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吃了!这个吃一次等于5颗避孕药,10颗摇头丸!
涮火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丸子必不可少。但是一颗丸含有十余种添加剂乃们知道吗?危害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患者。小心贪鲜丢了健康。
冻丸藏猫腻"仿肉"丸子成本低
“要真用上牛肉、蟹肉,那厂家会亏死去。” 从事餐饮工作的一个基层员工曾经算过一笔小帐:新鲜牛肉要40元人民币一斤,自己
手工制作,一般按照一斤肉,配三两淀粉,再加三个蛋清,再加上一些蒜末、葱末等去搭配,做出来的丸子重量就一斤多一点,这样算下来,每斤牛肉丸的成本就要40元人民币。
若要再加上厂家人工、设备、场地等成本,再加上超市的利润,农贸市场那二三十元一斤的牛肉丸又能含多少牛肉呢?记者走访发现,超市里29元人民币一斤的冻丸,在菜市场不到20元人民币。一颗丸子里有十多种添加成分
用新鲜猪肉、牛肉或鱼肉做出来的丸子,因为没有放任何添加成分,制作煮熟后冷冻,保质期最长不过一个月,煮起来鲜味比较淡。但冻丸都会添加各种料,包括增稠剂、香精香料等,牛肉丸有牛肉的味,虾丸有虾的味,闻着包装都是香的,煮了之后更是香。“添加剂丸子”不宜多吃危害健康
出于提高产品口感的考虑,冻丸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会增加各种添加剂,以增加丸子的弹性和味感。记者在超市里看到一款海欣仿蟹肉棒,其配料表上的成分有25种,除了鱼糜、水、冻蛋白、淀粉之外,其添加剂就有醋酸酯淀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辣椒红等多种,而复方增稠剂又包括卡拉胶、结冷胶、碳酸钠等。各种添加成分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而各种含钠元素的添加剂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各种冻丸不宜多吃。
最近,一条“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的微博称,“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23个水源都有,长三角最高。”这个说法引发人们担忧。
自来水中含有避孕药吗?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可否通过相关技术去除?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专家及相关部门。
疑问一:自来水中含避孕药吗?
【回应】 水源水中含微量的环境雌激素,不等于避孕药,不影响生育能力
据了解,微博中的部分说法出自中国《环境科学学报》(英文期刊)2012年2月份一篇名为《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的评估》的论文。
相关微博发出后,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公开表示,微博完全曲解了他本人的结论。他说,雌激素对野生动物确实有危害,但不等于“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环境中的这类物质含量很低,而研究雌激素对动物作用的实验中使用的雌激素浓度是环境水体中的几千几万倍。西方发达国家的水源水和自来水中同样能够检出环境雌激素,且浓度不比中国低。目前工艺对这类物质有很好的处理能力。
“‘自来水含有避孕药’的说法不对,科学的表述应该是水中检测出雌激素干扰物。”浙江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环境卫生监督科科长申屠杭告诉记者,雌激素干扰物不能等同于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浙江海洋学院王志铮教授解释,雌激素干扰物的学名为环境雌激素,包括人工合成化合物及植物天然雌激素。
专家介绍,每颗避孕药中,乙炔基雌二醇(EE2)的含量大约在20—30微克。上海有关科研机构曾用了两年时间,跟踪检测上海的河道,该物质的含量一直在0—5纳克/升之间,“至今没有发生变化”。
水中的环境雌激素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吗?上海水务局供水管理处总工程师、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陈国光说,1微克等于1000纳克,20—30微克就相当于2万—3万纳克,与之相比,即使是两位数的纳克含量,即使经年累月饮用,对人体也几乎不可能产生影响。而且,这只是河道水质数据,饮用的自来水是经过多重工艺降解处理的,更安全。
原论文的作者说,假如水中的乙炔基雌二醇浓度为1纳克/升(0.001微克/升),并假设水体中的乙炔基雌二醇能够100%被人体吸收,那么喝2万—3万升水才能达到口服一颗避孕药的效果。
论文中检测的9种雌激素干扰物中,中国水源中比例较高的是E2、4—NP、EE2。其中E2属于天然雌激素,4—NP(壬基酚)是氮磷指标,与洗衣粉有关,EE2为口服避孕药中的主要成分。记者查询发现,论文中的图表显示,并非23个水源中都检测到了EE2的成分。此外,中国的EE2检测量为“未检测到—2.7纳克每升”,高于美国和奥地利,低于德国,并非微博说的“中国六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
陈国光告诉记者,“水里含避孕药”是个耸人听闻的说法。事实上,人类和动物每天的排泄物里都有雌激素。
疑问二:水中的环境雌激素影响健康吗?
