额外盐分的能力了。妈妈应该通过提高厨艺来让辅食更可口,而不是添加调料。

  不吃盐会让宝宝没力气,这纯属胡说八道。盐对宝宝并无益处,还破坏其正常味觉,易养成日后高盐饮食的不良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烹制婴儿辅食时不要加盐,不加调味品,少放糖。但烹制辅食时应使用植物油,每天大约5-10克。

        6、宝宝感冒发烧时喂粥

  宝宝半岁以后,容易感冒发烧。一些地方的传统育儿观念认为宝宝,宝宝生病要戒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70%-80%的父母只给宝宝吃一点点白粥。大鱼大肉还是病好了再吃吧!

  喂养误区:发热时,人体消耗比较多,身体处在高代谢状态,如果不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病更不容易好。建议父母喂一些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母乳、配方奶、营养粥、水果汁等。

  婴儿出现腹泻,如果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病毒性肠炎,乳类、奶汁要适当限制,可以给一些豆制品、米粉类食物给孩子吃;如果是长时间腹泻,找不到原因,一般性治疗无效,但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往往是生理性腹泻,绝大多数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孩子,可以添加一些辅食,如米粉、菜汤、菜泥、蛋羹等,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

  吐槽:宝宝生病本来身体就处于较弱的状态,这时候还不给宝宝补充营养,用这么清淡的饮食对付,宝宝怎么能打败病菌侵袭呢?

        家里多了宝宝,对于新手爸妈来说难度不小,因为对照顾宝宝完全是“门外汉”,不过这时就更需要小心谨慎,掌握一些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来喂养宝宝,不要盲目相信经验,以免闯入误区,反而伤了宝宝。

母乳喂养要多久?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是其他任何奶粉都无法代替的。母乳中所含有的脂肪、糖、蛋白、矿物盐等是宝宝成长的重要营养成分,而且这些营养物质的比例特别适合宝宝的健康成长。
   
   相比于其他奶粉等替代品,母乳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母乳因为不用进行加工、提炼,所有的维生素都能够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而奶粉在加热时有一部分维生素会受到破坏。

    另外,母乳中还含有防御疾病的免疫物质。妈妈血液中已有的抗体,可以通过母乳输送给宝宝,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可以防止宝宝传染上母亲罹患过的疾病。通过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孩子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过敏症主要是由异体蛋白所引起的,母乳喂养的婴儿接触不到外来的营养成分,机体不会对外来成分形成过敏反应。母乳最容易吸收且含有能增强免疫能力的成分,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会罹患严重的婴儿阶段消化不良症。

母乳喂养坚持多久合适?

    母乳对于宝宝的益处我们无需赘言,因此,大多数的妈妈都希望能够尽量地延长母乳喂养宝宝的时间,但是又担心时间长了宝宝对妈妈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将来断奶会非常地困难。那么,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到什么时候最好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宝宝一般至少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能达到2岁的则更佳。但是在我们传统习惯中认为,母乳喂养6个月后,母乳的营养也随之减少,因此不少妈妈在6个月后便开始准备戒奶,那么6个月厚道母乳真的不适合继续喂养了吗?

         实际上,6个月以后的母乳依旧含有丰富营养,只是没有了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6个月前一般不会感冒,但从6个月后开始有的就会感冒。只是此时母乳并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育,宝宝的成长需要逐渐接受其他食物,所以要科学添加辅食,这是离乳期的开始。慢慢的,宝宝会从吃糊状食物到块状食物再到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一般到2岁左右。而母乳也从原来的主食逐渐变成辅食到最后只是宝宝的一餐点心。

    现代大量科学研究证明,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等,尤其是对宝宝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儿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六岁左右才健全,在这之前,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宝宝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常见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一岁以上。而且随着宝宝月份的增长、对辅食摄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频率有所降低,母乳却会自动浓缩养分和抗体,将宝宝所需要的营养丝毫不差地输送进来。

    与营养价值相等重要的,是长期母乳喂养对于幼儿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彻底满足。延长母乳喂养,有助于巩固母子亲密关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劳、受惊、烦躁或者悲伤时,吸吮母乳能够给予孩子最及时最有效最温馨的安慰,让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是人的帮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综上所述,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的说法是很不科学的,我们建议,如果是有条件的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和宝宝的实际情况,尽量地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给宝宝提供一个营养、健康的饮食结构,帮助宝宝能够更好地生长。

宝宝得了湿疹如何喂养

  妈妈们常常爱亲吻宝宝的小脸儿,因为宝宝娇滑细嫩的皮肤会带给妈妈无尽的幸福感。可有些宝宝,刚出生不久小脸儿上就长满红色的小丘疹,还有渗液,最后可结黄痂。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渗出性、反复性皮肤病。往往因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如皮肤屏障缺陷,还有与食入性、吸入性及接触性过敏原接触等因素导致。
 

  曾经有一对父母带着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到医院就诊。宝宝面部长满了红色的小丘疹,眉毛,头皮有黄色结痂,部分连成片,耳后有裂隙,伴淡黄色液体渗出。父母描述,孩子生后一直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喂养。生后半个月面部就开始出现红色丘疹,并逐渐增多。经过咨询,父母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皮肤护理,如规范化的洗浴、润肤等。湿疹还是越来越重。妈妈着急的说:“我按照老人说的,牛、羊肉都忌了,可还是起。现在我只吃素了,还没见好,我可怎么办那?”
 

