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作者\妈妈经编辑部
两岁的哥哥边玩他的玩具车边看电视,弟弟在一旁观看,觉得哥哥的玩具车很酷…
趁著哥哥看电视看得入神,弟弟伸出小手悄悄地去抓哥哥的玩具车,想要把玩看看…
哥哥马上就察觉到弟弟想要偷拿他的玩具车…手速很快地从弟弟手上抢下玩具车,并拿玩具车用力敲打弟弟的头。
妈妈看到吓坏,急忙抽走哥哥手上的玩具车,对着哥哥大叫:“不可以这样!你怎么可以打弟弟的头?”
哥哥一脸无辜嘟嘴样,心里觉得很委屈:“别人的东西我不会拿,但明明是弟弟没问我,就先拿我东西的,我又没有错!”
“暴龙”宝宝是怎么来的?他其实有点委屈呀…
攻击性行为是指那些侵犯他人生命财产权利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推人的举动,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爸妈一定会非常慌张。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孩子是否有受到委屈?是不是不满爸妈?个性比较易怒?还是从大人身上学来?
大部分孩子不知道如何宣泄怒气,而出现攻击性行为。尤其两岁的孩子特别容易有情绪,因为他们刚开始发展出:
1.“自我”的概念,对事情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2. 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的东西有所有权。
3. 过度“自我中心”思考,无法主动去思考他人的观点和感受,需要大人的带领。
推荐阅读:脾气暴躁爱打人的孩子!是警讯还是父母的纵容?
面对“暴龙”宝宝,我们该如何做?
其实体罚和训话并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孩子大脑发展尚未成熟,认知功能不足,当大人对着他大叫“不可以!这样弟弟的头会受伤!”孩子根本听不懂,他没办理解“不”这种抽象词汇,也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他只会心想:“当我推弟弟时,你的注意力就全在我的身上了呢!”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助长了这种暴力行为。那大人们究竟该怎么做呢?发展心理学家建议家长们,可以:
(一)让孩子去感受他人的“痛苦”
因为孩子不知道他的暴力行为,会造成他人的什么影响,每当孩子发生攻击性行为时,大人可以试着冷静下来,严肃地告诉孩子:“你看,他哭得好伤心,你这样打人,别人会很受伤的。你是好孩子,你应该知道要怎么做让他不要那么难过,对不对?”
1.当大人引导孩子去感受被害者的悲伤情绪,孩子会深刻记得这个情绪显著时刻,知道自己造成他人的痛苦了。
2.透过告诉孩子大人对他的评价,让孩子想要去符合这个评价。
孩子诚心地看着泪眼汪汪的被害者:“对不起,我知道你很痛,我下次不会了,我去帮你拿冰块,给你呼呼,好吗?”
如果是“严重”后果的攻击性行为,口语上的道歉或表示后悔只是基本,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产生合宜适当的后续补偿行为,如: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同理受害者、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弥补行为。
推荐阅读:孩子生气就打人!爸妈必学四个解决策略
(二)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如果孩子把别人的洋娃娃弄坏了,家长可能就要让孩子牺牲自己的洋娃娃,或是下次买玩具的扣打,还给别人一个洋娃娃。孩子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让孩子知道不是只要道歉,说对不起就没事了。
(三)给予孩子发脾气时的“替代性行为”
两岁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情绪察觉和冲动控制能力都不是太好,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每次你很生气的时候、想咬人的时候时,就画画,你最喜欢画画了,对吧?”请孩子画下当下的想法和心情,或把事情记录下来,回来跟妈妈分享,让孩子以“喜欢的事”取代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