【回应】 水源水中含有环境雌激素很正常,微量存在不会对身体有害
大量的雌激素干扰物进入人体,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机能障碍。公众担心,长期饮用含有雌激素干扰物的自来水会对人体有害。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吴礼光表示,这样的担心没有必要,一般情况下,雌激素干扰物在水体中属于非常微量。除非是化工厂发生事故或者泄漏,从而出现大面积的、流域性的污染事件。
据介绍,环境雌激素种类和来源分为6种:药剂类、农业和食品添加剂、工业化学物、生活类化学品、人工合成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女性使用的护肤品、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化工塑料厂排放的废水等都含有一些雌激素干扰物。这些雌激素干扰物残留在环境中,可能通过雨水等形式进入河流中。因此,河道、水源地水含有雌激素是很正常的。
申屠杭指出,随着检测精度的提高,能够检测到的物质每年都在增加,目前的技术已经能检测到4000多种有机物。但是这些检测出的物质可能以前就存在,是否对环境有影响,多少量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调查。目前,全球学界对于微量雌激素干扰物是否对人体有害并没有定论。一旦有研究结果表明有害,世界卫生组织会进行通告,国标也会进行相应的修订。
疑问三:水中的雌激素成分能去除吗?
【回应】 大部分可通过臭氧等处理去除,但有些不太容易降解
自来水厂能否检测出水中的雌激素成分,并通过技术去除干净?
记者来到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站采访,从事水质监测30多年的站长董民强说,自来水进厂之前要进行原水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处理工艺,一般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处理后,就可达到安全合格的标准。
“对于水中的雌激素干扰物,常规处理至少可处理掉20%—30%,如果用臭氧处理的话,可降解六七成。”陈国光说。
“新国标中增加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这种雌激素干扰物。”董民强告诉记者,随着技术的发展,饮用水的检测指标一直在增加,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邻苯二甲酸二酯的含量限值是0.008毫克/升,而杭州监测站的检测限值已达0.0004毫克/升,均未检出。
陈国光告诉记者,上海自2007年开始检测邻苯二甲酸二酯,至今“全部低于新国标,合格率百分百。”
据介绍,对于雌激素干扰物E2、4—NP、EE2,新国标的检测指标中并未包含。不过,杭州的部分水厂已经增加了臭氧活性炭、加膜等深度处理工艺。其中,EE2通过臭氧活性炭过滤、加膜等方法可有效去除,4—NP经臭氧处理技术就可去除。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丁震介绍,根据江苏省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国家水质标准中雌激素类的指标主要为农药类。在新国标106项检测试点城市无锡、苏州、常州调查的结果显示,饮用水国标106项全分析中含有的几项环境雌激素检测指标如滴滴涕、六六六、马拉硫磷、五氯酚等没有超过标准限值,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对于人工合成的一些雌激素,如雌二醇、一些口服避孕药成分等,国标中没有检测项目和限值。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有部分雌激素干扰物相对稳定,不太容易降解。
王志铮提出,我国需加大投入,发展超微量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更多我们目前不知道的污染物,并针对微量雌激素干扰物开展危害性研究。
久久健康网小编提醒:即使水中的环境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目前我国的水源地保护以及饮用水水质监测机制也有待完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整治,切实保护水源环境。要了解更多的健康饮食知识,请关注久久健康网饮食频道。
(责任编辑:张蔚蔚)
不久前,有媒体称,涂抹过避孕药的黄瓜正在市面上售卖,大量食用将致不孕。这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新一轮恐慌,草莓、西红柿、鳝鱼……过去有关避孕药食物的种种传闻,也再度成为坊间热议话题。
避孕药是否真如传闻般神通?对此,早报记者对著名学者、科普学家方舟子,以及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进行了专访。
商贩苦恼>>>
卖根黄瓜 先得解释半天
20日11时,成都城中心的向荣桥农贸市场,菜贩裘大姐正手拿黄瓜,用有些急促的语速对顾客说:“看,顶上的花没有指头大,还是蔫的,该放心嘛?”这个上午,裘大姐已是第二次向客人解释了。约从一周前开始,时常有买菜的市民询问菜摊上的黄瓜是否涂过避孕药。
不久前,外地某媒体报道称西安小贩自曝,市面上正售卖大量被涂抹过避孕药的黄瓜,使得这些黄瓜头顶大花、身上带刺,看上去更加新鲜。报道更指有专家分析,长期食用这类黄瓜,将导致不孕不育。就这样,带花黄瓜抹避孕药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
裘大姐没看过“避孕药黄瓜”的报道,对此传言只是听说,她更搞不清楚是否真有这回事。“反正我的黄瓜没问题就对了。顾客要问,我就拿黄瓜给他们看:(顶上的)花很小嘛!”通过她的解释,黄瓜生意并未受影响。
专家释疑>>>
它们用的是激素别跟避孕药混为一谈
方舟子:人用激素对植物无效
在接受早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著名学者、科普学家方舟子明确指出,给黄瓜涂抹避孕药一说纯属无稽之谈。他解释,避孕药是属于人的性激素,与植物激素完全是两回事,两者反应条件、针对对象各不相同。
方舟子认为,保持黄瓜开花,很可能是用到植物生长素之类的植物激素。那么食用带有植物激素的食品是否安全?他解释说,植物激素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并且植物激素也并不是用量越多效果越好,所以不用担心会对植物过量使用,可以放心食用。”
方舟子介绍,根据同样道理,避孕药也不可能对草莓、西红柿等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作用。
科普作家瘦驼:催肥鳝鱼的是兽用激素
那避孕药是否可用在鳝鱼等动物身上?