  这个妈妈提出了一个湿疹宝宝如何喂养的问题。宝宝在1岁以前,肠道发育还不完善,受到不易消化的大分子蛋白的冲击,很容易损伤,增加了食物过敏可能。因此,这个时候宝宝以食物过敏为主。上面提到的宝宝是混合喂养,因此首先应该考虑有没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牛奶蛋白过敏占食物过敏的18%左右,如果不及时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宝宝不仅出现湿疹、皮肤瘙痒等症状,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这时,需要选择不含牛奶蛋白的特殊配方奶粉,帮助宝宝缓解湿疹。其次,妈妈的饮食也需注意,要避免仅凭经验主义的“忌口”。最好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找到真正的过敏原,有针对性的回避,以免什么都忌,又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了。当然,最方便实用的是做好饮食记录,哺乳母亲的饮食以及添加辅食后孩子的饮食记录。结合孩子的病情轻重变化,给予回避。
 

  当然,在合理喂养的同时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治疗婴儿湿疹最主要的原则是对症治疗——消疹、止痒。消疹可以缓解皮肤的损坏,避免皮肤感染;止痒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皮肤抓伤,也可预防感染。目前,治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局部使用的和口服的药物。局部应用的药物最主要的为糖皮质激素软膏,口服的药物主要有口服抗组胺药、抗生素、抗白三烯药等。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由于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疾病的瘙痒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总之,宝宝幼嫩的皮肤需要家长细心的呵护。湿疹宝宝的防护,需要环境的卫生,需要皮肤的护理,更需要合理的喂养,同时也应及时就诊,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阻止疾病进展。

喂养宝宝时的从容育儿法

母乳喂养

  既然你已经明白母乳喂养是如何使你和宝宝长期受益的,采取以下步骤来体验这个全然积极的过程吧!

  1.作出母乳喂养的决定,在产后立即哺乳孩子

  母乳喂养不是偶然发生的,如果你想要母乳喂养,在产前就得作好准备,把这件事情决定下来,要告诉产科医生、助产士以及护士你的意图。生产后要尝试着立即哺乳——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妈妈们在生产后一小时内哺乳——并且,尽可能与婴儿共住一室。如果婴儿待在护理室,很显然你无法知道何时该去哺乳。而且按照常规,许多护理室会提供婴儿配方奶、糖水和橡皮奶嘴,这些都会干扰你形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实际上,一项刊登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研究得出结论:与妈妈共住一室的宝宝比住在护理室的宝宝喝奶的次数更多,并且,毫不奇怪,这些跟妈妈待在一起的宝宝体重增加得更快,很少需要配方奶作为补充。

  如果你尚不能全心全意去母乳喂养,别忘了,你可以随时用配方奶喂养孩子。但是一旦用配方奶喂养一段时间之后,就不能再用母乳喂养了,因为乳房不能产奶了。

  2.宝宝出生后三到六周内,请不要给宝宝奶瓶和橡皮奶嘴

  母乳喂养是你和宝宝双方都在学习的过程,如果介入其他资源来让宝宝吮吸,会干预宝宝刚刚建立的良好的吮吸技能。吮吸人工奶头或奶嘴不仅需要宝宝学习新的动作,还会损害宝宝吸吮真乳头的本领。虽然我一直竭力避免使用橡皮奶嘴(见第三章),但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在宝宝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吮吸能力后,即出生三到六周后使用。配方奶喂养的确能给妈妈带来更大的方便,特别是能让其他看护者介入。因此,宝宝偶然由别人照看的时候,你如果愿意吸出母乳(参见以下第4点),婴儿也可以一边用着奶瓶,一边享受母乳带来的益处。如果你想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就让宝宝用奶瓶喝奶(不管是配方奶还是母乳),不要等得太久——八到十周前未接触过奶瓶的宝宝会完全抵制这种转变的!

  3. 不要喂“补充性”的配方奶

  或许,你必须去工作;或许,你半夜实在想睡觉。此时,即便正在母乳喂养的阶段,你也许会考虑偶尔喂宝宝配方奶。但是,这种补充性的配方奶引起的问题是:你身体只产生婴儿所需的母乳,因此,如果给孩子补充配方奶,你所产生的奶水会逐渐相应地减少,一直到最后你必须完全以配方奶来喂宝宝。由此你可以看到,补充配方奶会开始一个恶性循环——你的乳房里逐渐没奶。我们可从大量的科学研究中知道,补充配方奶根本不如一直喂母乳。所以,当你必须离开孩子或是只想睡个好觉的时候,你会如何去做呢?

  4.吸出并贮藏母乳
 

  肯定有些时候宝宝需要吃奶而你却不在跟前,意味着那时你就必须确保有一定数量的母乳被贮存下来以确保宝宝有奶喝。买一台高质量的吸奶器——最好是电动的,它能同时从两个乳房吸乳——会将这个问题轻松解决。虽说可能很贵(200~250美元),但许多医院都有出租,对我们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因为价钱而退却,想想因此省下的奶粉钱吧。如果你仍旧无法承担电动吸奶器的费用,退一步用人工吸奶器吧。人工吸奶器一直在不断完善,许多妇女都觉得它很好用,只是比电动吸奶器要多费时一些。
 

  5.想方设法让配偶、长辈参与照顾婴儿
 

  要么不要停止母乳喂养,要么一开始就不要母乳喂养。不选择母乳喂养是因为你觉得母乳喂养会剥夺配偶或家人参与照顾婴儿的许多必要的机会。其实有许多让其他人参与照顾婴儿的方法可供选择,尤其是在不使用奶瓶的前几周。我的丈夫与我就曾经达成一致:我负责食物的输入,而他负责大小便输出后的处理工作——给孩子换尿布——这可帮了我大忙了!我母亲则尤其喜欢给孩子洗澡,几乎每个人都喜欢摇晃宝宝、给宝宝唱歌、给宝宝读书听。如果你有了吸奶器,就很容易给其他看护者喂养宝宝的机会了——只是需要等上几周,确保宝宝哺乳进行得很顺利后才行。到那时,你甚至可以选择夜间定期吸出奶水,这样配偶就能半夜起来用奶瓶去喂宝宝了。
 

