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afei.com授权转载《东莞“很多人咖啡馆”转让 众筹行业缺失标杆》咖啡知识内容,东莞“很多人咖啡馆”转让 众筹行业缺失标杆有关的风味和产地信息,2021年11月28日。
最近,听到了两则关于“众筹”的故事,先是以众筹模式创建的东莞“很多人咖啡馆”贴出转让告示,继而有媒体曝出,位于杭州西湖区跑马场路上的与很多人咖啡“系出同门”依靠众筹模式创建的“聚咖啡”成立一年来的日子也不好过。此后,又传出青岛本地一家早期成立的众筹餐厅也面临经营难题,为了降低成本,餐饮部门已经缩减,只保留销售部门。
与此形成鲜明对应的是,以微信朋友圈为主渠道的众筹模式正在大行其道,往往一个项目从发布到众筹成功只需几天时间,众筹的范围也从最初的咖啡厅、餐厅拓展到大米种植、股权投资等新领域。格局发展如2012年左右的大学路咖啡馆时常流传的一句话“今天,大学路某某号的咖啡馆关门了;今天,大学路某某号的咖啡馆开业了”。
冷眼一看,每个众筹项目都有成功的必然因素,项目本身是市场需求的项目,众筹股东各个是精兵强将甚至不乏老板和企业高管,募集的资金也往往超过项目本身运营的需求,在看似“不成功都不可能”的背后,一个个失败的众筹项目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就是强大的组合未必是成功的组合。
以我最近两年关注众筹项目的行驶轨迹来看,多数失败的众筹项目大体都经历两个时期,早期的“人人都想管事”和后期的“谁都不想管事”。一群强大个体在一起都想管理一个项目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和管理团队的无所适从,但这个难关很容易突破,大股东或者发起股东通过对管理权限的收缴就可以顺利解决。最大的难题在于在一个看似每个人都公平的平台上,在管理权集中后如何激发每个人的能力,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众筹项目变成僵死项目就是从这里开始埋下失败的病毒。
当然,这里有很多人性的原因掺杂在其中,有两个最简单老旧的故事:一个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是天鹅、狗鱼和大虾从不同方向拖一辆小车,第二个预言时常是第一个故事的升级版本,众筹最终演变成“众愁”。
说来说去,在众筹模式风风火火和各种弊病集中迸发的时代,就众筹本身来说,太需要成功的标杆和持久化经营的样本了。从这点来看,众筹尚未成功,管理仍需努力。
2014-05-30 14:17:08