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的会员、科普作家瘦驼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介绍,传言中“催肥鳝鱼的避孕药”,实际上是一种兽用激素。
瘦驼解释,许多种类的鱼,雄性比雌性更大,长得更快。用雄性激素给鳝鱼洗澡,可以让它们由雌变雄,达到催长目的。而这些鳝鱼只是在小时候短暂接触过雄性激素,成熟时体内药物残留很少。西班牙水产学家曾指出,人要每天吃几百斤这种变性鱼才会对身体产生某些影响。
瘦驼也算了笔经济账:“兽用激素与避孕药的差价,至少在10倍以上。谁肯用昂贵的避孕药养鳝鱼?”
流言纷纷>>>
传说中避孕药很“万能”
年年都在辟谣 但总有人重新“挖掘”
催长植物?
黄瓜事件,让之前关于“避孕药食品”的诸多传言,重新被人们挖掘出来。
“避孕药草莓”的消息几年前曾在各大网站论坛出现,有的称涂抹避孕药使草莓颜色更鲜艳,有的则指避孕药可为草莓催长。
引起人们联想的还有西红柿、甜瓜、葡萄……有传言称,这些食物依靠注射避孕药来催长。
催肥鱼类?
“避孕药鳝鱼”也被很多人提起。据传,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避孕药可以催肥黄鳝、缩短其生长周期。这一传闻在10余年间曾几度爆发。2000年,为澄清这一流言,成都九眼桥的鳝鱼批发老板们甚至决定集体出资50万元重奖举报者。
青石桥海鲜新市场,卖鳝鱼近10年的女老板感慨:“经常辟谣,但还是年年都在传!”她说,就在上午,一位老买主也突然问她,鳝鱼不是被避孕药养大的吧?
(实习编辑:刘培培)
由于各种类型的口服孕药都是激素类药物,长期服用,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妇女体内某些维生素的缺乏或不足,影响育龄妇女的健康。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妇女口服避孕药主要可引起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而妇女体内维生素B2缺乏或叶酸不足,容易发生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腹泻和巨红细胞性贫血及白细胞生成减少等病症。同时,口服避孕药妇女患维生素B6和B12缺乏症也较普遍。此外,因服避孕药而发生维生素C缺乏的妇女,可发生鼻衄、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结膜下出血及面部出现黄褐斑等病症。为此,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应适当多吃些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瘦肉和蛋黄乳类豆类以及黄绿蔬菜、水果,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并注意烹调方法,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近年来,国外医学研究揭示,育龄妇女在停服避孕药而恢复生育的时候,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B6、叶酸的缺乏,应及时补充纠正,以利优生。故停药生育的妇女宜适当吃富含叶酸的动物肝、肾、萝卜、土豆、扁豆、卷心菜等。据美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时,乳汁中缺少维生素B6,致使婴儿因缺乏维生素B6而发生尖叫,肢体震颤甚至全身痉挛等。因此,停药生育妇女应当吃些富含维生素B6的大豆、花生、葵花子、香蕉、核桃、动物肝脏、蛋黄、鱼类及粗米面,以利优生。
关键词: 避孕药妇女饮食 上一篇 下一篇口服避孕药是我国育龄妇女常用的措施之一。但是,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口服避孕药对肌体的物质代谢和营养吸收都能发生影响,并能改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所以女性口服避孕药的同时,要适当注意饮食营养。从饮食中补充容易缺少的维生素,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多食含维生素C、B2、B6、叶酸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等。
但是,有些维生素在体内会增加,这又需要控制易增加的维生素,牛奶、黄油、冰淇淋等含维生素A、D较高的食物要少吃。适当控制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