  6.学会正确的哺乳方式
 

  我已经说过,对大多数妇女来讲,哺乳不是生来就会或者靠直觉就会做的事,这种本领需要很多新技巧,需要练习。最好在生产前参加一个哺乳班。许多医院都提供这种培训,如果你已经参加了分娩培训班,何不再参加一个哺乳班?即使只有两到三小时,这个班会交给你哺乳中如何抱宝宝的多种姿势,如何确定哺乳时的最佳体位,以及一些处理奶头疼痛的方法。学会正确哺乳,在刚生产的几周内会大大减少你的麻烦。
 

  7.需要的时候,要咨询哺乳顾问
 

  哺乳初始很是痛苦——妈妈敏感的奶头遭受饥饿的婴儿有力地吮吸后,会引起发炎疼痛。虽然这种疼痛会在起初的几周内到达峰值,然后慢慢好转,但是随着奶头适应了这种新的、持续的刺激,又会出现奶头龟裂流血的问题,这可能会进而导致你作出仓促的决定去采取配方奶喂养的方式。如果你经历任何哺乳中的不适,要联系哺乳顾问(咨询儿科医生、产科医生,或者咨询一些健康协会之类的)。 在美国,这种服务通常是免费的,或者由保险公司支付。有时,甚至电话咨询也能为你减轻疼痛提供一些好的方法。
 

  8.创造性地找出平衡工作和哺乳的最佳方式
 

  经过认真考虑,仔细规划,哺乳和全职工作可以兼容。首先,大部分妇女都有几个月的产假。因为婴儿较小的时候需要哺乳次数多一点,所以,尽量工作到预产期才休假。这样你就能利用产假照顾宝宝而不是利用产假准备生产。一旦产假休完,看看能否先弹性工作一些时日。因为宝宝在四到六个月期间开始吃固体食物,哺乳频率会在六个月左右减少一些。大部分六个月大的宝宝只需一天哺乳四次,所以,去外边工作的妈妈可以离家前哺乳一次,午餐时间可以吸出奶来(作为宝宝第二天的午餐),下班后立即哺乳,睡觉时再哺乳一次。也就是说,每天仅有一次必须吸出奶来。如果你的工作地点离家近,或离宝宝的看护中心近,或者宝宝的看护者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你可以选择在午餐时间安排哺乳,这样就省去了中午吸奶的时间。
 

  9.在公众场合设法喂奶
 

  许多妇女停止哺乳的原因之一,或者从未开始哺乳的原因之一,是她们担心要在公众场合喂奶。找出在公众场合适合你的喂奶方式。许多人选择完全不在公众场合喂奶,或者提前吸出奶,这样她们就可以在这些场合轻松用奶瓶喂奶。其他妇女则选择适合她们哺乳的场所——我总能幸运地到一家孕婴服装店,得到允许后在试衣间坐着哺乳。在美国,许多百货公司和杂货店甚至设有妈妈们的专用哺乳区。孕妇商店也经常卖一些特殊设计的罩衣,精心设计的衣襟和纽扣会方便妈妈们在公众场合下喂奶。
 

  配方奶喂养
 

  如果因为任一原因不能哺乳,有一些利于你和宝宝身心健康的配方奶喂养的方法,可以使你获得同母乳喂养一样长期的益处:
 

  1.喂食的时候抱着宝宝
 

  每次喂宝宝的时候,抱着宝宝——母乳喂养的亲密的身体接触和眼神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同样获得。不要剥夺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这种类似的交流方式。我不主张撑起奶瓶让宝宝自己去喝,也不主张让大点的宝宝自己拿着奶瓶喂自己。
 

  2.在喂食过程中,尽可能跟宝宝肌肤接触
 

  喂宝宝的时候跟宝宝肌肤接触会让宝宝产生强烈的依恋感。如果可能,用奶瓶喂养宝宝的同时解开衣衫。这种策略同样适用于爸爸们去跟宝宝发展更加亲密的依恋关系。跟宝宝肌肤接触的父母不仅同婴儿有亲密的关系,也对照顾宝宝有强烈的自信心。
 

  3.让你的宝宝控制自己该吃多少
 

  相信我,一次喂食很多并不能让你得到任何奖励!喂食过程中,宝宝吃饱了的重要标志便是宝宝对吸奶没了兴趣。让宝宝自己控制该吃多少。宝宝有时吃得多些,有时吃得少些,都是正常现象。如果浪费了一些配方奶,完全没关系,那会帮你早点适应以后宝宝学步时的那些惊人的浪费——到时你看吧,他们的衣服上、头发上,甚至墙壁上也会撒满食物。

 

6招母乳喂养一定能成功

  现在一些新妈妈、他们的家人、医生、护士、月嫂,都在怀疑奶够孩子吃吗?刚生完能有奶吗?许多家庭孩子还没生就到处托人买奶粉,以备出生后使用。包括医生、护士,在指导产后新妈妈时都让准备好奶粉;一些月嫂更是凭借自己一星半点的知识,破坏母乳喂养。
 

  产后能够母乳喂养应该是每个产妇的本能,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方式。近年来由于各种母乳代乳品的商业推广;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由于对母乳喂养的种种误解使得一些产妇放弃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失败。
 

  母乳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母乳中含有最天然的营养成分,能够随宝宝的月龄增加而变化,以适应宝宝的需求。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感染,可以预防过敏性疾病,以及预防将来的成人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病。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增进了母子感情,为宝宝的情商培养奠定了基础。母乳喂养还促进了母亲产后的尽快恢复,降低了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这些母乳喂养的好处应该说大家都理解,那是什么原因是母乳喂养失败呢?
 

  1、 产后休息不好
 

  经过艰难的孕育过程宝宝终于出生了,新妈妈对于宝宝牵挂和好奇是分分秒秒的。当宝宝睡熟时,妈妈会看着他,生怕有什么闪失。当宝宝醒来时,妈妈又要哺喂孩子。因此在产后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其实产后乳汁的分泌是靠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使乳腺发育分泌乳汁的,当休息不好时,减少了脑下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使乳汁分泌减少。因此新妈妈一定要抓紧时间休息,新生儿期孩子要睡17-18个小时,应该孩子睡觉,妈妈也跟着睡觉和休息,恢复孕期和分娩期的疲劳,保证尽快下奶。
 

  2、 担心孩子吃不饱
 

  刚开始喂奶时许多人认为孩子吃不到什么,担心孩子吃不饱,就急于喂奶粉,当孩子接触了奶瓶,轻易地吃到奶后,他就不再愿意费力的吃母乳了。大家都知道使最大的劲叫“使出吃奶的劲儿”。婴儿刚出生时胃像个小玻璃球,有一点初乳就够了,经过一周的生长,胃才像个乒乓球大小,两周像鸡蛋那么大。如果用奶瓶就给孩子撑出一个大胃,总吃不饱,母亲就不断的加奶粉,母乳喂养就断送了,将来孩子就成了个大胖子。
 

  3、 喂养时含接姿势不正确
 

  刚开始母乳喂养时,一些新妈妈喂养姿势不正确,使孩子不能及时的吃到母乳,孩子就着急,妈妈更着急。同时由于喂养姿势不正确,使得母亲出现乳头皲裂,喂养时疼痛难忍,当再次喂养时望而却步,造成喂养失败。
 

  4、 乳房胀奶没有及时疏通
 

  一般在产后24-48小时母亲开始涨奶,当胀奶时乳腺管未及时通畅,组织液和血液的增加,干扰乳汁的流出。新妈妈往往伴有乳房的皮肤发红,胀痛,体温增高或发烧。这时宝宝很难含接好。 因为胀奶,一些新妈妈望而却步,处理不好还引发乳腺炎,使母乳喂养告终。
 

  这么多问题,怎样克服,怎样促使母乳喂养成功呢?
 

  1、 孕期就应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从一怀孕开始,准妈妈就应做好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准备,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一个孩子和小牛、小马一样,会自己寻觅母亲的乳头,吸吮自己成长的乳汁,每个孕妈妈都有产生乳汁的本能。在孕期,孕妈妈不应穿戴有硬托的乳罩,会影响乳房的淋巴回流,影响孕期的乳房发育;孕末期时,孕妈妈就要经常的清洗乳头,使乳头具有韧性,为将来哺乳做好准备。只有有了母乳喂养的信心,才能在将来母乳喂养过程中克服困难,争取母乳喂养的成功。
 

  2、 产后早吸吮
 

  分娩后30分钟内应该积极的开始给孩子进行产后的早吸吮,这种早吸吮有利于母乳的及时排出,刺激母亲分泌乳汁。这是在医院当中完成的,医生护士应该不嫌麻烦的积极促使母乳喂养成功。如果医生护士不做早吸吮,新妈妈自己应当提醒医护人员协助完成。如果没有早吸吮,回到休养室后应该马上给以乳头吸吮,这是个负责任的母亲应该做的。
 

  3、 正确的含接姿势
 

  新妈妈无论躺着还是坐着姿势都要放松舒适,让宝宝身体贴近母亲,脸向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下颌紧贴乳房,使孩子头与身体呈一直线。宝宝要将嘴张的很大,下唇外翻,像个鱼嘴唇,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房,由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能看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声音,这样的母乳喂养时是有效的喂养,是母乳喂养成功的保证。
 

  4、 按需哺乳
 

  只要宝宝表现出飢饿的迹象,比如变得较清醒、或者活动增加、张嘴或寻觅时,就要哺喂母乳。如果不理婴儿,哭是婴儿饥饿最后的一个表现。新生儿每二十四小时应该母乳喂养8-12次,每一次都要吃饱为止,通常一边约吃十到十五分钟。当孩子饿了或母亲乳房胀了就应喂哺。喂奶的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受限制。孩子吃奶时很费力气的劳动,吃一会就睡着了,这没有关系,睡着就放下,醒了再喂,母亲要不厌其烦的耐心地对待孩子。
 

  按需哺乳能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频繁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复旧,并且预防奶胀。保证泌乳;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乳汁,保障母乳喂养的持续。
 

  5、 提倡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宝宝除了有医学上的原因外,不应该给其他食物,如喝水、葡萄糖水、配方奶等等。应该尽可能避免添加物和安抚奶嘴。如果要使用的话,也只可以在母乳哺喂成功后才能开始。如果添加了这些食品,婴儿对妈妈的乳汁就不感兴趣,造成母乳喂养失败。
 

  6、 什么时间吃下奶食品
 

  要掌握乳腺分泌的规律:一般在产后第三天开始喝汤及下奶食物;如果新妈妈身体健壮营养好、初乳分泌较多,下奶食物量相对就要减少,如果身体较差,可以早些服用,量适当增多。不宜过早喝催乳汤,会造成浪费或乳腺堵塞,过迟则会使新妈妈过于担心,心情紧张导致乳汁分泌减少,产生恶性循环。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相信母乳喂养都会成功,作为母亲应该为孩子一生的健康着想,克服母乳喂养所带来的困难和不适,把更多的爱通过母乳喂养带给孩子。

中国母乳喂养三道坎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中明确指出,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即只吃母乳,不加水和其他饮食。现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妈妈认识到了母乳喂养的益处,但中国的母乳喂养率近两年却减少了很多。2005~2009年,我国0~6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为28%,而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常素英研究员最新的报告指出,中国城市的6个月宝宝母乳喂养率仅为14%左右,农村在30%左右,呈明显下降趋势,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也远远落后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妈妈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孩子,是最简单和自然的道理,在中国推行起来为何却变得如此艰难?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专家艾薇·梅克琳(Ivy Makelin)为《生命时报》记者总结出有代表性的三大原因。
 

  配方奶深入人心
 

  早在1995年卫生部发布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就规定,禁止母乳代用品(即婴儿配方食品)厂商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孕妇、婴儿家庭赠送产品、样品;禁止发布母乳代用品广告。而近些年,该办法显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孕妇还未生产,手机号就已通过医疗机构在配方奶厂商那里“备案”,并被邀请参加所谓的“喂养”课程,收到各种奶粉赠品;生产后各大品牌配方奶赠送的产品更会陆续送达家中;宝宝不同月龄时,父母还会接到厂商以“了解宝宝发育情况,指导‘正确’喂养”为由的随访电话,而妈妈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是“违法行为”。与此同时,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上,配方奶的宣传广告更是遍布每一个角落。厂商深有预谋的宣传造势,使“配方奶营养堪比母乳,甚至强于母乳”的概念深入人心。
 

  对此,梅克琳提醒说,父母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警惕被奶粉厂商误导,并且必须增加对不必要或不恰当使用婴儿配方奶所带来健康风险的了解。以过敏风险为例,易感家族的宝宝出生头3天内,可能只需一瓶配方奶,就足以使其对牛奶蛋白过敏。
 

  对母乳的质疑从未间断
 

  相比较配方奶的深入人心,对母乳的质疑却越来越多:孩子哭闹、睡眠不好、拉得太多、体重增长缓慢……任何一点不好,家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是不是母乳不够好、不够喝?加奶粉吧。”梅克琳指出,从婴儿出生1小时开始,保证他每天10次以上的吸吮,初乳就完全够吃,不必添奶粉。婴儿在0~6个月营养需求旺盛,而母乳比配方奶易消化,自然吃得勤、拉得多、饿得快。而且每个孩子吃奶方式不同,有的喜欢一次性吃饱,间隔一段时间再吃;有的孩子则喜欢不停地吃。妈妈的乳汁分泌会根据宝宝吃奶的需求自动调节,孩子吃的次数多或看似乳汁分泌少并不代表孩子吃不饱,恰恰相反,婴儿越是频繁吸吮,母乳分泌才会越多。
 

  梅克琳提醒妈妈,母乳应按需喂养,不能像喂配方奶那样看着钟点来。家人应该坚定地相信母乳,支持母乳喂养,否则焦虑、烦躁、压抑等心情,会使妈妈的乳汁分泌不足。
 

  把混合喂养当最佳选择
 

  喝母乳增强抵抗力,喝奶粉补充营养,眼下这种错误的母乳加配分奶的组合,成了多数家庭喂养婴儿的“最佳”选择。很多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的妈妈,也因为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亲喂或为宝宝吸奶,造成奶水变少,不得不混合喂养的情况也很常见。梅克琳称,一旦添加配方奶,母乳会变得越来越少,混合喂养还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腹泻,使宝宝产生乳头错觉等情况。
 

  她建议上班族妈妈,应利用产假让宝宝频繁吸吮,使乳汁分泌丰盈,同时提前开始储存母乳;使用更专业高效的双泵吸奶器;有条件的话中午可回家亲喂一次宝宝;上班时间不要等奶胀了才吸,至少要保证3~4次吸奶;充分利用夜间泌乳素分泌高峰让宝宝吸吮;调整好工作,劳逸结合等。做到这些,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早产儿未满月不宜纯母乳喂养

  刘先生来信咨询:我儿子8个半月就出生了,当时体重只有2.3千克,在医院温箱中度过了第一周,现已抱回家。我太太奶水较少,请问低出生体重儿该如何喂养?
 

  刘先生的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的宝宝,目前国际上推荐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即母乳早产儿奶粉),而不是纯母乳喂养。早产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需求,必须选择为其专门设计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其特点为营养高、容易消化吸收及热量高。
 

  对出生体重在2000-2500克的、吮吸反射良好的早产儿,可直接尽早地让孩子吸吮母亲的乳头。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奶姿势,帮助孩子含吸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样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孩子较容易地吃到乳汁。对于吸吮能力差的早产儿,应当把奶挤出来喂孩子。可用滴管或小匙喂给孩子,选用的滴管应到专门的医疗器械部门去购买,小匙应选用边缘钝的瓷匙或不锈钢匙为好。不管是选用滴管或瓷匙和不锈钢匙,都要将乳汁从早产儿的嘴边慢慢地喂入,切不可过于急躁而使乳汁吸入婴儿的气管中。
 

  当宝宝体重有3千克时(一般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可征求医生的意见转吃普通奶粉。如母亲奶水充足,也建议从第2个月再开始单纯的母乳喂养。

 

 

怎样应对人工喂养中的问题

  易吐奶

  原因:人工喂养的婴儿吸的是橡皮奶嘴,奶嘴后部小而皮薄,婴儿嘴不易全部包住,吸奶时更容易同时吸入空气,随后因身体动作而造成空气往上跑,易将吸入的牛奶又推出嘴部,产生吐奶。母乳喂养的婴儿因为吸奶时嘴唇含住母亲饱满的乳晕部分,不易同时吸入太多空气。

  解决办法:
 

    1、婴儿吸奶前将牛奶充满奶嘴,不留空气存留的空隙。
 

    2、吸奶时奶瓶后部要略高于前部,使牛奶始终充满奶瓶前部,不留进空气的间隙。
 

    3、喂奶时让婴儿专心吸奶,不要逗他笑或让他随意松开嘴。
 

    4、喂奶后把婴儿竖起抱一会儿,轻轻拍拍婴儿的背部,使吸入腹中的空气跑出来。婴儿被竖起时,由于重力作用,腹中的奶液不会随空气往上溢出来。
 

  易腹泻
 

  原因:除母乳中含有可中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泌型gA,而牛奶和配方乳中因缺少无分泌型的gA外,腹泻与饮食卫生,食物污染,不耐受碳水化合物及对牛奶过敏等影响因素有密切关系。
 

  解决办法:
 

    1、避免婴儿噙着奶嘴睡觉这一不良习惯,以免造成污染而增加婴儿腹泻的几率。
 

    2、无论是牛乳还是配方乳都应新鲜,如果一次没有吃完,最好倒掉,不要再给婴儿食用。
 

    3、当宝宝发热时,应当减少牛奶及其他食物的量,以水代替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4、避免从一开始就添加富含脂肪的辅食,如肉类、动物油脂等;含糖量过高的食品,如糕点、饼干等,防止婴儿肠道对这些食品中的单糖、双糖不耐受而引起腹泻。
 

  爱哭闹
 

  原因: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多的与奶瓶接触,而得到的母爱相对较少。国外有专家实验证明,同样是母乳,将母乳挤出用奶瓶喂养的宝宝和直接喂养的宝宝,在精神状态、哭闹程度、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相对要差,更何况完全吃不到母乳的宝宝呢?
 

  解决方法:
 

    1、最关键的还是妈妈无限的关爱和爱抚,喂养时母子之间的皮肤接触、视觉接触所得到的良好刺激,会促进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
 

    2、妈妈自身应该乐观,在喂养宝宝时妈妈的积极情绪以及整个家庭温馨、关爱的良好氛围也可以安抚宝宝。

 

成功母乳喂养把好时间关

  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粮,然而近年来,母乳喂养的婴儿日渐减少,究其原因,除了有的妈妈害怕哺乳影响体形美这一原因外,还因为有的妈妈不知道该怎样给新生儿哺乳,没有把握好产后哺乳“黄金期”。怎样才能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呢?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粮,但是很多新手妈妈不知道该怎样给新生婴儿哺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证高级母乳喂养指导师焦阳告诉我们,想要成功母乳喂养,一定要把好“时间关”,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是关键。

  产后72小时为泌乳过渡期
 

  由于产后最初几天的少乳期,使许多母亲丧失了母乳喂养的信心,放弃了这珍贵的机会。
 

  对于头几天的少乳,作为母亲千万不要慌张。因为产后72小时是建立泌乳期,是泌乳量从少到多的过渡时期。分娩后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乳房早下奶,有利于乳汁分泌。如果母亲在少乳期就使用奶瓶喂养,反而减少了新生儿对母亲乳头的刺激,从而母乳喂养失败。
 

  出生后半小时内早接触、早吸吮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纯母乳喂养的推荐定义为:在出生后半小时内给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除母乳外不添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这样便能强化婴儿的吸吮能力,通过早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传入垂体前叶,促使乳腺提早分泌乳汁,提早充盈乳房,保证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不添加任何代乳品。
 

  婴儿吸吮的次数越多,对母亲乳头乳晕的刺激越多,乳汁分泌也就越多。有效的吸吮也有利于乳汁分泌和乳房的排空,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预防乳汁淤积。因此,早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母乳喂养应按需哺乳
 

  除了把好早接触、早吸吮的“时间关”以外,妈妈们还应按需哺乳,不要限制婴儿的吃奶次数。按需哺乳能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满足新生儿的口欲及心理需要。婴儿频繁有效的吸吮也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加速产后子宫的恢复,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奶胀。
 

  母婴同室可促进母乳分泌
 

  焦阳还提醒各位准妈妈,宝宝出生后一定要母婴同室,这样可以让新妈妈尽早开奶,从而促进母乳的分泌。
 

  医院的传统做法是产后让产妇与新生儿分开,开奶时间推迟,就不利于产后泌乳,这可能会成为现代妇女产后缺乳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有些医院实行产后生活家庭化,让新生儿与产妇同居一室,产后尽早开奶,实践证明产妇的泌乳量有明显增加。

 

喂养宝宝避免6个错误行为

  错误:奶没下来,让宝宝先吃奶粉。

  纠正:宝宝出生半小时即可进行哺乳,每次可持续半小时。产后宜母婴同室,多让宝宝吸吮乳头,这不仅可增进感情,也会因宝宝的吸吮而促进乳汁分泌。乳汁的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多食用一些稀汁类,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有一定的增乳作用。同时,母亲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稳定,切忌忧思恼怒,还要有胜任哺乳婴儿的信心和热情,因为不良情绪可导致泌乳减少,甚至乳汁不下。

  错误:刚分泌出来的乳汁有点脏,应该挤出去。
 

  纠正: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其实不是脏),量很少,非常珍贵。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不准备喂奶的母亲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宝宝。
 

  错误:我家宝宝喂奶粉,为了宝宝能吃饱,我把奶粉调得浓一些。
 

  纠正:食物在肠道吸收,如果食物的渗透压(奶的浓度)过高,会引起呕吐、腹胀、腹泻、脱水等。同时大部分代谢废物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而婴儿肾脏的发育和功能尚不成熟,奶调得太浓,会加重肾脏负担。
 

  错误:我喂完奶马上把宝宝放在床上,抱着他太累了。
 

  纠正: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马上放在床上,而要把宝宝竖直抱起让宝宝的头靠在母亲肩上,也可以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以一只手托住宝宝枕部和颈背部,另一只手弯曲,在宝宝背部轻拍,使吞入胃里的空气吐出,防止溢奶。
 

  错误:一只乳房吃完,宝宝就饱了,另一侧乳房的奶存着宝宝下次吃。
 

  纠正:喂奶时应让宝宝吃尽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若仅吃一侧的奶宝宝已经吃饱,就应该将另一侧的奶挤出。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胀奶。胀奶不仅会使母亲感到疼痛不适,还有可能导致乳腺炎,而且会反射性地引起泌乳减少。可以用吸奶器将奶吸出,排空乳房。
 

  错误: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不能给宝宝喝水。
 

  纠正:虽然有些观点认为4~6个月内的宝宝只需母乳,不必加喂水,但要视情况而定。北方的冬天天气干燥,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容易缺水。再者,天气太热或出现腹泻时宝宝体内也会缺水。缺水时宝宝的嘴唇看上去干燥起皮,情绪不安,爱哭闹。建议最好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北方冬天室内要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看到宝宝嘴唇干燥,可以用小勺喂几口白开水。


 

剖腹产母乳喂养正确姿势

  床上坐位喂奶法:

  产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在身体的一侧放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同 侧手抱住婴儿,婴儿下肢朝产妇身后,臀部放于垫高处,胸部紧贴母亲胸部,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乳房,婴儿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

  床下坐位喂奶法:
 

  病房坐椅一张放于床边,产妇坐于椅上靠近床缘,身体紧靠椅背,以使背 部和双肩放松,产妇身体的方向要与床缘成一夹角。婴儿放在母亲床上,可用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高度,产妇环抱式抱住婴儿哺乳,其他姿势同床上喂奶法。
 

  讨论
 

  1、母亲喂奶体位与婴儿含接姿势的关系
 

  母亲喂奶的体位直接影响婴儿含接姿势。我们观察发现:平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乳房显得较平坦,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婴儿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且婴儿面向母亲 ,方向朝下,要承受头部的重力,婴儿感受不适;侧卧位,也不利于达到正确的含接姿势,容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坐位哺乳是最佳体位,剖宫产产妇由于最初几天腹部切口疼痛,此体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呈半坐卧位姿势。传统的横抱式坐位喂奶母亲既要抱住婴儿身体,有切口的腹部要承受婴儿体重的压力和摩擦,母亲劳累、紧张,较难控制婴儿的头部。
 

    因此,含接姿势受到一定的影响;环抱式坐位喂奶,婴儿体重受垫高处支撑,母亲只需抱住婴儿上半身,减轻了产妇抱婴儿的负担,消除了紧张、恐惧感,并能很好地控制头部,使婴儿胸部能更好地贴近母亲的胸部,婴儿极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进行有效吸吮。我们观察到,实验组第一次有效吸吮时间明显提前于对照组。
 

  2、有效吸吮与母亲喂奶感受和自信心的关系
 

  有效吸吮,婴儿含住了全部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在口腔内形成了“长奶头”, 不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母亲、婴儿感觉舒适。舒适松弛的体位、有效的吸吮还可促进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乳房的排空,乳汁分泌增加,母亲喂奶有满足感,增加了母乳喂养的信心。
 

    反之,无效的吸吮,产妇疼痛及乳头损伤,体位不适,心理压力加重,自信心差,可抑制射乳反射,乳房内乳汁淤积,乳汁中的抑制因子使细胞停止泌乳,乳汁减少,自信心更差。我们观察发现,扁平乳头采用环抱式床下坐位喂奶法也能达到有效的吸吮。
 

  3、切口愈合和喂奶体位的关系
 

  本组观察发现:母乳喂养体位对腹部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横抱式喂奶法由于婴儿腹部紧贴母亲腹部,腹部切口受压、摩擦,特别在剖宫术后4~9天,切口疼痛缓解,对刺激感觉不敏感,有的甚至擦脱敷料才发现,造成切口感染,影响切口愈合。对照组中有1例由于未及时达到有效吸吮,认为乳汁不足,对母乳喂养失去信心,躲着医务人员用奶瓶喂奶粉,以致婴儿产生乳头错觉,在纠正乳头错觉过程中,婴儿啼哭、烦燥,刚拆线1期愈合的切口部分裂开、感染,致2期愈合。
 

  环抱式母乳喂养体位,平时较少用,产妇无这方面的知识,医护人员要耐心示范和给予具体 帮助。我们在临床中还发现,一些产妇最初几天用横抱式喂奶,指导用环抱式喂奶后产妇非 常满意,更加认识到环抱式喂奶法效果。我们认为,最好坚持到腹部切口完全愈合。

 

解决母乳喂养中的烦心事

 做了妈妈当然开心,但养育宝宝责任重大,小宝宝身娇体弱,喂养的很多细节都要注意,妈妈们难免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就针对母乳喂养的各类让妈妈们困扰的事,为大家支几招。

    烦心事1:喂奶时另一侧乳房一直漏奶,怎么办?

    支招:这是宝宝正确地吮吸乳汁时,妈妈身体作出的正常反应,因此不需要担心。可以在哺乳时,在另一侧文胸罩杯中塞入乳垫,就可以轻松愉悦地进行哺乳了。
 

    烦心事2: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支招:乳腺炎是乳房感染细菌的信号。得了乳腺炎,乳房会胀痛,身体出现高温,被感染的部位则会变得红肿。这时需要更加努力地喂食母乳才能好起来。另外,还应该到医院就诊,喂食母乳时尽量让宝宝含得深一些,纠正哺乳姿势,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病情再发。
 

    烦心事3:乳头喂奶后有伤口怎么办?
 

    支招:大部分妈妈认为乳头上出现伤口是很自然的事情,实则不然,这说明妈妈的哺乳姿势不够正确。应该让宝宝深深地含着乳头和乳晕部分。端正哺乳姿势的话,乳头就不会受伤了。即使出现伤口,只要矫正喂奶姿势,2、3天内伤口也会自然痊愈。
 

    烦心事4:乳房淤血很严重,怎么办?
 

    支招:给宝宝充分喂食母乳就是最好的治疗办法。比平时更频繁地喂食母乳,宝宝吮吸奶水也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如果胀得发硬的乳房不容易含住,可以用手先将乳头和乳晕挤揉一下,变松软后再让宝宝含住。在哺乳前按摩乳房内侧有助于奶水的流动及淋巴和血液的循环。也可以使用圆白菜叶来缓解淤血症状,把冷藏过的圆白菜叶去掉粗茎,在中间穿一个洞,敷在乳房上。
 

    烦心事5:得了乳头炎,怎么办?
 

    支招:乳头上长出白色透明状水疱就是乳头炎的主要症状。这是由于奶水残渣堵塞乳管所引起的,可以在喂食母乳前将热毛巾敷在乳房上并紧紧按住,之后让宝宝尽量吸空这一侧的乳汁。尽量避免直接用手挤破水疱,实在需要挤破可以到医院处理。
 

    烦心事6:如果乳头内陷的话,怎么办?
 

    支招:如果妈妈乳头内陷,一定要在刚开始喂养母乳时让宝宝深含乳头,并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含过一次奶嘴的宝宝一般就不愿意再含内陷的乳头了。但是,对于只含过内陷乳头的宝宝来说,就会很神奇地适应这种情况,母乳喂养也不会产生任何问题。此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奶水积累太多,喂食前可以先稍微挤出一点奶水,帮助乳头尽量突出,并按摩乳头部分,这样就可以让宝宝容易地含住了。

 烦心事7:每次哺乳前都要擦拭乳头吗?

    支招:母乳中本身就含有抑菌成分,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一遍乳房,在哺乳前挤出少量奶水涂抹在乳头周围就足够了。特别注意不要在哺乳前用香皂擦洗乳房,这会让皮肤保护膜和抗菌物质消失,反而更容易导致乳房出现病症。
 

    烦心事8:宝宝吃奶后会吐奶,怎么办?
 

    支招:宝宝的胃是长管状的,而不是弯曲的,所以即使吃很少也容易吐奶。宝宝吐奶时如果不及时擦拭干净,吐泻物进入鼻子或耳朵会引起感染,还有可能堵住气管,妈妈们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宝宝一旦吐奶,要立刻把他(她)的脸朝下,防止呕吐物堵住气管。
 

    烦心事9:宝宝不愿吃奶一直磨人,怎么办?
 

    支招:造成宝宝不吃奶一直磨人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首先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是妈妈换了香皂;有可能是宝宝得了中耳炎,吃起奶来很难受;有可能是周围环境太吵闹或室内温度太高等环境因素;还有一个可能是宝宝吃奶的姿势不对,奶水不能很好地被吸出来。
 

    烦心事10:我家宝宝只愿吃一边的奶,怎么办?
 

    支招:对于宝宝来说,一边乳房的奶水量也能让他(她)的体重正常增加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妈妈两侧的乳房就会变得不对称,因此要尽可能让宝宝交替吮吸两侧乳房。如果想让宝宝吮吸不经常吸的那一侧乳房,可以先提前按摩这侧乳房的乳头和乳晕部位,让宝宝吸起来更容易。如果宝宝还是拒绝吸,可以让他(她)先吮吸爱吸的一侧,把另一侧稍挤出一点奶后,再在不知不觉中换给宝宝吸,或换个姿势也能让宝宝更快地接受。
 

    烦心事11:宝宝咬得乳房好疼,怎么办?
 

    支招:如果哺乳姿势正确,宝宝的舌头应该在下牙和乳头中间,嘴唇和牙龈包着妈妈的乳晕外圈部分,这样是不会咬到妈妈的乳房的。如果宝宝咬着妈妈的乳房,大多时候是因为宝宝已经吃饱了,如果这时硬将乳头从宝宝嘴里抽出容易留下伤口,也会让宝宝咬得更紧,最好的办法是轻轻地捏住宝宝的鼻子让他/她自然而然地松开嘴。
 

    烦心事12:喂食母乳时感觉很痛,怎么办?
 

    支招:一般情况下,宝宝吃奶的姿势不正确便会导致妈妈乳房疼痛。可以先将乳头从宝宝嘴里抽出,调整姿势后再次尝试,或者让宝宝吮吸另一侧乳房。有的妈妈怕宝宝含得太深堵住鼻孔导致窒息,便只让宝宝含住乳头部分,这时敏感的乳头可能会产生疼痛感。还有可能是因哺乳姿势不正确导致乳头留下外伤产生疼痛。这时可以在喂食后涂抹一两滴奶水,并把乳头暴露在空气或阳光中。另外,奶水积累太多时也容易产生胀痛,在喂食前挤出少许可以缓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laishu.com

今日要闻

健康知识

母婴知识

膳食指南

星座解读

命理运势

养生保健

美食资讯

热点资讯

体育新闻

综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